韦阳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南阳 473000)
南阳市普通高校学生参与传统体育养生活动状况调查
韦阳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南阳 473000)
高校体育中的传统体育养生课程以其独特的养生文化和运动方式相结合,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南阳市四所普通高校500名学生参与传统体育养生的行为展开调查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南阳市 高校学生 传统体育养生
传统体育养生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随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人体对抗疾病的不断认识,在中国古代哲学和各种自然科学不断充实完善中,中华民族独创的以健康长寿为最终目的的综合性的养生方式。将传统体育养生内容引入高校体育教育课堂,不仅能丰富体育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也大力发展了民族体育运动。在新的时期,传统体育养生应该如何定位,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如何摆放西方体育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关系,如何进一步的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如何提高传统体育养生的教学质量等一系列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本文是以南阳市普通高校学生参与传统体育养生活动状况为研究对象。以南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河南工业技术学院四所高校在校大学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参与传统体育养生活动的动机是学生个体进行传统体育养生行为的动力,是引起学生参与传统体育养生活动的直接原因,是推动学生进行传统体育养生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从表1可以看出,南阳市普通高校医学专业的学生在选择传统体育养生动机的选择排序依次为兴趣爱好(59.8%)、养生益寿(28.3%)、完成学分(16.3%)和调节压力(4.3%),医学专业的学生由于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相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注重养生益寿的动机,其他专业的学生在动机的选择排序上相同。
学生是以不同的组织方式参与传统体育养生活动的。从学生专业的分组(表2)来看,不同专业学生选择传统体育养生的主要形式是常规体育课和体育选修课,占所有形式的前两位。相比之下,医学类的学生选择个人锻炼的人数比例最高为15.2%。
调查表明(表3),南阳市普通高校学生每周参加传统体育养生活动次数并不理想,大于3次的共有162人,占总人数比的33.7%,2次的占49.5%,1次的占16.8%。
(1)南阳市普通高校学生进行传统体育养生的动机是多方面的,但以兴趣爱好为主。(2)课堂已经成为目前南阳市普通高校开展传统体育养生的主要形式。(3)南阳市普通高校学生每周参与传统体育养生活动的频度较低。
表1不同专业学生参与传统体育养生的动机情况一览表表2 不同专业学生参与传统体育养生活动形式一览表表3 不同性别学生每周参与传统体育养生次数一览表
(1)提高重视程度,促进传统体育养生持续发展。各个高校领导应该重视本校传统体育养生活动的开展。当高校开展传统体育养生形成特色后,要考虑持续发展,将中华名族的传统优秀文化渗透到传统体育养生教学当中去,在教学和研究中加以重视。(2)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水平。除了安排体育教师参加进修培训,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展教研活动相互学习传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多媒体,自觉的进行学习练习。同时要加强传统体育养生教材建设,加强中医健身理论和养生知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体育养生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3)营造良好的校园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氛围。充分发扬我国传统中医文化中的养生精髓,提高大学生健康教育中健康养生知识的教育,同时应向学生宣传运动养生、心理养生和饮食养生的科学知识,举办一些关于养生文化的讲座,加强校园体育养生文化的建设,从而使南阳市高校学生在浓厚的传统体育养生环境中形成良好的传统体育养生意识和传统体育养生行为。(4)加快场馆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各个高校领导应对传统体育养生教学和俱乐部开展缺乏场地器材的实际状况给予充分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建造或者开发室内场馆。根绝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展太极拳、太极扇、太极剑等简单易行的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保持文化氛围,保证传统体育养生的开展效果。
[1]孙金鼎,魏东.高校开设养生体育课的效果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11.
[2]高会军.试析快节奏生活方式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9.
[3]丁连元,谢惠蓉,岳宝爱.传统体育养生与高校体育教学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0,9.
[4]曲宗湖,杨文轩[主编],周登嵩[执行主编].高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5]黄友军.关于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21:190-191.
[6]张丽.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研究现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6):31.
G807.4
A
2095-2813(2012)11(c)-00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