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24小时5次6级以上地震
本刊编辑部
北京时间4月11日16时38分,印尼发生8.5级地震;12日6时55分,墨西哥西部米却肯州发生6.5级地震;12日15时6分及15时15分,墨西哥加利福尼亚湾先后发生6.2级以及6.9级地震。24小时内,全球发生5次6级以上地震。地震专家分析指出,环太平洋地震带确实正处于地震活跃期,未来十年内,这一地带7级以上地震将表现为一种高发势态。
北京时间4月11日16时38分,印尼亚齐省附近海域发生8.5级强震。地震发生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多国报称“有震感”。泰国、斯里兰卡等国呼吁“沿海地区紧急撤离”。印尼和美国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随即向28国发布海啸预警。当日20点36分,印尼及附近国家没有重大海啸迹象,美国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宣布预警解除。12日凌晨,国家海洋监测中心发布消息,印尼8.5级地震引发的海啸过程已经结束。
海底产生的垂直运动落差比较大时才会引发海啸。此次印尼地震并未产生垂直变化。英国地质勘查研究所地震学者罗杰·马森对印尼苏门答腊岛断层结构有所研究,认定这次地震为平移型,没有移动大量海水,所以没有引发海啸。
尽管此次海啸预警最终被解除,然而专家们对这次海啸预警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赞赏。地震发生后,能否快速实时的检测到海啸发生,取决于技术层面;是否及时、马上告知沿海的居民,做出海啸预警,则取决于政府部门的反应。
北京时间4月12日6时55分,墨西哥西部米却肯州发生6.5级地震;12日15时6分及15时15分,墨西哥加利福尼亚湾先后发生6.2级以及6.9级地震。美国西海岸和阿拉斯加海啸预警中心发布通告,预计地震不会在加州、俄勒冈州、华盛顿州、不列颠哥伦比亚及阿拉斯加海岸引发海啸。
24小时内,全球发生5次6级以上地震。不少人不约而同地担心:地球是不是已经调到“振动模式”?地震专家分析指出,环太平洋地震带确实正处于地震活跃期,未来十年内,这一地带7级以上地震将表现为一种高发势态。
“墨西哥与前两次地震距离太遥远,不是其余震。两地都处于环太平洋板块内,基本都是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所致。”上海市地震局研究员尹京苑说。
2011日本大地震后,全球特别是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已经成为科学界共识。其实,此前发生的所罗门群岛7.2级地震、海地7.3级地震、琉球群岛7.2级地震等都预示着这一活跃期的到来。尹京苑指出,更细致的观察会看到,就在3·11日本大地震发生前一年,智利刚刚发生了8.8级地震,两地横跨整个太平洋,一东一西遥相呼应。此次印尼地震后墨西哥发生地震,同样呈现东西对称分布。
“这可以看作是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后的一个特征。”这种现象或许可以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质机理中,寻找到一种解释:太平洋中央海岭是地幔对流上升的地方,地幔物质不断从这里涌出,以每年0.5至5厘米的速度向东西两边扩展,逐步冷却固结成新的大洋地壳。新生的大洋地壳就与周遭的大陆板块不断摩擦、挤压。“以往全球每年发生的七级以上地震一般只有七八次。进入地震活跃期后,这个数字大大增加,去年全球七级以上地震超过28次。”
美国科学家认为,印尼发生8.5级地震后,北美洲西海岸又发生了几次中等震级的地震,这些地震是否有关联,目前还无法确定。
美国俄勒冈州和墨西哥米却肯州以及加利福尼亚湾附近海域发生的从里氏5.9级到6.9 级的地震可能与印尼发生的大地震有些关系。但是,北美洲西海岸的地震以它们的位置来说也是相当正常的。
得克萨斯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阿伦·韦拉斯科说:“地球总是在不断的运动当中。我觉得不一定说这种现象就是反常的,但我们无疑会进一步研究这些地震,以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任何关联。”
不可否认,一些地震可以在短期内引发附近其他地方的地震,这种现象被称为余震。但是,是否会在遥远的地方也引发地震就不清楚了。华盛顿大学的地震学家约翰·维代尔说,一些地震引发其他地震有两种情况。首先,这些地震会向附近的断层施加压力,使地壳变形,并可能导致又一次断裂。这种情况仅限于距离最初的地震发生地较近的地区。
但是,地震还会在很长的距离内发出表面波。例如,美国的地震监测站就监测到了来自苏门答腊岛的震动。这次地震可能不会让地壳变形,但是研究人员认为,地震引发小地震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维代尔说:“据我猜测,这次震动强烈得足以引发小的活动。如果北美洲西海岸过去几天的活动与苏门答腊岛的地震有关,这也是正常的。地震引发的活动不会比已经发生的地震更强烈,并不会过多增加整体风险。”
韦拉斯科说,要证明发生在相距遥远的地区或者相隔几个小时以上的两次地震存在联系是“我们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他说,以现有的地震记录来看,目前还不能够找到任何确定的模式。“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是,但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说不是。”
俄克拉何马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布兰丁·克勒尔称,预测地震很困难,因为人类并不是生活在地质年代表内。“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记录地震只有大约100年的时间。”这意味着“如果有人告诉你他全弄明白了,那别相信他”。
研究人员确实知道的是,苏门答腊岛的地震本身就很有意思。这次地震是走向滑动地震,这意味着断层是水平移动的,而不是像引发印度洋海啸的2004年大地震那样是垂直移动的。
“这是我们见过的最大的走向滑动地震,人们正在努力弄清楚断层运动了多少。”维代尔说,断层不是更深,就是处于比地震学家们意识到的更大的压力之下,“现在确切地说我们到底会知道什么还为时尚早。迄今为止,我们只是感到吃惊。”
“根据统计,地球平均每年发生的地震多达500万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为18至19次,而8级以上地震平均为每年1至2次。500万次地震中,其中99%的地震是仪器可以监测到,但对人类毫无影响的。可以说,在我们两个人交谈的时候,可能我们脚下就发生了地震,但它不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破坏。”北京市防震减灾宣教中心副主任张晓南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吃饱穿暖之余,更加关心自身安全、公众安全和国家安全,因此对地震消息比较敏感。
目前公众对于地震的恐慌还是源于地震的预报难度。全球科学界对地震发生原理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能说明地震原因。现在通用的说法之一是板块学说。即科学家人为得将地壳划分为几个板块,板块之间的相互运动碰撞会产生地震活动。人类目前的认知能力对地球内部活动的机制原理还很少,因此地震预测或预报也是人类的难题之一。
而地震发生之前出现的异常现象是否能预示地震,这个也很难一概而论。比如在某些大地震发生之前,自然界的确出现过异常现象。比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之前,天气异常炎热;而在1975年2月辽宁海城大地震之前,正在冬眠的蛇突然开始活动。但张晓南表示:“这些事例并不能说明自然界出现异常现象就一定会出现地震,这两者并没有因果关系;另外,甄别判断哪些异常现象预示着地震,这也是目前科学界的难题。”
针对地震预报,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两种观点,一是地震可以预报;另一种则是地震不可预报,目前这种观点较为主流。这两种说法都有失偏颇,前者不够全面,后者过于绝对。在我国,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报的,但预报难度很大。根据历次发生的地震总结规律性的东西,预报以后的地震,被称为经验预报;另一种则是前兆性预报,即观察地震前的异常现象,包括天气、水文以及动物表现等,另外还有用仪器监测的地震微观前兆,如地层地理结构的变化、地质形状变化、温度变化等。
张晓南介绍,与天气预报不同,目前气象工作者可利用卫星、气球等仪器来观测云层的变化,但以目前人类的技术水平,还不能深入地壳了解、观测地球内部运动的机理,因此地震预报较难。另外,本身大地震就是一种小概率事件,对于从事地震预报的科学家来说,其经历一次大地震的概率微乎其微,因此,他本身的一些经验经历也不能很好的运用于地震预报。
地震发生最主要的破坏就是建筑物的倒塌等造成的人员伤亡。如果建筑物更牢固,一旦地震发生,就会减轻灾害程度。例如,从2009年开始,我国就开展了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其目标就是在全国中小学校开展抗震加固、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建设,使学校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另外,一些基础设施如核电站、水厂、大坝在选址论证时,就要考虑其是否处于地震频发带。
掌握一定的地震知识等对防灾减灾必不可少。在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发生之前,一名年仅10岁的小姑娘蒂莉正与家人一起享在沙滩上度假。突然,她发觉海水出现了异常现象——冒着气泡,潮水突然退下去了,而这正好和地理老师曾经讲过的关于地震及地震如何引发海啸的知识符合。后来,蒂莉和母亲将这一消息告诉海滩管理员。最后,这片海滩上的人们在海啸到来之前全部安全撤离。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经常发生,但是破坏性地震发生仍然是小概率事件,尤其是对任一个体来讲,因此树立安全意识是必要的,但不应过分恐慌,也不要听信和传播地震谣言。反之,盲目乐观的态度也是不客观的。”虽然地震的发生不可避免,而且按照人类现有的能力准确预测地震还很困难,但是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和必要准备,地震灾害是可能减少甚至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