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 平/
在困境与低迷中寻觅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
——来自第三届中国再生铜产业发展论坛上的报道
□记者/李 平/
Report form the Third Renewable Copper Industry Chain Forum
随着欧债危机的日益加深和中国产品出口遇到的空前困难,中国经济正处在十分低迷的状况,这种大环境,无疑给最具大宗商品属性和金融产品属性的铜的生产和消费带来诸多的不确定性。作为全球铜生产和消费大国,今后的铜市场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势,在全国各地仍然有众多企业投资再生铜或铜加工项目,诸多的再生金属园区苦苦寻觅再生铜的原料和产品生产加工途径;再生铜企业如何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交织的大环境下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思路,这是大家共同关切的焦点。
由《资源再生》杂志社、北京中色再生金属研究所、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等单位一年一度的中国再生铜产业链发展论坛于2012年9月19日~21日在天津八里洲碧桂园酒店如期举行。来自天津和全国各地的企业代表和专家以及有关方面负责人70余人到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工业协会副会长尚福山、天津子牙循环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魏建军,天津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于学洪,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国家重点实验室总工程师谢水生,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贸易事业部总经济师吴晓俊,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NGL炉项目负责人陈波,广西有色再生金属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斌,中瑞富泰铜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再生资源交易所董事长师王涛,山东金升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岳宝田,水泉再生资源交易所董事长侯国兴,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培训部经理陶成,天津钱塘飞跃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从顺,湖南金龙集团总裁毛铁,西部矿业投资(天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金祥,天津大通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钢等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先后在大会上发表讲话或做演讲。论坛开幕式由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总经理丁跃华主持。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尚福山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尚福山先生在致辞中谈到: 由于欧债危机持续发酵以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有色金属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12年1~7月,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087万吨,同比增长6.7%,增速同比减缓3.2个百分点。电解铜产量335.6万吨,产量增长9.2%,增速减缓5.4个百分点;电解铝产量1130万吨,增长9.9%,加快3.1个百分点;铅产量增长8.9%,减缓11.1个百分点;锌产量下降6.6%,去年同期为增长6.7%。氧化铝产量增长10.3%,减缓8.6个百分点。上半年,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利润865亿元,同比下降13.9%。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338亿元,增长1.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528亿元,下降21.4%。他呼吁全行业人士积极行动起来,认清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进一步加快行业整合以及技术设备升级等工作,为实现有色金属十二五规划而做出努力。
作为本次论坛的协办方之一的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管委会主任魏建军先生做了主题发言,向与会代表们介绍了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的区位优势,管理优势,服务优势。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是目前中国北方最大的循环经济园区,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环保部和教育部先后批准为 “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拆解处理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进口废物‘圈区管理’园区”等荣誉称号。魏建军先生对大家将在会议期间参观子牙循环经济区表示热烈的欢迎。魏建军提出:当前子牙园区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他说,我们将最终把子牙园区真正建设成为整体布局科学、产业结构合理、产品结构优化、高新技术支撑的现代化、生态型国际一流的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入世十年,中国再生铜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也成为全球废料贸易中的最重要市场,与此同时,随着资源和环境的平衡问题日益凸显,再生铜产业也面临产业升级的诸多困境。北京中色再生金属研究所副所长翟昕在“中国再生铜产业的现状、问题、对策与发展趋势”的演讲中重点介绍了中国再生铜产业最近几年来的发展总体情况和当前遇到的诸多问题,对目前涉及再生铜的产业园区建设的一些普遍关切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中国废杂铜的市场经历了从形成到繁荣再到平稳的十多年的发展过程,到今天,积累的问题和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在高品位废杂铜的进口方面的优势正逐渐消失;三角债问题困扰着企业,银根收紧进一步加剧了矛盾,再生金属产业的税负十分沉重(在周边国家中最高),我国废杂铜进口与其他国家竞争力逐年下降;发展中的再生资源园区也缺少利润空间和资源保证。最后他提出:对于中国铜加工工业而言,我们只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点滴的创新积累,最终实现从附加值低的产品制造和服务向产业链高端的升级。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铜加工技术升级问题一直是与会代表关心的重要话题,中瑞富泰铜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涛在“中国铜加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报告中着重阐述了中国铜加工产品、生产技术及发展方向,指出铜加工工艺向连续化短流方向发展,电子带连铸带坯——高精冷轧;合金冷凝管上引连铸管坯——高精冷加工;热点产品有海水淡化铜合金冷凝管,高精电子带以及推进铜线杆产业联合,促进新建项目尽快达产。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是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几个大型再生铜项目的设计和建设的承担单位。作为再生铜精炼的新型设备——NGL炉和低品位铜废料和电子废料处理的顶吹转炉,都是国内再生铜企业最为关心的装备。这次论坛邀请了一直在这两种炉型的研发和推广的陈波先生做了“国内废杂铜冶炼新技术及设备的应用”的报告,着重介绍了NGL炉、顶吹转炉在广西梧州30万吨再生铜项目中的应用情况,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这两种炉型究竟使用情况和经济技术指标情况如何,在这次论坛上,代表们与演讲者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实现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与互动。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谢水生教授是国内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方面的权威,参与了国内多家铜加工厂的建设和项目的专家鉴定。在本次论坛中,他做了“我国铜加工的技术进步及发展”的报告,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铜材品种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对利用废杂铜生产多种铜合金的工艺和装备情况的介绍尤为详细。他在“高速列车接触导线的研究开发”的报告中对这种新品种铜材系列中的各种合金材料的性能和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讲解。
山东金升集团是再生铜产业中发展迅速的大型再生铜企业,他们在原有的年产10万吨阴极铜和年产10万吨光亮铜杆的基础上,完成了一期项目年产32万吨铜杆生产线和年产20万吨高纯阴极铜生产线,他们与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NGL炉项目正在紧张的建设之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他们通过新项目的建设和旧厂区的腾出,正在将原有的厂区建设成为有色金属商贸综合体,努力打造以有色金属为产业中心,金融、信息、文化、研发、期货现货贸易、娱乐、餐饮等多业并举的产业链集群。金升集团副总经理岳宝田向大家介绍了这些项目的建设情况和战略构想。广西有色再生金属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斌先生作为梧州30万吨再生铜项目的甲方负责人在论坛上介绍了他们的实践和体会。他们演讲平实无华,还带来了在一线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案例,与会专家不时插话,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场面异常活跃。
期货市场在有色金属市场经营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遇到盲目的投机者时,充分的信息披露显得不可或缺。江西铜业作为国内有色金属行业企业龙头,它的白银、黄金、ISA电解铜相继于2003年、2004年、2007年完成LBMA和LME的注册。近年来该企业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在实现企业的产业升级和做大做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1年,由上海期货交易所等单位举办的第四届期现互动高峰论坛上,江西铜业的负责人曾经就铜生产加工企业如何利用期货市场实现企业的产业升级等问题做过精彩的演讲,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此作了专访。本次论坛邀请了江铜贸易事业部总经济师吴晓俊先生就“利用套期保值,推动企业发展”问题与大家开展研讨。他通过江西铜业套期保值的实战经验为基础,着重阐述了有色金属企业套期保值的理念和实际操作的方法等问题,特别是对一些刚刚涉足期货市场时怎样构建期货经营管理团队,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决策和执行机构等问题谈了他的看法。
在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代表们走进TCL奥博(天津)环保发展有限公司,实地考察了废旧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拆解回收的全过程;在天津国联报废车拆解有限公司,观看了报废汽车拆解生产线,了解了报废汽车处理的总体情况;随后体表驱车前往天津保税区,参观了天津大无缝铜业有限公司的西马克梅尔的连铸连轧生产线和拉法格连铸连轧生产线,与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交流。大家感到:市场的变化总是有起有伏,在低迷中更要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产业升级的道路。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地适应变化了形势,从而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把握自己的航向。
book=22,ebook=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