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报社的财务来源浅谈

2012-09-17 08:59:58王立新
中国地市报人 2012年3期
关键词:企业化报业定性

□ 王立新

(益阳日报社,湖南 益阳413000)

谈到地市报社的性质,大多是这样描述的:“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但是,“事业单位”与“企业化管理”事实上它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事业单位”以国家预算拨款为唯一资金来源,不进行成本核算,不需上交利润和税金。因此,固化了报社的行政氛围、管理环境和工作模式,制约着报业经营的运作和走向。而“企业化管理”则要报社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谋求尽可能大的利润。目前,很多地市党报既有财政预算拨款,又要缴纳营业税、增值税等税收,提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这一几乎“悖论”的经营方针实属无奈。

具体到以党报为主体的报业集团这样一个主体,既不能将它简单的定性为事业性质,因为集团旗下除了党报外还有更多其他类型的报纸和完全企业化经营的各种产业。又不能将它划归为经营性质,因为它还有党报这样一张特殊的报纸。根据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党报、党刊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喉舌,由国家来投资,继续维持事业体制,党报中的经营部分要与采编业务实行两分开。可是,党报虽然是事业性质,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财政对党报的拨款越来越少,大多数党报的运营经费还是从广告、订报收入中来,甚至是整个报业集团的支柱。如2011年度益阳日报社年收入2600万元,其中广告收入、订报收入等经营收入2450万元,占报社总收入的94%,而全年财政拨款只有150万元,不到报社总收入的6%。作为党委机关报的《益阳日报》,不仅服务公众具有事业性质,更是面向市场具有经营性质。当前文化体制改革中并未对拥有党报的报业集团性质给予明确定性。因此,对于以党报为主体的报业集团的性质定位不能简单延伸党报的性质将党报定位于事业单位,而应将报业集团放在国际、国内和业内三重坐标上,认真审视,明确方向,重新定位。

目前,地市党报的财务核算工作也面临一些困惑,就拿《益阳日报》来说,由于还有少量财政拨款,财务定性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只能按财政部门的要求采用预算会计制度,实行收付实现制。而收付实现制对固定资产的确认是在事业支出中一次性列支,不提折旧,报社投资4000多万元新建的新闻大楼一次性进成本显然会对当年的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另外,由于印刷厂是标准的工业企业,而且是要征增值税的,所以报社印刷厂的财务核算只能严格按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不能按预算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一个集团内部按两种会计制度编制的会计报表年终要并表,这显然又成了会计学上的一个难题。

事实上当前以党报为主体组建的报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正在向企业靠拢。目前,有相当数量的报业集团不仅不再享受财政拨款,而且同企业一样照章纳税,不少报业集团还为中央、地方财政做出巨大贡献。在财务管理实践中,以党报为主体的报业集团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了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些经验做法,建立起资金结算中心,实行内部二级核算,进行劳动人事改革等,企业化的印迹越来越明显。应该说,“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打开了我国报业的经营之门,树立了报社作为一种特殊事业单位也可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观念,并在这一观念指引下,报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壮大。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随着报业市场化、集团化、资本化的到来,整个的报业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更加明显,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党报集团采取市场运营的办法加快发展。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使得报业集团的性质模糊不清,已经不适应报业发展的要求。体制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报业集团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

因此,我们认为,在新的时期新的环境下,党报走向市场,首先要解决的是观念问题。长期以来,党报积极宣传报道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总结各地改革经验和先进典型。而对于党报自身,改革却步履维艰,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根结底在于观念和体制。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于党报和报业争论很多,更多是强调新闻产品的特殊性,强调报业的事业属性。其实,承认新闻产品的特殊性,更应承认新闻产品的普遍性;承认新闻事业,更应承认新闻产业;产业是事业的基础,事业是产业的提升,尤其对于那些已经以党报为龙头组建的报业集团,产业的色彩越来越浓,事业的身份越来越淡,体制改革迫在眉睫。但因为事业的身份又裹足不前,游走在市场边缘。党报党刊都应该打破事业身份,勇敢地走向市场,彻底融入市场经济大潮。只有这样,党报才能做大做强。

我们应对“报业集团的性质为国有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政策规定重新思考,对以党报为主体的报业集团的性质给予重新定位。虽然文化体制改革对党报定性为事业体制,但以党报为主体组建的报业集团和党报有着一定的区别。因此,以党报为主体组建的报业集团的性质也应该不同于党报的性质,不必定性为事业集团,而应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报业集团的自身发展需要将集团定性为企业集团,并在此基础上理顺党报集团化的产权关系,建立报业集团党委领导和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现代企业制度。■

猜你喜欢
企业化报业定性
分裂平衡问题的Levitin-Polyak适定性
国企党建如何防止“空泛化”——陕煤党建工作引入现代企业化管理理念
当代陕西(2019年23期)2020-01-06 12:18:00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中成药(2018年12期)2018-12-29 12:25:44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高校行政管理现状及其仿企业化路径探索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12
共同认识不明确的“碰瓷”行为的定性
殴打后追赶致人摔成重伤的行为定性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出版
出版与印刷(2014年3期)2014-12-19 13:08:20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
中国记者(2014年3期)2014-05-14 06:53:41
反思报业转型五大关系
中国记者(2014年1期)2014-03-01 01: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