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勇福
(晋城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山西晋城 048026)
东焦河水库位于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寺北庄南的丹河干流上,是泽州县山河镇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区的电源工程。电站枢纽坝高55.1 m,总库容2 288万m3,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2 359 km2。水库枢纽大坝为浆砌石重力坝,包括溢流坝段、冲沙闸段及非溢流坝段,坝顶总长194.5 m。
坝址区位于河流“S”型的中下部,属侵蚀性河流,河床及两岸基岩裸露,仅在右岸发育有一级阶地,阶地底部高程603.5 m,由于受洪水和层间渗水影响,两岸高程574~578 m以下坡度较缓,坡角29°,以上基岩陡立。河道宽约60 m,河底高程558.0 m,正常蓄水位605 m高程河谷宽130 m。两岸岸坡陡峭,岩基裸露,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微风化。坝基基岩完整,仅有一些流蚀槽坑。
工程区所在的丹河流域属于东部季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大陆性气候显著,年内四季分明。根据晋城市气象统计资料,年平均降水量为605 mm,其中汛期6~9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70%以上,年平均蒸发量1 769.8 mm,年平均气温11.2℃,极端最高38.6℃,极端最低-19℃,最大风速28 m/s,最大冻土深度为43 cm,无霜期约180天。
丹河为沁河的一级支流,山路平水文站是丹河干流上唯一的水文站,设站历时较长,观测内容包括水位、流量、雨量、输沙量等,资料齐全,在以往沁河流域的历次规划中均经过复核,数据可靠。径流按东焦河水库坝址与山路平水文站两者流域面积之比,经分析比较,东焦河水库以上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 548万m3,设计枯水年P=90%来水量为6 131万m3。洪水根据山路平水文站洪水资料,参考《晋东南地区水文手册》,经计算求得坝址处50年一遇天然设计洪峰流量2 034 m3/s,500年一遇校核标准天然洪峰流量4 213 m3/s。工程建设区为土石山区,属轻微侵蚀区,水土流失较小。东焦河水库以上中小型水库众多,对拦沙起到较大作用,多年平均输沙量为9万m3。
东焦河水电站为Ⅲ等工程,主要建筑物为三级建筑物,根据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规定,相应临时建筑物为五级,导流建筑洪水重现期为10~5年。导流设计标准采用5年一遇枯水期流量为16 m3/s;汛期施工防洪标准采用5年一遇洪水期流量为197 m3/s。
图1 导流洞纵剖面图
图2 I-I剖面图
根据东焦河水文资料可知,丹河洪水多发生于汛期6-9月份。本工程按工期安排需经历两个汛期,为保证大坝主体工程正常施工,保证汛期安全度汛,需根据工程施工需要进行导流。由于分坝段导流造成施工场地狭小,施工干扰大,对施工工期影响较大,且由丹河历年水文资料显示,短期洪峰流量较小,非汛期过水流量一般为3~5 m3/s。因此采用暗涵导流法。暗涵导流采用枯水期5年一遇的洪水标准,设计流量为16 m3/s。
暗涵导流法主要是在大坝底部预留过水孔洞,平时河水从孔洞过水,汛期遭遇大洪水时,洪水从预留的过水坝段通过的一种方法。本工程中,拟在坝桩号0+073处修建一横向矩形过水涵洞,使河水从涵洞通过,这样,可以使整个大坝全面展开施工,汛期洪水来临时,洪水可以通过已建成的冲砂闸底孔和预留坝段过水,而不会影响其它坝段的施工。工程完工后,将过水涵洞封堵,大坝开始挡水。
导流涵洞布置在坝桩号0+073处,为一矩形涵洞,净宽2.0 m,净高1.5 m,涵洞长47 m,纵坡为0.02,涵洞进口底板高程为557.3 m,底板采用C20钢筋混凝土,侧墙壁厚0.5 m,采用C15钢筋混凝土,上游端部伸出坝体1.5 m,设置两道闸门槽和一道拦污栅槽,闸门采用C20钢筋混凝土预制板,1号闸门尺寸为2 350 mm×2 000 mm×200 mm,2号闸门尺寸为2 350 mm×1 550 mm×200 mm。进水口设置一道钢筋拦污栅,以防堵塞涵洞。涵洞顶部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盖板尺寸为2 500 mm×1 000 mm×200 mm,侧面为斜面,盖板安装时保证10 mm底浆,同时盖板间接缝用M10砂浆填实,以便有压流运行。
枢纽主体完工后封堵涵洞。首先将1号、2号预制混凝土闸门关闭,两门之间及时灌入C20混凝土,并将2号闸门漫顶50 cm高度的混凝土将上游空隙全部封闭,保证库内水流不再流入涵洞。然后自下游入洞,用M7.5浆砌块石进行回填,同时埋入直径25 mm的灌浆钢管,块石填筑至距下游坝面50 cm时,用C20的混凝土对涵洞出口彻底封闭。最后进行灌浆填实,以保证大坝整体质量。图1、图2为导流洞剖面图。
(1)一期围堰。一期上、下游导流围堰堰体采用河床开挖的砂砾石填筑,迎水面采用草袋装土防渗,堰顶宽3.0 m,迎水面坡度为1:2.5,背水面坡度为1:2,围堰顶高程558.50 m。
(2)一期导流明渠。一期围堰左侧即为导流渠。导流渠设计过水流量16 m3/s,底宽30 m,纵坡1/200,水深0.325 m。
(3)二期围堰。导流涵洞的进出口填筑两道小围堰呈喇叭口型,将河水导入涵洞内顺利排向下游。围堰堰顶宽2.0 m,迎水面坡度为1∶2.5,背水面坡度为1∶1.5,上游围堰顶高程560.85 m,下游围堰顶高程559.00 m。
(4)二期导流水深计算。二期导流采用5年一遇枯水流量16 m3/s,由导流涵洞导流,过流能力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经计算,当涵洞底宽为2 m时,水深1.25 m。
第一年施工右坝段,汛期由左岸河床渡汛,第二年4月底,坝体施工到575.00 m,汛期施工防洪标准采用5年一遇洪水流量197 m3/s,洪水可以通过已建成的冲砂闸底孔和预留坝段过水,而不会影响其它坝段的施工。汛期过后,预留坝段进行砌筑,大坝开始全断面施工。
工程实践表明,导流涵洞完全满足枯水期5年一遇的流量,汛期洪水从冲砂闸底孔和预留坝段平稳通过流向下游,大坝施工未受影响;汛后,将大坝预留缺口填筑,坝体全断面连续上升,施工进展顺利。导流方案设计合理、可靠。工程完工后,导流涵洞封堵密实,无渗水现象,符合工程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