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治理是企业信息化的必经之路

2012-09-10 03:13于巧稚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2年10期
关键词:信息化施工建设

◎ 本刊记者 于巧稚

可以说,IT治理就是要明确有关IT决策权的归属机制和有关IT责任的承担机制,以鼓励IT应用的期望行为的产生,以联接战略目标、业务目标和IT目标,从而使企业从IT中获得最大的价值。

IT治理的简单定义就是使参与信息化过程的各方利益最大化的制度措施。关于IT治理,中外学者给出了很多的定义,美国IT治理协会给IT治理的定义是:“IT治理是一种引导和控制企业各种关系和流程的结构,这种结构安排,旨在通过平衡信息技术及其流程中的风险和收益,增加价值,以实现企业目标。”中国有一种观点认为,IT治理是描述企业或政府是否采用有效的机制,使得IT的应用能够完成组织赋予它的使命,同时平衡信息化过程中的风险,确保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的过程。它的使命是:保持IT与业务目标一致,推动业务发展,促使收益最大化,合理利用IT资源,适当管理与IT相关的风险。

可以说,IT治理就是要明确有关IT决策权的归属机制和有关IT责任的承担机制,以鼓励IT应用的期望行为的产生,以联接战略目标、业务目标和IT目标,从而使企业从IT中获得最大的价值。

IT治理侧重于宏观决策方面的指导,告诉人们:要做哪些事,由谁来做这些事,以及如何建立决策机制、如何进行有效监控等明确的目标。IT治理为组织建立一个长效均衡的治理结构,在风险可控的环境下保证组织获益。均衡的环境在满足组织外部约束的同时需要考虑如何降低成本、提高股东收益、满足客户要求以及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等条件。

回顾我国施工企业信息化二十多年来的建设进程,企业信息化很少是由企业管理者或是专家主持建设的,主要是在软件厂商的主导下建设的。

IT治理先于系统建设

信息化建设的事前控制指的是确定项目计划与总体方案,采用事前控制,能发现并预普问题,预防危害的发生,相较于事中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成本最低效果最明显,该项工作能否得到有效开展对于项目成败经常是决定性的。

项目管理与项目监理对于事前控制的范畴比较相近,监理的主要关注点为审核与评估承包商的项目计划、总体方案、项目管理方法、质量控制体系,发现其中的隐患并及时向用户方与承建方通报、预警。

如果不是按照这样的形式,企业实施信息化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实际管理脱节,许多已经上线的信息化现在成了摆设,企业管理者看不到信息化的投资回报。这种局面又印证了过去某些对信息化建设持有反对意见者的观点,导致企业领导层在信息化建设上产生更大的分歧,信息化建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事前就要进行IT治理,IT治理要走在信息化实施之前。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隧道股份)顾问、高级经济师张思众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曾说,企业实施信息化应先以立足当前为主要目标,如果按比例划分应该是当前实际占80%,另外20%是可以借信息化首次实施时进行管理改良,这种改良必须是经过成熟思考的,否则企业的管理因信息化的开展而搞的混乱,最后员工会将此归罪于信息化。

当初隧道股份展开信息化建设基于三个理由:一是隧道股份信息化管理水平相对较好,在企业的专业管理中,如档案管理、实物资产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都较早的完成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二是公司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信息化的要求。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提出了远程信息沟通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隧道施工技术不断发展,提出了对数据分析和信息共享的学习要求;隧道股份业务多元化、地域分散化趋势,提出了信息及时、正确的管控要求。隧道股份业务从上海做到了全国乃至海外,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已达到150亿元以上。业务有工程施工、项目投资、盾构机制造和服务业(咨询与养护)。隧道施工技术由最初的网格盾构施工,发展到土压盾构施工,进而又发展到泥水盾构施工,沉管隧道施工等。基于这些来自各方面的要求,实施信息化已经迫在眉睫。三是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化辅助企业管理成为可能。

即使是一个成熟软件在某个企业用的好,而在另外一个企业就不一定会用的好。问题出在哪里?经过调研发现有些企业无法提出需求,而软件开发实施人员对企业的需求也不了解。软件实施的成功要素之一就是要求实施企业与软件公司共同努力。如果企业自身管理逻辑不通,软件厂商也无法帮助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也是企业管理转型的过程。

系统实施中仍需控制

在系统实施中对项目保持控制使得系统能够依照原定的方案进行,它推动并跟踪着问题的解决。这就如同在工程项目监理中,此阶段是为了防止施工的偷工减料,保证施工品质,IT监理也起着相同的作用。

由于国家对企业信息化工作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也逐渐发现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信息化正在成为一个热潮。受这一热潮影响,信息化工程中的“承建商”往往不顾自己的能力、资质、信誉等状况,只看到信息化工程的任务量,利润等,不顾后果的大量承接信息化项目。

随着IT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应用日趋复杂,施工企业对信息化认知水平与能力有限,导致企业在与软件商沟通时,鸿沟越来越宽。尤其是在实施过程中,很多企业的系统都是由软件厂商说了算,企业的需求、系统如何实施,企业了解得很少,咨询机构无法大量介入,因而企业只能将信息化实施寄托在“IT承建商”身上。

一些IT公司正是利用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在招标中拼命压低价格,但在实际建设中却以各种借口搪塞用户,以各种手段欺骗、蒙蔽用户或要用户加钱,使项目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旦出了问题,则百般推卸责任,要么说用户当时没有说清楚,要么说用户水平太低不会用,最后使用户蒙受巨大的损失。

回顾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的二十多年,对照国际先进的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经历。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我国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并不是出在技术上,更多的是在管理上,由谁来主导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

在经历了对IT技术盲目崇拜之后,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企业的业务处理上,认识到业务才是企业信息化的根本。

2009年12月1日,河南二建正式启动信息化建设,公司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董事长亲自任组长,常务副总经理王海民披挂上阵,成了公司信息化的主将。当时信息中心没有人,聘了一个项目经理出身但也是毫无IT知识的人出任信息中心副主任,又外聘了一个技术顾问,渐渐拉起了一个坚强的信息化队伍。半年之后,河南二建真正到了实施项目管理系统的时候,系统管理员和实施顾问发展到了33人,除了信息中心的5个人外,其余全部是其他岗位上的员工兼职,他们平均年龄28岁,是河南二建信息化过程中自己培养起来的系统管理员和实施顾问,他们最大的优点是把业务和信息化工具结合在一起作为实现自己业务的目标,成为河南二建推动变革的中坚力量。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这群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年轻的信息化新兵们,一共实施了45个土建项目,13个安装项目,具备上线价值的项目已经全部上线,具备财务业务一体化价值的项目已经全部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从2011年起,所有新开工项目一开工便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河南二建上下也渐渐领悟到一个真谛:在信息化建设中,企业才是实施和推行的主角,因为只有企业自己最懂自己的业务怎么处理。

因为是自上而下的推动,除了培养内部系统管理员和实施顾问,河南二建从公司总部到分公司,再到各项目经理部,各系统、各部门、各岗位实现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覆盖,信息系统所到之处全民皆兵。

信息化无止境

信息系统实施上线之后,要评估确认项目实现预定目标,它能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事后控制的作用是采用相应补救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并预防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测试、验收是常见的事后控制方式,其意义不仅在于确认承建方完成了预定的任务,更在于发现问题和隐患,减少进一步的损失。同时,CIO还需要不断思索,了解企业发展动向,制定下一阶段信息化发展规划,信息化要时刻能跟随上企业的变化发展。

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青岛海湾大桥是我国目前国有独资单一企业投资建设的最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是我国北方冰冻海域首座特大型桥梁集群工程,加上引桥和连接线,总体规模为世界第一大桥。这么一座规模的大桥,在实施信息化之后,工程自从2007年系统上线后截至2010年一季度累计节约直接资金总额3002.5万元。信息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现金流得到很好的控制。企业现在的风险主要是来源于现金方面的风险,资金断流,企业肯定运行不下去。青岛海湾大桥通过合同和计量结算的工程量控制支付,保证了资金的安全和使用。

企业实施信息化后,同一工作单位时间内应该有所缩短。当企业没有办公系统时,签字审批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现在通过办公系统,缩短了审批时间。企业的沟通成本、办公成本以及库存等成本,通过实施信息化应该降低。无论总工程师到哪出差,都不会耽误审批的进程,只需要一根网线一台电脑就能完成审批工作。

青岛海湾大桥的设计生命周期是100年,为了能保证大桥的百年工程,未来对桥梁的养护、维修都需要信息化的支持。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不能因为桥建完了,养护、监测就与信息化脱钩。总工程师邵新鹏以及他的队伍深刻认识到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信息化也不是光懂先进技术就能完成的工作。只有在知晓行业基础上,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做出来的系统,才能符合实际需求。随着信息系统应用的深入,对信息化的认识也不断加深。下一步这套系统将进一步提升青岛海湾大桥业主、施工和监理等参建方的信息共享能力,拓展与胶州湾高速通讯收费中心、青岛海湾大桥健康监测和海湾大桥机电系统的通信干线及容量,完善光缆、微波和无线宽带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打造全生命周期的特大型桥梁运营系统,争取“产学研”相结合,打造行业标准。将来系统会对海上的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预防,这也为在极端天气是否应该封路提供了依据。未来与国家海洋网连接起来后,会有更多的资料,这就为桥梁养护提供保障。未来要构建区域性海量数据中心及容灾中心、地域数据中心和青岛公司高性能计算网格节点,强化信息资源汇聚、处理和开发利用能力,成为带动胶州湾、服务青岛、辐射山东省、影响交通行业的国家信息通信枢纽和信息综合服务中心。

海湾大桥在建设初期为了解决工程量大、参与方多、资金庞大等问题,实施了信息系统,在信息系统实施完成后,信息中心看到信息化带来的便捷,深入思考,将信息化随着大桥的落成而改变,为大桥保驾护航。

总之,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两个利益主体用户方和承建方,并且在两方之间存在一个合同关系。由于双方在技术和业务上的信息互不对称,就很有可能发生通过损害对方使自己受益的事情,作为委托人的用户方要改变自己的信息不对称地位,需要设计一套机制和合同来激励或约束作为代理人的开发方,聘请专业公司提咨询、聘请监理供服务就是委托人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对策。

猜你喜欢
信息化施工建设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践行探索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