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杰 谢彦奇 杨慧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与异常免疫应答有关[1],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椐调查分析我国小儿哮喘患病率为0.74% ~4.52%[2]。匹多莫德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口服免疫增强剂,通过刺激和调节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而起作用。本研究通过对63例哮喘患儿应用匹多莫德的分析,探讨匹多莫德在哮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 2010年2月至2011年5月在本院儿科门诊诊断为哮喘患儿126例,均符合2008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诊断标准,根据患儿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性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其中对照组:男33例、女30例,年龄分布2~10岁、平均5.3岁,轻度29例、中度34例、重度0例、危重0例;观察组:男32例、女31例,年龄分布3~10岁、平均6岁,轻度27例、中度34例、重度2例、危重0例,所有病例均排除有心肝肾等明显病变以及其他肺部疾病,两组患儿从年龄、性别、程度上均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采用2008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推荐治疗方案给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服匹多莫德每次0.4,1次/d,连服60 d,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的哮喘控制情况、平均哮喘发作次数等情况进行比较。
1.3 疗效判定标准 患儿在整个随访6个月内,哮喘控制情况评价依据2008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控制水平分级标准,依次分为控制、部分控制及未控制,病情评定为控制及部分控制属有效,未控制则为无效[3]。
疗效比较数据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8.41%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与相关报道相吻合[4],见表1。
表1 疗效比较(例,%)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Ⅰ型变态反应和IgE合成调控紊乱,当抗原(变应原)进入机体后,生成的特异性IgE吸附于肥大细胞或嗜碱粒纫细上,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相应抗原再次进入致敏机体时,与IgE结合导致细脑膜脱颗粒,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导致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加,血管通达性增高和炎性细胞浸润,产生哮喘的临床症状。而匹多莫德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口服免疫增强剂,通过刺激和调节细胞个导的免疫反应而起作用,既能调剂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也能调节特异性的免疫反映;可以促进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对坏死组织或机体异物的吞噬作用,激活自然杀伤细胞,刺进T细胞的分化、增生,同时促进免疫调节因子的分泌,所以匹多莫德可通过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来发挥其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药理作用。
本实验资料表明,匹多莫德在常规治疗哮喘过程中,可以提高哮喘患儿免疫力,控制哮喘的发作,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1]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08).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1,18(12):28-36.
[2] 钟南山.支气管哮喘-基础与临床.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15.
[3] 张虹.匹多莫德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1,(9)26:255-256.
[4] 马宗良.匹多莫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41例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2011,(7)4 7A: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