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华
临床研究证实:正确的护理方法对于疾病的治愈及预后的常可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1]。我院对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肝胆外科收治的184例患者分别予以循证护理、个体化护理方法,现将结果整理、分析,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我院肝胆外科医生通过症状表现、腹腔穿刺等诊断确诊为胆囊结石、胆囊炎以及肝、肝内胆管等恶性肿瘤需手术的患者184例,其中男140例,女44例,年龄20~75岁,平均(42.5±7.8)岁。
1.2 分组原则 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2组,即:循证护理组(简称护理组)和个体化护理组(简称对照组组),每组各9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护理方法
1.3.1 循证护理方法 循证护理方法对于肝胆外科患者而言,多是指术后而言,使患者取平卧位,避免其头部用力,观察有无术后颅内高压反应,若其手术切口疼痛较为剧烈,可适当给予镇静止痛药物,使其保持大便通畅,一般若出现2 d无便者应在医师指导下给予缓泻剂或开塞露,必要时施行灌肠。在护理中加强无菌观念,使操作中时刻保持无菌,尤其是护理人员手部消毒,以及控制探视人员流量,进一步完善科室内感染管理制度[2~3]。
同时做好对症护理的准备,如对于出现微循环障碍的患者,应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以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稳定的同时,进行心理支持,耐心做好解释劝慰工作,尽量解除其焦虑、抑郁甚至是恐惧的心理。在患者住院期间,告知其遵从医嘱的重要性以及所用药物的作用、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等基本知识。
1.3.2 个体化护理方法 肝胆外科患者,个体化护理更能体现人性化服务的特点,如:有些肝癌等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腹水、恶心呕吐症状时应及时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为随时可能发生的抢救做好准备[4]。
同时,有些老年患者由于病情反复,心理冲击较大,极易出现恐惧、焦虑的异常情绪变化,故在入院伊始即通过人格特征量表(EPQ)、对患者的性格进行分析,对不同性格的患者予以有针对性的护理,因人适宜;而且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尊重患者的隐私,尽量区分男、女病室,缓解患者就医过程中的焦虑、尴尬心理。
1.4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治疗后并发症情况,随访1年后生活质量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处理。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护理组患者发生胆漏、腹痛、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者23例(25.00%),而对照组发生呕吐、胆漏等并发症27例(29.35%),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两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随访情况比较 随访3个月发现,对照组在躯体功能、整体健康状况得分上低于护理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情感功能得分则优于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生活质量比较
随着现今医学技术及理论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愈发深入,而护理工作作为临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对于疾病治疗及预后的重要性得到广泛认可,近年来新兴的护理理论,如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方法,分别是通过对于疾病的认知及熟悉程度进行护理,以及根据患者自身的性格特点等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对策[5],从不同角度出发,关注点亦有所侧重,而渐次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之中。然而,在重视健康,关注个性化的现今,两种护理方式如何更好的应用于临床,相关报道较少。
有鉴于此,我院肝胆外科将两种护理方式分别引进于临床疾病的护理之中,探讨其有效的护理措施与方法,结果显示:护理组患者发生胆漏、腹痛、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者23例(25.00%),而对照组发生呕吐、胆漏等并发症 27例(29.35%),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两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发现,对照组在躯体功能、整体健康状况得分上低于护理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情感功能得分则优于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肝胆外科疾病的护理之中,循证护理与个性化护理均对于并发症的影响相同,但循证护理对于缓解患者的躯体健康效果明显,而个性化护理更侧重于解除患者的情感障碍,因此,临床中将此两种护理方式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以及情感需求,相结合的应用于护理工作之中,应是有效解决患者疾苦的良策。
[1] 何平,李金龙,张乙川,等.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预防和治疗. 吉林医学,2010,31(22):3628-3630.
[2] 宋锦平,成翼娟 .循证护理学.护士进修杂志,2003,18(4):292.
[3] 颜美琼.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护士进修杂志,2011,26(8):675-677.
[4] 李润莲,刘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8,5(8):759-760.
[5] 杨翠琴,穆睿华,李慧芳.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基层医学论坛,2010,14(4):464-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