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兵 邓龙刚 魏运芳 宋宗仁 田 野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518110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Bell麻痹,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近几年来国内研究脊柱相关疾病的学者发现部分患者与颈椎病有关,马奎云[1]在《颈源性疾病诊断治疗学》一书中列出了“颈源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名,笔者在临床诊疗时也发现有些Bell麻痹患者同时伴有同侧颈痛不适等颈部症状,并且在整复错位的颈椎关节后,面瘫得到较快恢复,因此笔者将2010年1月~2012年4月采用磁吸针配合整脊手法治疗颈源性面神经麻痹取得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91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单侧面部发病,临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男25例,女23例;左侧面部发病20例,右侧面部发病28例;年龄16~62岁,平均32岁;病程3 h~64 d。对照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左侧面部发病19例,右侧面部发病24例;年龄17~58岁,平均30岁,病程1~62 d;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目前还没有诊断颈源性面神经麻痹的确切标准,依据《脊椎病因治疗学》(第 2 版)[2]和《临床脊柱相关疾病》[3]相关内容结合临床经验拟定。①符合《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4]中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②急性起病,通常睡卧起床后发现发病;发病前数天或发病时有患侧颈痛或乳突下痛、颈部活动受限等症状,少数伴有头晕、头痛、耳鸣等症状。③颈椎触诊C1横突两侧不对称,患侧压痛,颈椎棘突可有偏歪、压痛、颈椎关节突压痛。④X线检查:开口位片显示寰椎位于口腔中央,寰齿侧间隙及寰枢关节间隙左右不对称,寰枢椎外侧缘左右不对称。齿状突轴线至枢椎外侧缘之距离不相等,或与寰椎的中轴线不重叠,二轴线互成夹角或分离,钩椎关节骨质增生。侧位片显示寰枢前间隙之距≥3 mm,寰椎后弓呈仰、倾或旋转式移位。颈椎生理曲线变直或颈椎后缘连线中断、反张,颈椎前后缘有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3]。⑤与颅脑疾病引起的中枢性面瘫相鉴别。
治疗组采用磁吸针配合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磁吸针治疗,均以2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d。对照组治疗1个疗程未愈患者应要求转入治疗组治疗。
1.3.1 整脊手法
以颈椎右侧为例,仰头推正法适用于寰枕、寰枢关节错位,低头推正法适用于C3~C7小关节错位。每次磁吸针治疗前触诊检查颈椎情况,如颈部症状、体征消失,可不做整脊手法治疗。
1.3.1.1 仰头推正法1 患者正坐,医者立其身后,左手扶托项枕部,左手拇指按在C2右偏棘突处,右手托持下颌使其头颈后仰5°~10°,左偏沿矢状轴右旋上提闪动,同时左手拇指向左推顶C2棘突,左手拇指下有滑动感或听到弹响声。
1.3.1.2 仰头推正法2 患者正坐,医者立其身后,右手扶托项枕部,右手中指按在C1右侧横突压痛处,左手托持下颌使其头颈后仰5°~10°,右偏沿矢状轴左旋上提闪动,同时右手中指向前推顶C1横突,右手中指下有滑动感或听到弹响声。
1.3.1.3 低头推正法1 患者正坐,医者立其身后,左手拇指按C3右偏棘突,余4 指扶按颈椎左侧,右手托持下颌令其低头至左手拇指感受到该处皮肤被拉紧时使其左偏沿矢状轴右旋上提闪动,同时左手拇指向左推顶C3棘突,左手拇指下有滑动感或听到弹响声。。
1.3.1.4 低头推正法2 患者正坐,医者立其身后,右手中指按C3右侧关节突压痛处,余3 指自然放置,左手托持下颌令其低头至右手中指感受到该处皮肤被拉紧时使其右偏沿矢状轴左旋上提闪动,同时右手拇指向右推顶C3右侧关节突,右手中指下有滑动感或听到弹响声。
1.3.2 磁吸针治疗
采用哈磁五行针十数只,每只磁量250 mT,循面神经走行呈双极针分布(N极针与S极针交替取穴施针)吸附于患侧面部、耳后治疗点,治疗点选取患侧面瘫 1、2、3、4 号[5]、额中、阳白、太阳、四白、颧髎、牵正、迎香、地仓、颊车、鼻柱、立命、双合谷等穴位,在患侧面部形成一个N极与S极针二者相互吸引的整体网络性闭合性恒定磁治疗场,同时配合吸氧,氧流量一般为2 L/min,每次20 min[6]。
参照《深圳市疾病诊疗指南》Bell面瘫疗效标准:主要根据面部对称性的检查,观察面部运动的五个动作,每个动作的活动可分为四级,然后对每个动作详细评分,最后的总分即为面瘫恢复的程度[7](表1)。即100分为痊愈,≥70分为显效,<70分为有效,0分为无效。
表1 面瘫恢复程度评分表(分)
采用SPSS 17.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第1个疗程临床疗效比较[n(%)]
第1个疗程后对照组未愈13例患者应要求转入治疗组治疗,两组第1个疗程未愈患者共18例,其中第2个疗程内痊愈11例(其中原治疗组4例,原对照组7例),第3个疗程内痊愈5例 (均为原对照组患者),第6个疗程内痊愈2例(原治疗组、对照组各1例),总治愈率为100.0%。
面神经出脑以后经过岩骨中狭长的骨性管腔-面神经管,最后由茎乳突孔出颅腔,分布至面部表情肌。患者在睡眠时,由于睡姿不良,或枕头高低不合适,使颈椎内外平衡失调,再加上颈肩部受寒凉刺激,部分肌肉收缩,更加重了颈椎失稳。当颈椎错位后,寰椎的横突可随错位形式如侧摆、仰、俯及旋转等,产生向上、下,左、右,前、后等移动[8]。椎体错位可引起软组织炎症、充血、水肿。由于面神经的出口茎乳孔毗邻寰椎横突,故寰椎错位可导致面神经受刺激。另外,颈椎解剖位置的改变刺激或压迫颈交感神经和椎动脉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造成脑桥面神经核血循环障碍,或交感神经的鼓室丛受刺激使迷路动脉反射性痉挛,致内耳面神经径路血循环障碍而致面神经麻痹[3]。
磁吸针治疗是用磁吸针循面神经走行呈双极针分布吸附于患侧面部、耳周治疗点,借吸力对面神经产生直接刺激,使面神经管内的积液泻出,并在局部产成恒定磁场,磁力线直接作用于功能受损的面神经,以终止面神经的继续脱髓鞘病理病变过程,从而防止轴突变性发生,并通过改善面神经的血氧供应,促进变性的面神经髓鞘轴突再生,从而改善神经组织微循环、减轻面神经干压力、减少渗出、消除水肿,促使面神经功能逐渐康复。
整脊手法治疗可恢复颈椎正常解剖位置,解除错位关节对神经血管压迫或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水肿或炎症的消退,从而祛除病因,同时与磁吸针配合治疗共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使面瘫得以较快康复。
起病1~2周内为疾病急性期,此期病理改变主要是面神经的炎性水肿,本研究91例中86例属于该期患者,其中治疗组45例,对照组41例,结果治疗第1个疗程治疗组痊愈43例,显效2例,对照组痊愈30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4例,两组比较充分说明治疗组急性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发病2周~3个月为亚急性期,此期面神经开始神经脱髓鞘,轴突变性,此期患者5例,其中第1个疗程治疗组3例治疗有效,对照组2例无效,两组比较说明治疗组亚急性期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颈源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病不仅影响患者的表情运动等生理功能,而且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照组部分患者通过磁吸针治疗可获痊愈是因为其颈椎错位虽未整复,但人体有自我代偿修复能力,但当其失代偿时,则疗效差,易成顽疾,因此笔者应患者要求将对照组第1个疗程未愈患者转入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结果也充分说明磁吸针与整脊手法配合治疗对于颈源性面神经麻痹有很好的疗效。
据临床观察治疗效果与发病时间呈正相关,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有重要意义;颈源性面神经麻痹常见于C1~3错位,颈椎错位后其关节韧带损伤,关节失稳,因此复位后可因患者某个动作或睡姿不良引起再错位,应嘱患者改变摇头、摆头、甩头习惯及不良睡姿,选择合适枕头,枕高为自己的手掌宽度,睡卧时注意颈肩部保暖;另外医者需熟练掌握颈椎触诊技术及整脊手法,每天磁吸针治疗前给患者颈椎触诊检查,如有错位及时予以整复;随着病情康复进展,早期应循序渐进地指导患者进行患侧面部表情肌功能训练,可促进面瘫康复、减少面瘫后遗症的发生。
研究结果证明磁吸针配合整脊手法治疗颈源性面神经麻痹效果显著,具有治疗时间短,临床疗效确切,简便易行的特点,为治疗颈源性面神经麻痹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在各级医院都可推广应用。
[1] 马奎云.颈源性疾病诊断治疗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27.
[2] 段俊峰,魏征.脊椎病因治疗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65-266.
[3] 董福慧.临床脊柱相关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78-279.
[4] 陶天遵.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98.
[5] 李平,麻明歌.磁吸针无创伤治疗面瘫150例[J].人民军医,2002,45(2):108.
[6] 钟建兵,邓龙刚.磁吸针治疗Bell麻痹248例疗效观察[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24(4):302.
[7] 深圳市卫生局.深圳市疾病诊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059.
[8] 于杰,朱立国,房敏,等.神经根型颈椎病压痛部位分布及其与神经节段的关系[J].环球中医药,2011,4(4):25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