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桂东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嗜酸粒细胞、T淋巴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可以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能够引起反复性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以及咳嗽等症状。重症哮喘是指支气管哮喘的急聚性发作。重症哮喘因其起病急,病情凶险如果抢救不及时,可能会造成死亡的严重后果[1]。
研究对象为自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急诊科和呼吸科治疗的86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男39例,女47例,年龄39~75岁,平均为(57.3±8.7)岁,病程7~18年。发作的诱因情况:接触过敏原者4例,上呼吸道感染者66例,激素停药者8例,精神创伤者5例,原因不明者3例。
经统计,86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均表现为端坐呼吸,伴有胸闷、头晕、头痛、心悸、焦虑、烦躁、大汗淋漓、口唇发绀、三凹征、杵状指(趾)等;肺功能减退,呼吸急促或者呼吸极度困难,双肺布满哮鸣音或者哮鸣音减弱,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明显减少;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正常或升高,氧分压下降,伴有低氧血症,PaO2<60 mm Hg,PaCO2>50 mm Hg;呼吸频率(RR)>30/min,心率(HR)>120/min;血气分析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性酸中毒,pH值7.215~7.290;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抑制以及意识障碍。
总的治疗方法为给氧、抗感染、使用糖皮质激素、解除平滑肌痉挛、积极纠正酸碱平衡紊乱、补充机体所需的能量以及对症处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1 监测生命体征如:脉搏、呼吸、血压、心率、心电等,记录24 h的液体出入量,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检测动脉血气分析。
3.2 立即给予鼻导管持续吸氧,根据病情调整氧流量为2~5L/min,以保持 SaO2≥90%,PaO2>60 mm Hg。同时加强呼吸,气道内给予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有利于提高PaO2水平,对ALI、ARDS的治疗有一定作用。
3.3 因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通常病程比较长并且多数合并多种病原菌感染,故在抗感染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早期足量应用广谱抗生素以控制患者的感染状况,若合并厌氧菌感染或者二重感染患者,应做抗生素敏感试验以选择疗效最佳的抗生素。
3.4 持续雾化吸入或者经口喷入β2受体激动剂如特布他林等以扩张支气管平滑肌,解除痉挛,缓解呼吸困难。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对没有糖皮质激素禁忌证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20~60 mg或者氢化可的松300~1000 mg静脉滴注进行冲击治疗,用药3~7 d后待病情有所缓后逐渐减少药物用量直至改为口服维持治疗。同时静脉滴注氨茶碱缓解支气管痉挛,剂量可以按照4~5 mg/kg来计算以保证发挥最佳疗效,病情缓解后也要进行维持治疗,维持剂量按照0.1~0.2 mg/kg来计算。若氨茶碱应用无效则改用25%的硫酸镁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
3.5 为防止能量过度消耗要及时的补充蛋白质、氨基酸、能量等以增加机体免疫力和抗感染的能力从而帮助创伤组织修复及保护重要器官的功能。机体失水、酸碱平衡紊乱等可加重患者病情,因此要及时的进行补液治疗,以纠正患者内环境的酸碱、水电解质等紊乱情况[2]。常规补液2000~3000 ml后根据患者病情增加或维持。
3.6 积极治疗其他并发症:给予伴脑水肿的患者静脉快速滴入20%甘露醇125~250 m l/次,2次/d;对伴有极度烦躁的患者给予10%水合氯醛15 ml保留灌肠,严禁使用具有抑制呼吸中枢作用的镇静剂。
3.7 若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后,其症状仍然没有好转或者更严重或者出现呼吸肌受损的情况,可给予机械通气治疗[3]。
85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经过以上治疗措施之后,治疗前后的RR、HR、血气变化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经SPSS统计软件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85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结果
虽然哮喘的病因并未阐明但公认的与环境、遗传有关,二者都影响哮喘发病的3个主要的环节即变态反应、气道炎症和神经调节紊乱[4]。由于重症支气管哮喘可以毫无预兆而突然发作,病情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甚至导致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所以重症支气管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急症,因此采取及时而有效地措施是促进其转归的关键。在正确评估病情的前提下采取及时而准确的急救可以迅速缓解哮喘持续状态以及避免发生部分致死性的哮喘,为进一步治疗与疾病的转归创造了条件。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0.
[2]梁淑慧.33例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观察.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25(9):89.
[3]李燕舞.无创通气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50例临床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787.
[4]白凤桐.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临床分析48例.中国医药指南,2010,8(19):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