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三陆町:复兴一座“消失的城”

2012-09-06 16:32孙冉
中国新闻周刊 2012年9期
关键词:高台佐藤灾民

孙冉

“像海一样宽广的心,像鱼一样活泼地游着,像山一样丰富地爱着,像蚕一样呵护着别人,像天空一样澄净的眼睛,像河流一样把生命连在一起,被大自然所怀抱的村庄——南三陆町。”

这是南三陆町成立之初制定的町民宪章。町,基本相当于中国行政区划里的镇。临山傍海的自然资源孕育的南三陆町,是一个美丽恬静的度假胜地。

2005年,宫城县的歌津町和志津川町两町合并成了南三陆町。南三陆町一跃进入了大发展的好时候,第一任町长佐藤仁决定大力发展南三陆町的旅游业,他梦想着打造一个世界知名的旅游地。

南三陆町有着独特的谷湾地势,且地处南三陆金华山国家公园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在另一面,南三陆海岸历史有过多次大海啸,而谷湾由于地势低,则更增加了海啸的威力。

1960年,佐藤仁小学3年级时,因为智利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家里被冲毁。那时的海啸高度达6米,这成为近几十年以来,南三陆町人印象里最深的一次海啸。在那一次海啸中,南三陆町有41人遇难。此后,町政府按照这个海啸的高度架设了8米的防潮堤,町内多处都标有海啸到达处的牌子提醒人们如何逃生,同时每年举行针对海啸的防灾演习。

其实,早在100多年前的明治三陆大地震,曾引发了高达30余米的大海啸,1240人遇难。然而那场百年大海啸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

2011年3月11日,当地震发生后,许多居住在海边的人还认为只要躲到家里二楼就会没事,忽视了逃生,却没想到,大海啸几乎将整个南三陆町都夷平了。

在地震之后,17000余人的南三陆町有三分之二的人失踪,后经确认,800多人葬身大海,至今仍有近300人失踪。因为损失过于惨烈,在地震初始,媒体沉痛地形容这里为“消失的城市”。

在灾难中幸存的佐藤仁,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强制带领灾民搬迁到高地势地区生活。

改不完的文书

“高台转移”在日本历史上曾有过先例,但均不如这次所涉及的范围大。据悉,在本次海啸重灾区的东北三县,有半数市町村决定要进行高台转移。

“过去100年中建立起来的城市,一眨眼就没了,如果我们还不好好吸取教训,等下一个百年海啸到来,我们如何向后人交待?”佐藤仁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第一次见到佐藤仁,是在地震百日之后,南三陆町政府在山顶一所中学举行祭奠仪式。交换名片时,佐藤仁递过来的竟是一张手写的名片。上面除了名字和职务,还用红笔重重写了一句“从心底里感谢!”

那时,整个南三陆町连自来水都没有恢复,町民只能使用净化后的海水洗澡,很多人因此皮肤过敏,佐藤仁正为解决町内的基础生活设施而忙得不可开交。他并没有想到,作为南三陆町复兴标志工程的“高台转移”将举步维艰。

南三陆町是东北灾区里最早向国家提出高台转移的地区。按照计划,将有3300户居民被转移,需花费1400亿日元(约合107亿人民币)。地震不到1个月,佐藤仁就向国家提出正式申请,并希望中央政府可以全额负担。

按照计划表,去年3月将方案报告中央政府,9月确定搬迁地,12月与搬迁的灾民达成意向,2012年上半年完成土地购买,最快2013年就可以实现高台转移。

等待了4个月后,中央政府有了反馈,高台转移的费用里中央只能负担四分之三,其余的350亿日元需南三陆町自行负担。

这对于佐藤仁来说犹如晴天霹雳。这个数字是南三陆町5年的财政收入。东北灾区的多名町长集体上东京“上访”,就灾后重建预算向中央请愿。一天之内,佐藤仁跑了财务省等多个部委,还求见了10多名国会议员。

但最终,没人能给出他一个明确的答复。

伴随着高台转移方案推进不畅,来自町民的抱怨也愈来愈多。为了向中央争取预算,南三陆町专门成立了复兴事业推进局,大部分精力用在了文书处理工作上——为了让中央政府明白地方政府的苦处,只能一遍遍地完善文书工作。

这差不多是所有灾区地方政府在震后这一年里的主要工作:写申请,递交,打回来,再修改,再递交,再打回来,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地方空有热情和干劲,但预算一刻不到位,重建就只能等下去。

2011年11月17日,国会终于通过了第三次补正预算,首相野田佳彦在国会向议员们深深鞠了一躬,这意味着灾区的高台转移政策,终于可以由中央政府全额买单了。

正当众人为了好消息而庆祝时,又一打击接踵而至。町政府购买土地时,又遇上了遗迹禁区。高地势的地区以山区为主,多处为战国时期的遗迹,如果开发土地就势必要破坏遗迹,此举遭到了诸多町民的反对。

经调查后才知,如果请专门机构来勘察,至少需要4个月才能完成鉴定报告。而一旦遗迹鉴定成立,就连砍棵树都要获得至少三个部委的审批。这意味着南三陆町又将面临大量的文书工作。

震后一年,地震后许多来南三陆町政府短期支援的外地公务员都纷纷离开了,人手紧缺。南三陆町的高台转移依然遥遥无期,

流失的心

在佐藤仁经历漫长等待的同时,南三陆町的町民正在快速地流失。

去年8月,1400个町民率先递交外遷申请。大部分人的理由是:生活需要继续,而目前,在南三陆町看不到未来。

地震后,南三陆町有350户灾民因为本地无力安置,而前往临近的登米市避难。登米市是与南三陆町接壤的一个内陆地区,在大地震中几乎毫发未损。完好的基础设施,与成熟公共设施,都吸引了无家可归的南三陆町人。

地震半年后,已经有不少南三陆町人在登米市购房。同时,瞅准这股移民趋势的诸多机构也开始行动起来。新建的大型医疗机构,水产加工公司,都选择前往登米市。在他们看来,被海啸冲毁的原地,已经很难回去,与其等待政府复建,不如自行复兴。政府动作迟缓,产业复兴却等不及。

而更加等不及的是学生,虽然南三陆町的学校大部分位于高处而未被冲毁,但因为很多家庭避难到外市,学生纷纷转学。

据一份民意调查显示,南三陆町人对于未来的打算,有近20%希望离开。

这让佐藤仁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在这一年中,他每隔一段时间,就到登米市的避难所与町民沟通,及时将高台转移的最新进展汇报给町民,向他们传达希望,佐藤希望借此争取不断流失的心。

有一次,在登米市的避难所演讲后,佐藤被一个老妇人拉住哭诉。对方告诉佐藤,自己真的很希望回到南三陆町,但是因有重病,必须居住在医疗设施完备的地区,而南三陆町的医院在海啸中全毁,看病需要到20公里的县外去,她不得不选择放弃。

南三陆町位于海边的町立医院被海啸冲毁,造成医患人员共78名遇难。震后1个月,该医院的医师就在避难所里开设了临时门诊,为町民看病,但由于缺乏大型医疗器材,依然无法满足更多町民的需要。

重建工作刚启动时,南三陆町曾有过一阵短暂的全民兴奋期,大家沉浸在美好期待里,人人希望在重建工程中做笔生意。在避难所开辟出一个个小小办公室,等待商机。然而,在漫长的等待中,一切消耗殆尽。

在东北灾区受损最严重的宫城县南三陆町,岩手县陆前高田市和大追町,都有10%的町民流失。而灾区共有22个市町村提出高台转移,涉及1万5000户居民,如今没有一个地区真正进入实际操作层面。

“地球联合”

在南三陆町最无助的时候,伸出援手的却是一些民间NGO机构。“地球联合”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催生的灾区救援组织。该组织40名志愿者去年5月进驻南三陆町,计划帮助南三陆町实行复兴。

组织的负责人节田直纪是个30多岁的年轻人,以前他一直在居酒屋打工,没有固定工作,大地震发生后,他就辞了工作和同伴一起来到这里。他们的目标是通过推动再就业来帮助当地复兴。

2011年5月2日,“地球联合”举办了首届“复兴集市”,汇聚了全日本的商家到这里进行义卖,并自此保持每月举行两次的纪录。同时,他们与町政府协商,考虑在简易板房中开设商店街。

在谈到与町政府在复兴工作上的分工,节田直纪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很多复兴的主意政府不一定想得到,而民间NGO组织此时就会扮演先行者。比如在建立商店街的问题上,就是由“地球联合”提出并起草方案,町政府协调国家预算,最终也是由“地球联合”来具体操作实施。

从挨家挨户和灾民谈开业意向,到选址购买土地,再到动工建立简易板房,经历了近8个月。今年2月25日,南三陆町复兴商业街盛大开业,有35家本地商铺参与。这差不多是南三陆町震后第一个好消息。

开业当天,一家服装店的店主夫妇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原先的旧店铺被冲了,之后他们就一直在避难所里无事可做,如今,工作恢复让他们重燃了希望。

复兴商业街的启动资金在2亿日元左右,由国家拨款和民间捐款组成。开业的店家只需每个月缴纳少量房租即可,对于许多灾民来说,是门槛很低的再就业机会。

对于“地球联合”来说,这已经到了他们力所能及的极限。在南三陆町,伴随着整个城市的毁灭,所有的产业都遭到毁灭性打击,约有1万人失业。而商店街无法解决所有灾民的就业,产业复兴仍旧是空白。

地震一年后,灾区的志愿者也在逐渐减少。节田直纪来南三陆町已近一年,他个人也面临生活的压力,作为在灾区待得最久的志愿者,他也即将踏上归途。

未来可以自己设计

2月27日,整个东北灾区都下起了漫天大雪,曾经的废墟区被积雪覆盖,除了只剩骨架的防灾对策厅舍,整个废墟区的建筑残骸基本都清理完毕。

防灾大楼遗址前摆满了鲜花,这里已经成为当地一个祭奠处。至今,仍有12名町职员的遗体没有找到。

在市中心的废墟中开起了几家小店铺。第一家在废墟中开店的是大甾水果店,原先的店被海啸冲走了,但无论如何,店主夫妇也想在原地开店。政府帮不了他们,他们就自费购买了一个二手简易板房,去年夏天,率先在廢墟里开业。

女店主铃木惠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她的店开起来后,废墟区中的理发店、菜店、加油站也零星地开了起来。后来町政府又在被冲毁的车站附近,开通了临时车站,町营巴士接送放学的学生返回偏远的简易板房。

在那天的风雪中,几个女学生穿着单薄的校服,站在寒风中等车。

铃木说,店铺虽然开在低处,但她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一旦再来海啸随时逃生。但是在海啸没来之前,她必须要为活着而奋斗。

2月27日,《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参加了佐藤仁在简易板房内举行的町政府新闻发布会。一改半年前的工作服和满脸的疲惫,那日的佐藤仁西服革履,表情严肃。递上的名片上已经不再是手写格式,但依然用手写着——“从心底里感谢”。在他背后的黑板上,用粉笔记录着海啸过后的日子。

中央针对灾区高台转移的经费即将于3月确定,而何时下拨,至今未知。记者会上,佐藤多次强调了预算的紧张。

在谈到灾后重建的速度,佐藤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国家预算一日不下拨,我们一日无法将复兴提速。而复兴将为期10年,过去的第一年,是对我们的警示。”

南三陆町已经将高台转移明确写入该町的复兴计划。复兴计划制定人、町政府官员菅原义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南三陆町以后将只可在低处地区建立工厂和店铺,严禁建设住宅及公共设施。复兴计划历时10年,分为复旧期、复兴期和发展期。在2021年,南三陆町将发展成为一个渔业、农业、旅游业复合型产业,同时大力发展环境产业,推动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促进环境产业的扎根。

在谈到南三陆町的未来时,菅原义名充满期待,他说,“南三陆町整个城市被毁,虽然是我们的哀,但也是我们的幸。因为我们可以把一切推倒重来。”菅原说,南三陆町计划向绿色都市转型,在接下来修建的给灾民永久居住的公营住宅,要引进太阳能发电等设施。届时,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南三陆町定居。

历史上数次大海啸之后的重建,由于当时的政治体制所决定,都是由中央政府所主导的。而这一次,则是由地方政府主导,中央政府买单。南三陆町可以自己设计自己的未来。

猜你喜欢
高台佐藤灾民
一个“太阳能灯”男孩
危如累卵
通海高台
禅逸
意外事件
可口可乐的面试题
春雨威胁海地灾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