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伊丽
陈云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奠基人之一;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从中国民主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在这一恢弘的历史长卷中,处处镌刻着陈云从一名普通青年成长为一名具有远见卓识的革命和建设领导人的传奇人生轨迹,同时也记录着这位伟人成长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静谧温润的江南小镇练塘,地处沪西青浦区西南,四季雨水丰泽、万物长青。一条市河逶迤延绵,穿镇而过,孕育了世代傍河而居的水乡人民。1905年5月11日,鸡鸣丑时,终日劳作的小镇村民正沉浸在香甜的美梦之中。突然,镇东开米行的简陋小屋里传来一阵嘹亮的婴儿啼哭声,他就是陈云,就这样平平常常地降临人世。
由于幼年丧父,陈云过早地领略了生活的艰辛,也养成了他沉着、文静的性格。对家庭的不幸和充满心酸的幼年生活,陈云印象很深。他曾痛苦地回忆:“我母是当我5岁时(指虚岁)即死。吾母生我之后即患疯病,终年在床不能自己大小便。所以没有奶吃,我自小身体均差,与母亲的病有很大关系。母亲死后,还欠了人家几十元的债,只剩下一只床,二只凳子,一只桌子。”幸得舅父母垂怜,陈云8岁时被送到镇上的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对知识的渴求使他暂时忘却了童年的阴霾。
早期的启蒙者——张行恭
1917年,12岁的陈云在练塘镇颜安小学校长杜衡伯的保荐下进入颜安小学读书。在陈云读书时,学校实行新式教育,调整了课程设置,增设了音、体、美教学,进行“仁、智、勇”教育,聘请一些接受了新文化的老师来授课。在这里,陈云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位至关重要的启蒙者——班主任张行恭老师。
张行恭,字子谦,上海松江人,为人热情,思想进步,文学造诣颇深,学生们很喜欢听他的课。他是一位身穿长袖青衫,眼带黑框圆镜,满腹经纶,浑身上下弥漫着温文尔雅书卷气的中年儒生。即便如此,每每谈及外国列强割据中国的沧桑历史,张行恭总是义愤填膺,拍案而起。张行恭满腔的爱国激情,无疑感染着少年陈云。在张行恭的课堂上,一个个关于洪秀全金田起义、林则徐虎门销烟等轰轰烈烈震动大半个中国的英雄故事,一幕幕关于康有为等“公车上书”、又因维新变法慷慨就义的“戊戌六君子”的豪情壮举,都栩栩如生地频频闪现在陈云的脑海里。陈云的眼界逐渐开阔起来,爱国思想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慢慢生根发芽。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这个消息很快传到青浦,极大地振奋了水乡人民的爱国热忱。1939年在延安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时,陈云回忆道:“五四的时候我才15岁,是一个高等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我们由一个姓张的教员领导着进行了罢课和运动,之后又进行了宣传和演剧。”这位姓张的教员就是陈云的班主任老师张行恭。当时,陈云在张行恭老师的带领下,参加颜安小学高小部师生组成的救国十人团。他们还自发组成救国储金会,用捐来的钱购买纸张、旗帜等宣传用品。古镇蜿蜒的青石路仍然娓娓诉说着当年浩浩荡荡的小小童子军,挥舞旗帜,讽刺投降卖国贼,弘扬爱国精神的热血激情。“睡狮醒来!”“废除卖国条约!”——英勇少年稚嫩的口号声,久久回荡在练塘古镇的上空。通过这次爱国运动,年仅15岁的陈云在思想和能力上都得到了一次锤练,并由此萌发了他对中国民族运动的深深思索。
时隔6年,21岁的陈云撰文分析了五四运动对中国民族运动的重大意义:“五四运动的发生,给帝国主义一个莫大打击,同时也推进了中国民族运动的潮流。这是在中国民族运动上占着重要位置的一次运动。”在充分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中国革命形势的基础上,陈云同时指出中国民族运动的未来:“在以农立国的中国,占全国人口80%强的农民,是民族运动中唯一大主力。农民不参加运动,中国革命鲜有希望。”“农民是中国民族运动的主力,但是如何把成千上万的农民组织起来,又如何训练已组织起来的农民,把他们引上正轨,使之和全国的工人、学生、小商人及一切革命分子,同在反帝国主义的旗帜下面去做民族运动的工作,这是中国很急迫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恩师张行恭不仅启蒙了陈云的爱国思想,锤炼了陈云的领导能力,而且在陈云的人生转折点上,帮助他走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对此,陈云在人生的弥留之际,曾对女儿陈伟兰意味深长地说:“从青浦到上海,这是我人生中间,非常重要的一段,这步迈出去以后,才有机会接触到共产党,才有这一生。”
1919年夏,陈云于颜安小学高小部毕业,因家境贫困,第三次面临辍学的困境。他自己曾回忆道:“我是在练塘的高等小学毕业(民国8年,那时已15岁,指虚岁),毕业后当然无力升学,眼看着有钱的同学一个个到外县和上海升学,我只能在家内帮助抱小孩,做些小酒店的杂务。”1919年秋季开学后,张行恭老师从松江度假回来,到各个毕业生家里家访,当他了解到学业优异的陈云因为经济困难而株守在家时,不禁勾起了怜才之心,即刻委托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的二弟张子宏,希望他能帮自己优秀的学生在商务馆谋一职位。大约在一个月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陈云挥手作别水乡的亲人,背着简单的行装,搭乘一叶小舟,经松江到达上海,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开始了他人生新的征程。多年后,陈云在他的自传中这样写道:“我衷心感谢你和子宏先生,因为你们帮助我离开练塘进入商务馆,在那里使我有可能走向革命的方向。没有先生的指引,就没有我的今天。”感怀恩师之情溢于言表。
革命引路人——张元济
商务印书馆,这所创始于1897年初的近代出版机构先驱,自20世纪初张元济入主以来,昌明教育,传播新知,商务印书馆形成了近代出版企业、出版家和学者合作的格局,于中国近代文化发展与传承贡献颇巨。
张元济,号菊生,生于1867年,浙江海盐人。这位被茅盾(即沈雁冰)赞誉为“不但是个有远见、有魄力的企业家,同时又是一个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人”,曾在光绪18年(1892年)中进士,做过京官。戊戌变法失败后被革职,张元济到上海任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1902年进入商务印书馆,历任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董事长。十月革命后,张元济以其特有的政治敏感性,出版了大批介绍包括马列主义在内的新思想新理论书籍。在他的感召下,商务印书馆也因此成为先进知识分子、知名学者的荟萃之地。来自安徽怀宁的陈独秀、浙江嘉兴的沈雁冰、江苏武进的董亦湘、浙江绍兴的蔡元培、江苏苏州的叶圣陶等人都曾在此奋笔疾书,宣扬民主,传播新知。
就是在这个文化氛围浓厚的环境中,一方面,陈云利用图书资源特别丰富的有利条件,通过勤奋好学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知识;另一方面,陈云通过与董亦湘等先进分子的交流,开始接触到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各种思想和政治主张。每当夜幕降临,灯红酒绿的大上海,总是闪现着无限的浮靡与奢华。然而,这一切都与陈云无关。他如饥似渴地遨游在民主新知的浩瀚海洋之中,畅想于《马克思主义浅说》和《资本制度浅说》等开明新意的进步书籍里。透过商务印书馆的木橼纱窗,总能见到一位长衫少年手捧书籍、来回踱步的纤瘦身影。此时,陈云的心中不觉产生了“必须要改造社会,才能解放人类”的革命信念。在此之前,陈云还很年轻,曾“很赞成吴佩孚,后又很相信国家主义派是‘外抗强权,内除国贼”。五卅运动前后,陈云从商务印书馆的国民党党员那里接触到三民主义,“觉得孙中山的道理‘蛮多”。但陈云仍然不断追求,并且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必须要改造社会,才能解放人类”——人生观的这种根本性转变,标志着陈云由一个好学、上进的店员,开始成长为一名思想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得益于张元济昌明教育,传播新知的民主思想,陈云在商务印书馆的学徒生涯变得意义非常。也许当初他本着报答舅父母养育之恩,为一己求谋生之路的单纯愿望来到了这里,但历史的使命和个人的不懈追求,让他无法置身事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革命岁月的洗礼中,陈云开始真正承担起时代赋予他的使命。1982年商务印书馆建馆85周年时,陈云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样的题词:“商务印书馆是我在那里当过学徒、店员,也进行过阶级斗争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张元济担任过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上海文史馆馆长等职。1984年8月14日,陈云欣然为设在浙江海盐的“张元济图书馆”挥毫题写馆名,表达他对张元济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思想之灯塔——毛泽东
陈云有一个关于辩证唯物论的著名论述,叫做:“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一思想蕴涵了陈云学习哲学思想后的深刻体会,更是陈云在实际工作中的思想精髓。对此,人们也许会心生疑惑:在那个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哲学——这门曾经被人们误解为“神秘玄学”的学科,何以成为陈云长期伏案研究的“座上客”?陈云之所以开始学哲学,主要是得益于毛泽东对其思想的点拨,其中更承载着陈云与毛泽东的深深情谊。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毛泽东被选为主席。1933年1月,陈云从上海奔赴中央苏区。对这位最先上山打游击,一次次“黄洋界上炮声隆”,带领红军以少胜多,打得敌人落花流水的传奇性人物,陈云早有景仰。初次相识,陈云如此描述对这位湖南人的印象:“似乎一介书生,常衣灰布学生装,暇时手执唐诗,极善辞令。”在此后两人心意相通的并肩作战中,陈云不仅领略了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壮志,更对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佩服得五体投地。尤其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毛泽东深入剖析李德等人在军事上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提出了深入敌人后方采取运动战术的创造性战略思想,让陈云豁然开朗,颇受启发。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千金易得,知音难求。”作为毛泽东惺惺相惜的革命战友,陈云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关键时刻,为毛泽东投了决胜的一票,为实现党的历史转折作出了重大贡献。在1941年10月22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陈云特别谈到对毛泽东的认识过程:“见面后,认识上有变化,感觉他‘经验多。遵义会议后,开始知道毛主席懂军事,红军南渡乌江后,才佩服他的军事天才,认为‘毛主席是中国革命的旗帜。”1941年10月8日,在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上讨论王明错误时,陈云更是坚定不移地支持毛泽东。他义正辞言地说:“过去我认为毛泽东只是军事上很行,因为遵义会议后红军的行动方针都是他的主意。毛泽东写出《论持久战》后,我便了解了他在政治上也是很行的,实际上,毛泽东政治、军事都很好。”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阵脚;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飞夺泸定桥,粉碎了敌人的阴谋诡计。红军在控制泸定桥之后,中共中央在泸定城举行“泸定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党组织决定派遣陈云到上海恢复白区党组织工作。于是,陈云在四川天全县灵关殿秘密离开长征队伍,作为中央代表前往上海。1935年9月,陈云又奉命离沪赴苏,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
在苏联期间,陈云曾到列宁学校系统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每当夜深人静之时,身处异地、心系革命战友的陈云,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经常会思考人为什么会犯错这样一个问题:如党内的一些领导人像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都是有学问的人,为什么还会犯错误?他联系自己的经历思考,过去自己也犯过错误,犯错误的重要原因是否因为经验少呢?对这些问题,陈云看得很重,但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陈云不曾想到,他心中的这一疑问,会在他与毛泽东在延安的再次相逢中,得到圆满的解答。
延安的夜晚,总是那么的寒冷。透过主席房门的亮光,依稀看到昏暗的煤油灯下,毛泽东身披破旧军大袄,手执旱烟,正在认真地批阅着文件。在外徘徊许久的陈云,终于鼓起勇气叩开了主席办公室外半虚掩的房门。陈云一进屋,就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希望主席能够帮助他找到少犯错误或者不犯大的错误的途径。轻柔的月光洒满了整个屋子,袅袅烟雾之中清晰地闪现着主席炯炯的目光。只见主席抖了抖身上的大衣,笑着打破了沉寂,“工作经验固然重要,但是思想方法更重要嘛!犯错误的重要原因就是你的思想方法不对头。我建议你学学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席一语破的,令陈云茅塞顿开。1981年,陈云曾回忆道:“毛泽东同志亲自给我讲过三次要学哲学。在延安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身体不大好,把毛泽东同志的主要著作和他起草的重要电报认真读了一遍,受益很大。我由此深刻地领会到,工作要做好,一定要实事求是。”在另一次谈话中,陈云再次提到了此事,“在延安的时候,我曾经仔细研究过毛主席起草的文件、电报。当我全部读了毛主席起草的文件、电报之后,感到里面贯穿着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就是实事求是”。
在陈云长期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中,始终以“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为指导思想,制定政策,处理问题,发表讲话。在晚年,他更是多次将这十五字要诀书赠各级领导干部并系统阐述“十五字”思想的指导作用。陈云的“十五字”思想更被誉为“是他留给党和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革命之导师——列宁
在商务印书馆静谧的长廊,在莫斯科幽静的马列学院,在延安简陋的窑洞,在江西深深的庭院,都曾留下陈云孜孜不倦研读列宁著作的身影。陈云深深折服于列宁的哲学思想和党建思想中,每每忆及列宁的民主集中制思想,陈云更是心潮澎湃、感慨不已。1906年3月,列宁在《提交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统一代表大会策略纲领》中最早明确提出:“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是现在一致公认的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是无产阶级政党、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的根本的组织原则。它规定了领导和群众、上级和下级、部分和整体、组织和个人的正确关系,是胜利推进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保证。1906年4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统一)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首次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载入了党章。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把民主集中制确立为党的组织原则和制度。
作为党的组织工作的杰出领导者,陈云深谙此思想在维护党纪国法,巩固党的政权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陈云在各个时期都时刻将此思想认真秉持和落实。
1937年11月底,陈云等人从新疆回到延安。1个月后,即1937年1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陈云当选为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任时长达7年。在这期间,中央党务委员会由中央组织部代管。因此,陈云经常直接过问和处理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在1939年5月的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上,一篇题为《为什么要开除刘力功的党籍》的文章赫然入目。这篇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严肃党纪的文章就是出自陈云之笔。刘力功,这个抗日军政大学毕业的新党员,因为害怕艰苦简陋的工作环境,断然拒绝组织的分配。面对党组织长达7次的思想疏导,刘立功还肆无忌惮地提出不进马列学院或回原籍工作就退出党的要挟。陈云在文中引用列宁“无产阶级的无条件的集中制和极严格的纪律,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为了捍卫共产党人铁一般的纪律,倨傲的刘立功最终被开除了党籍。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为实施“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成立了中共中央东北局,陈云任委员。当时的辽东党内存在党员思想涣散,组织生活不健全的问题。对此,陈云郑重地重申“党内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意见:民主不仅一般需要,在目前情况下有特殊需要。不经大家交换意见,是不可能集中的,形式上集中了也难免出错误。不民主,只集中,必然愈不能集中;多交换意见,反而容易集中。核心领导只有经过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并在实践中经过考验,才能建立起来。民主又必须集中。
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期间,陈云被戴上“老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受到错误的批判,并离开了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前往江西“蹲点”。身处逆境的陈云并没有黯然神伤,而是认真研读《列宁选集》和《列宁全集》。伏案学习之余,陈云总是会若有所思地来回踱步,并不时举目眺望远方,似乎在探寻着什么……女儿陈伟力曾在陈云的炊事员病休期间去江西照料父亲的生活起居。当时,陈云就曾让女儿伟力跟着他着重学习了列宁著作,并经常满怀感慨地对女儿伟力说:“列宁不仅提出民主集中制,而且在民主集中制这个问题上以身作则。如果共产党能坚持民主集中制,那社会主义国家就有希望;社会主义国家有希望,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就一定能够成功。”
1982年6月24日,陈云在对胡乔木同志起草的一份文件的意见中,针对“文化大革命”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关于民主制度、民主生活很不够是‘文化大革命得以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问题实际上应该说,党内民主集中制没有了,集体领导没有了,这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一个根本原因。”由此可见,陈云当年对女儿伟力的那番话可谓是意味深长、发人深省的。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和陈云等领导人的积极倡导下,党内又恢复了民主集中制。1985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陈云面对全党中青年干部,再次严肃重申:“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党章规定的原则。希望新进各级领导班子的中青年干部,要注意学会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在各级领导班子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倾听各种意见,特别要注意倾听不同意见。要照党章办事,不要一个人说了算。”
陈云始终把能否坚持民主集中制作为党内政治生活是否正常的重要标志,他强调必须认真实行集体领导制度,“重大问题的决定,必须经过集体的充分讨论”;他强调要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允许党内存在不同意见,防止“一言堂”“一边倒”……
幼年成孤,恩师张行恭无疑在陈云孱弱的心田播下稚嫩的爱国之苗;张元济倡导民主,弘扬新知,天下仁人志士齐聚一堂,陈云也由一己求谋生之路投入到保家卫国的职业革命家的征程。毛泽东和列宁这两位世纪伟人,在陈云从一位普通革命者到一位睿智且富有远见卓识的革命领袖的成长历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毛泽东的一声“思想方法不对头”,铸就了陈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辩证唯物的思想精髓;列宁的一句“民主集中制”,谱写了陈云整顿党风、恪守党纪的卓越篇章。陈列千坛美酒酬献革命英雄儿女,云播万里甘霖滋润锦绣河山,伟人陈云背后的成长故事将随着新中国的繁荣昌盛而源远流长……○
题图 抗日战争时期的陈云
责任编辑 潘 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