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误码率排序迭代优化的SLNR改进算法

2012-09-07 01:35高献坤余泳昌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多用户误码率增益

高献坤,崔 岩,余泳昌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0 引言

多天线的巨大复用增益使多用户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研究受到了普遍的重视[1-2].多用户MIMO下行链路中,基站在同一频率上向多用户发射多个数据流,每个用户都受到来自其它用户的共信道干扰(CCI,Co-Channel Interference),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预处理和抑制,将引起系统性能的严重恶化[3].实用的线性预编码方案中,信道反转[4](Channel Inversion,CI)算法只适合于用户配有单根接收天线的场景;块对角化(Block Diagonalization,BD)算法[5-7]对系统天线有着严格的约束:要求基站端发送天线数目不小于所有移动台接收天线数之和;且没有考虑噪声的影响,会引入噪声放大问题,这些限制了它们的实际应用.Sadek等[8]定义某用户对其它所有用户的CCI之和为该用户的泄漏,提出将信号与泄漏、噪声之和的比值SLNR(Signal-to-Leakage-and-Noise-Ratio)最大化,并以此作为发送预编码矩阵的选取标准,由于SLNR算法把多用户MIMO系统分解为多个并行独立的单用户MIMO系统,可以不受系统天线数约束独立设计各用户的预编码矩阵,取得了更好的性能和更广泛的适用场景,但由于各用户的信道衰落存在差别,其系统性能随干扰用户的增加而下降[9].

笔者根据建立的多用户MIMO下行链路系统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最小误码率排序、连续迭代优化的SLNR改进算法.该算法先把已知的用户干扰加入SLNR准则进行抑制,在提高接收端的信干噪比的同时,初步确定各用户的初始预编码向量;联合考虑误码率性能和信道质量,根据信噪比的大小确定各用户编码矩阵的设计顺序;利用已知的用户干扰迭代优化后续用户的预编码矩阵,再按信干噪比的大小顺序对所有用户进行预编码设计,如此连续迭代以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SLNR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1 系统模型

多用户MIMO下行链路系统配置如图1所示,系统中共有一个基站,基站端配置Nt根天线,K个移动台,每个移动台配置Mi根天线,接收天线总数为Nr=,Hi为从基站到第 i个用户的信道矩阵,其维度为Mi×Nt.设定Hi行满秩且互不相关,各元素均服从独立同分布的复高斯正态分布Nc(0,1),假设基站端已知所有用户的信道矩阵 H=每个用户仅仅知道自己的信道信息,未知其它用户的信道信息.

图1 MU-MIMO下行链路系统模型Fig.1 The downlink model for the MU-MIMO system

定义传输的数据符号向量为s,噪声向量为v以及预编码矩阵w,对所有的用户有

第i个用户的接收信号向量为

式中:Hiwis(n)i是接收到的有效信号;s(n)k是其它用户对用户i的共信道干扰,其匹配的接收矩阵[8]为

由式(1)可得用户i的输出信干噪比SINR为

可简化为

明显地,式(4)分母的第一项为其它用户的干扰与期望用户信号功率的比值.一般的,希望信干噪比SINR尽可能的大.

2 改进的SLNR算法

2.1 SLNR 准则

求解Nt×Li的预编码矩阵wi

由矩阵论知,式(6)是一个广义瑞利商问题[10].对于用户 i,在只有一个数据流(Li=1)的情况下

2.2 改进的SLNR算法

与BD算法不同,SLNR准则独立设计每个用户的预编码向量,因此可以利用已知的前i-1个用户的预编码向量优化用户i的预编码方案.由式(3)可以得到前i-1个用户对第i个用户的干扰功率之和

将式(2)代入式(8)展开

更合理的优化准则是在最大化每一个用户有用信号功率的同时,让该用户的干扰泄露、噪声以及其它用户对该用户的干扰的总和最小.

从上边的优化顺序可以看出,第i个用户比前i-1个用户更有可能获得较大的增益,因此一种合适的用户预编码顺序可以进一步改善性能,笔者以最小平均误码率为标准确定编码顺序.下行多用户MIMO系统的平均误码率[11]由所有用户的误码率均值BER组成:

可以看出,误码率大的用户对最小化系统平均误码率的影响比较大,对应于信道质量差的用户,应让信道质量差的用户靠后进行预编码设计,以获得更大的增益,从而使系统平均误码率最小化.反之,让信道质量高的用户优先编码,称为“best-first”,信道质量用信干噪比表示.

在获得所有用户的预编码向量之后,对上述算法迭代可以进一步改善系统性能.笔者所提的SLNR改进算法的设计步骤如下:

step1 预编码前,所有用户的信道质量无法直接用信干噪比表示,可以用第i个用户的信道矩阵增益与噪声的比值表示,记为第i个用户的信道质量:

step2 这是一个迭代优化的过程,根据迭代次数l重复下边的过程:在获得所有用户的预编码向量基础上,信道质量更新为式(3)的信干噪比:

明显地,步骤1和原SLNR准则的计算复杂度一样,随步骤2中迭代次数的增加成倍数增加.

3 仿真结果

仿真过程中,把笔者所提的SLNR改进算法简记为“Proposed”,与文献[8]中的原SLNR算法进行了对比.为保持一致,采用和该文献一样的仿真环境:使用2 000组均值为零、方差为单位值的独立分布复数高斯慢衰落信道;发射数据均采用QPSK调制,对每个用户的发射符号和预编码矩阵归一化为1,即

图2为平均误码率曲线,SLNR改进算法相对于原SLNR算法在10-4处迭代0次即可获得0.6 dB的增益,迭代1次时获得1.2 dB左右的增益,而迭代10次相对于迭代1次的增益增加量并不明显.

图2 误码率性能对比Fig.2 The comparison of BER performance

图3对比了SLNR改进算法和原SLNR算法在不同信噪比下的系统平均容量.由于以最小化系统平均误码率为标准对预编码进行了排序,系统平均容量取得了一定的提升,信噪比越大,容量提升越明显.在SNR=15 dB时,改进算法迭代1次的系统平均容量取得了1 bit/Hz左右的增益,和误码率性能的比较结果一致,迭代10次的增益提升并不明显.

图4是系统平均容量在信噪比为-5 dB、5 dB和15 dB时的累积分布函数CDF.SLNR改进算法迭代1次,在-5 dB时获得了约0.1 bit/Hz的容量增益,在5 dB时约为0.6 bit/Hz,在15 dB时约为1 bit/Hz.这是因为在低信噪比区域,白噪声是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抑制多用户干扰的作用并不明显,随着信噪比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凸显出来.也可以看出,迭代10次的系统容量增益提升效果并不明显.

从以上仿真结果可以看出,SLNR改进算法迭代1次就能带来显著的系统性能增益,之后再增加迭代次数不能很有效地提升系统性能,考虑到计算复杂度,改进算法迭代1次比较合适.

4 结论

联合考虑误码率性能和信道质量,笔者提出一种基于最小误码率排序的迭代优化算法对原SLNR算法进行了改进.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收敛速度快,迭代1次时,高信噪比区域的误码率性能和系统容量增益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而迭代1次以上时,系统性能提升效果并不明显.改进算法只利用发射端信道信息优化预编码矩阵,无需基站与用户协作即可完成预编码矩阵的优化,计算复杂度低,系统开销少,处理延迟短,有利于工程实现.

[1]CHIANI M,WIN M Z,HYUNDONG S.MIMO networks:the effects of interference[J].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2010,56(1):336-349.

[2]FARHAN KHALID,JOACHIM SPEIDEL.Advances in MIMO technique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A survey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Network and Systems Sciences,2010,3(3):213-252.

[3]HARA Y,BRUNEL L,OSHIMA K.Spatial scheduling with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multiuser MIMO systems[J].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2008,57(2):893-904.

[4]PEEL C B,HOCHWALD B M,SWINDELHURST A L.A vector-perturbation technique for near-capacity multiantenna multiuser communication-part I:channel inversion and regulariza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2005,53(1):195-202.

[5]SPENCER Q H,SWINDLEHURST A L,HAARDT M.Zero-forcing methods for downlink spatial multiplexing in multiuser MIMO channels[J].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2004,52(2):461-471.

[6]DABBAGH A D,LOVE D J.Precoding for multiple antenna gaussian broadcast channels with successive zero-forcing[J].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2007,55(7):3837-3850.

[7]PEI Xiao,SELLATHURAI M.Improved linear transmit processing for single-user and multi-user MIMO communications systems[J].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2010,58(3):1768-1779.

[8]SADEK M,TARIGHAT A,SAYED A H.A leakagebased precoding scheme for downlink multi-user MIMO channels[J].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2007,6(5):1711-1721.

[9]曹颖鸿,殷福亮,陈喆.多用户准正交空时分组码MIMO系统的下行链路预编码[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31(7):1560-1564.

[10]GOLUB G H,VANLOAN C F.Matrix Computations[M].3rd Edition.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6:203-205.

[11]张金荣,王东,曹长修,等.一种空间相关的Nakagami-m衰落下MIMO-OFDM系统误码率计算方法[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28(2):73-76.

猜你喜欢
多用户误码率增益
安泰科多用户报告订阅单
面向通信系统的误码率计算方法
安泰科多用户报告订阅单
基于增益调度与光滑切换的倾转旋翼机最优控制
安泰科多用户报告订阅单
利用混合RF-FSO 系统改善深空通信的研究
安泰科多用户报告订阅单
基于单片机的程控增益放大器设计
一种快速同步统计高阶调制下PN 码误码率的方法∗
基于Multisim10和AD603的程控增益放大器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