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2-09-11 08:18:52刘丹丹陈艳梅
图书馆学刊 2012年6期
关键词:检索素质教育素质

刘丹丹 马 磊 陈艳梅

(东北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819)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素质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为了更好地探求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提升的新途径,笔者选择东北大学作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信息素质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查找不足,以探究大学生信息素质培育的新模式。

1 调研方法

1.1 样本设计

本次调查以分层(分年级)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通过随机发放纸质问卷与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东北大学在校大学生的信息素质现状进行了调查。累计发放问卷550份,回收问卷532份,有效问卷525份,有效调查问卷的回收率为98.68%,问卷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的基本情况

1.2 内容设计

根据美国图书馆协会颁布的信息素质的定义、标准以及目前国内图书馆界对信息素质内涵的界定,针对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4个维度,设计了27个问题,并重点从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评价能力、信息应用能力等对信息能力进行问卷调查。此外,问卷内容还涉及了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专业和年级。利用SPSS信度检验方法,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全卷信度检验,克朗巴哈а系数为0.858,Guttman Split-Half系数为0.829,说明该问卷有较高的信度。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信息意识

2.1.1 信息重要性

处于信息社会的当代大学生对信息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近96%的学生能够意识到信息对社会及个人的重要性。并有82.6%的学生认为,在浏览新闻或报道时,即时信息能够引起他们的关注并引发思考,说明绝大多数的学生对重要信息及前沿信息有高度敏感性和深度把握能力。

2.1.2 查找信息的主动性

当遇到感兴趣或迷惑的问题而产生信息需求时,有74.1%的大学生表示能够主动查找,而25.9%的大学生偶尔能主动查找或很少主动查找。说明本校大学生在产生特定信息需求时,对信息进行主动查找的意识较为淡薄,查找信息的主动性不高,需要在以后的教育中加以适当引导。

2.1.3 信息应用意识

从总体上看,本校学生的信息应用意识不强。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0.6%的学生会经常关注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发展动态,甚至有2.5%的学生对本专业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从来没有关注过;而当需要某类信息或资料时,有34.4%的学生不清楚到哪里查找,在以后的信息素质教育中,应进一步启发学生去主动探求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及兴趣爱好有关的信息知识,并将熟练使用信息工具作为一项基本技能,实现自主研究性学习。

2.2 信息知识

2.2.1 信息检索知识

本校学生对信息检索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对信息的基本相关概念(如:信息论、信息检索、知识产权等)非常了解的仅有5.7%;而熟悉图书馆图书分类和主题标引方法的学生也仅占6.5%;有将近半数的学生不了解如何使用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查阅所需文献。然而,随着图书馆馆藏数字化的不断发展,数据库资源将逐渐成为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信息检索知识的匮乏将影响学生获取资源的全面性。

2.2.2 信息工具知识

多数学生具有与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知识,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常用办公软件、搜索引擎等进行基本操作。但还有19.5%的学生没有掌握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的使用方法,22%的学生不能顺利运用常用办公软件,10.5%的学生无法运用搜索引擎高效地检索信息,在以后的信息素质教育中应有针对性地加强。

2.3 信息能力

2.3.1 信息获取途径

本校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见表2),其中,获取信息的首要途径是互联网;其次为图书馆纸本资源;图书馆数据库居第3位;其他获取信息的途径还有课本、电视、报纸等。从中可以看出,随着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普及,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日益增多,无论是传统的纸本图书、期刊,还是网上的搜索引擎、学术网站,都是大学生信息获取的重要途径。但通过图书馆数据库获取信息的学生比例较少,说明大学生的信息查找能力有待提高。

表2 获取信息的途径

2.3.2 信息获取能力

能否以自己事先制定的检索策略,通过多渠道、多角度、高效率地搜集到所需信息,是衡量用户信息获取能力的重要标志。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本校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一般。主要体现在:①各种数据库资源的利用情况并不充分(见表3)。经常利用图书馆公共检索系统的学生比例为46.8%,经常利用中文数据库的学生比例为36.4%,而经常利用随书光盘数据库或外文数据库的比例更低,均为18.4%,说明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资源还没有得到大学生的广泛重视和有效利用。②构建检索策略的能力较为薄弱。有29.2%的学生还不能较好地选择合适的词汇进行检索,并且当检索结果不满意时也无法调整检索策略进行重新检索。③关于查找信息资料的完成情况,30.5%的学生可较快地独立完成,58.4%的学生无法熟练完成,10.0%的学生则要在他人帮助下完成或无法完成。

表3 图书馆数据库利用情况

2.3.3 信息评价能力

在信息资料的分类处理方面,有67.5%的学生能够做到对搜集到的有用信息、资料进行有效的阅读、分类、保存,32.5%的学生还没有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在对信息资源的有效评价方面,完全能结合新信息和原有知识,评价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从获取的信息中选择有用信息的学生比例仅为10.3%,说明本校大学生在信息分类、组织,及对信息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的能力比较薄弱,应在以后的信息素质教育中,适当增加这方面的教育内容。

2.3.4 信息应用能力

在利用检索到的信息完成论文的过程中,大多数大学生能够参考其精华思想融入自己的论文。但仍有8.5%的大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不参考现有文献资料,仅凭自己的知识和见解完成论文,1.0%的大学生则完全照搬参考资料。针对能否将信息应用能力转为一种基本技能的调查显示:仅有49.0%的学生能对拥有的信息进行概括,并从信息中提炼出自己的新观点。从中可以看出:虽然多数学生在利用信息时能够将前人的研究成果与自己的思想相融合,但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仍然较弱,对信息的深层次挖掘和整合能力不足。

2.4 信息道德

2.4.1 知识产权

当引用别人的观点或原文时,仅有28.9%的学生表示会严格按照标准格式将引用标注出来,47.0%的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习惯将引用标注出来,16.8%的学生则没有标注习惯;在对盗版软件使用的调查中,仅有7.3%的学生认为盗版存在侵权问题而完全不用,这说明对有关知识产权的认识,多数学生态度还不够明确,有待加强其信息法规等相关知识的教育。

2.4.2 信息安全

本校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对不良信息的判断能力和克制能力。78.4%的学生能够主动抵制不良信息,96.2%的学生能够规范自己的信息行为,不在论坛恶意攻击他人及制作和传播不健康信息。尽管仅有少数学生在信息安全方面不够自律,但我们仍然要对此给予高度重视,提高学生杜绝有害信息的意识和技术,引导学生健康地使用信息,以创造一个绿色的信息环境。

3 对策与建议

3.1 进一步加强对信息素质认知的宣传力度

信息素质教育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教育,需要有良好的政策环境的支持。就高校图书馆而言,上级领导的信息意识将直接影响图书馆的相关工作。图书馆必须呼吁高校领导提高自身的信息意识,明确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大力宣传信息素质教育,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把信息素质水平作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之一,让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然而,信息素质教育过程中,单纯依靠图书馆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专业院系、电教中心、网络中心等各种设施的配合,共同培训师资,开设课程,制订信息素质教育规范[1]。

3.2 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信息素质教育的教学内容

①信息素质教育在教学内容上要注意推陈出新,既要继承传统的信息素质教育内容(如信息基础知识、检索理论、常用检索工具等),又要融入计算机检索的内容,如网络检索基本知识、搜索引擎的检索机制、检索词的逻辑组配方式、网络数据库专题检索与利用等,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②图书馆的用户培训重心,应该逐渐从如何获取信息的技术层面转向如何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层面,增加信息实践比重,如:让大学生围绕某个科研课题,针对不同的信息资源进行检索,整理加工,最后完成一份文献调研报告或一份专题综述,以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研究能力、应用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

③针对当前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视信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忽视信息道德教育的现象,应适当增设信息道德方面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不制作、传播不良信息,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隐私权,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犯罪活动等,使大学生树立遵守信息法规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道德修养[2]。

3.3 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实践活动

信息素质教育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实践性,因此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提高信息素质教育的效果。

首先,图书馆员应当认识到信息检索并不是信息素质教育的唯一内容,培养师生“基于资源的学习”的信息意识更为重要[3],要将“基于资源的学习”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重心是提高师生独立获取信息和理解信息的能力,形成持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其次,除了加强文献检索课教学之外,图书馆还应经常开设利用图书馆的知识讲座和以数字资源利用为目的的专题讲座等,举办信息宣传活动周、检索技能竞赛等活动,从而增进大学生对图书馆的了解,增强其信息意识,培养其快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进行创新的能力。此外,还可以借鉴国外的网络化信息素质教育方式,在图书馆的门户网站上构建虚拟学习社区,强调教学成员间的交互作用[4]。

3.4 将信息素质教育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大学生的信息需求因其专业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尤其对于高层次用户的专业信息需求更加专深,在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图书馆员往往缺乏深厚的专业背景,只能提供宽泛的指导,教学效果一般。因此,图书馆员应尽力联合多方力量,将信息素质教育融入其他课程当中,使馆员、教师、学生共同获益。目前,国外高校图书馆在此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以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为例[5],该校与K-12 and media entities合作开发了一个基于BlackBoard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平台,即 CSULB(CSU Long Beach)信息素质工程,旨在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并帮助他们将信息素质教育同他们的专业教学活动相结合。该平台由7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包含有课程录像影片,聚焦于信息素质研究过程的一个步骤,并且就如何使特定的信息素质成为教师预备学习与课堂活动的一部分给予指导,提供有关信息素质自学指导、课程计划与其他支撑材料的相关网站。学生可以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根据明确的学习需求来掌握信息素质技能,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国内只有少数高校图书馆对这种将信息素质教育同其他课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尝试,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了帮助学生准确寻找科研主题、把握学科研究前沿、提高论文写作水平,结合该校的《科研实践》这门课程开展了嵌入课程式信息素质教育[6]。在了解《科研实践》课程设计和授课风格后,经过精心准备,由图书馆的电子电信学科服务团队先后举办了《计算机学科学术资源导引》、《同行追踪与学科前沿分析》和《学术论文的写作与投稿》3场主题讲座,使学生立足高起点的资源和信息,掌握科研方法,提高科研能力。

[1] 王爱霞,王鸿信.从三所高校问卷调查看我国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J].现代情报,2008(9):207-209.

[2] 吴钢,等.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3):39-41.

[3] 李英,张新宇.宁波大学师生信息素质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情报探索,2008(3):42-44.

[4] 常红,张毅君.大学生信息素质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3):111-115.

[5] Lesley S.J.Farmer.Facilitating faculty incorpor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skills into the curriculum through the use ofonline instruction[J].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2003(4):307-312.

[6] 姜静华.图书馆为ACM班开展嵌入课程式系列讲座[EB/OL].http://www.lib.sjtu.edu.cn/view.do?id=2489.

猜你喜欢
检索素质教育素质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30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专利代理(2016年1期)2016-05-17 06:14:36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