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黎林峰
5月6日15时,哈尔滨12319热线接到“的士城管”监督员姜庆林上报:南岗区民益街与果戈里大街交口处的车行道上,有一处路面塌陷,面积5平方米、深50公分的大坑,现场已有两辆出租车掉进坑内。接到问题后,受理员立即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抓拍现场路面信息。确定路面塌陷后,按照应急管理流程要求,案件直接进入垂直指挥系统,调动直属力量市道桥办在30分钟内赶至现场,并指令网格监督员30分钟内到达现场,做好先期处置工作,防止事态发展。同时,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将案件派遣至南岗区指挥中心,由南岗区指挥中心指挥区城建局进行现场应急处置。20分钟后,区城建局抢险人员赶至现场将车辆抬出,并组织工作人员现场进行回填。在案件处置过程中,受理人员通过电话将此事通知925交通广播,提示过往车辆注意绕行。一小时后,工作人员处置完毕,南岗区中心将案件处置结果反馈市中心,受理员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核实,路面已回填,此处交通恢复顺畅——这是哈尔滨市城管综合指挥中心不久前处置突发事件的一个真实案例,展现了数字城管快捷、准确、高效应对城市突发事件的能力,揭开了智慧城市“神秘”面纱的一角。
18块高亮度、高清晰度、高智能化的DLP 投影屏组成占据一整面墙面的大屏幕,分为大屏幕显示和信息受理、指挥调度等三个区域,通过视频监控点位,实时监控城市运行状态。
644平方米的指挥中心大厅里,可指挥调度区域设有14个座席,配有升降式彩显和专用电话,用于远程指挥所用,两侧办公区域,进行日常业务的流转和日常的指挥调度。
据哈尔滨市城管综合指挥中心主任李成库介绍,指挥中心共有六大系统、19个子系统,集成应用了地理信息、卫星遥感、全球定位、视频监控等现代信息技术。
李主任介绍说,在案件流转上,按照大城管工作理念和全方位、全覆盖、全口径的要求,研发了综合业务子系统,搭建横跨各区域、各行业,纵达市、区、街三级网络管理系统,整合分散在各区域、各部门的专业力量,构建大城管工作格局。目前,通过8套网络,中心将各区政府、各委办局及所有街道办事处总计22个二级平台、16个联动单位和153个三级平台全部融入到一个大系统当中,一口受理、一网协同,在同一个平台实现管理流程的闭合式循环,信息实时采集,问题实时解决,现状实时监管,全面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
在管理应用上,中心将现代新技术全部应用到城市管理当中,整体提升城市管理的科技含量。研发了地理信息子系统(采用网格管理和地理信息技术),在全市划分了7031个基础单元网格和1000个执法工作网格,对全市240多万个城市部件进行普查、定位,确定属性信息。采用遥感成像技术,实景展示管理部件、车辆、人员在城市空间的地理位置和相关信息,并对车辆、人员的轨迹进行测量,提高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为提高对城市的管控能力,建设视频监控子系统,利用原950个数字城管视频监控点,新建500个无线视频点位,共享3000多个公安天眼等视频资源。同时,新建移动视频车,实现全市重点区域、地区的实时监控和现场图像的实时传输,为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和远程指挥提供了重要保障。
应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对全市1300辆执法、管理、作业车辆,以及963部城管通、2300部执法通网格管理人员进行定位和行走轨迹回放,实现了对城市管理人员和车辆的实时定位和监控。
在对外服务上,采用智能排队技术,整体升级改造原12319服务热线子系统,受理工位从原30个拓展到65个,日承载受诉量可达到3000个,以满足广大群众的诉求。
研发了公共网站,开辟了网上受理平台、互动平台和服务平台,定期进行满意度和热点问题调查,公示社会监督、红黑榜有关内容。同时,通过与广大市民的互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建立政府和社会各界沟通交流的桥梁。
在新建系统的同时,中心还整合利用全市信息化和管理审批资源,把政府增量投入与存量资源有机整合起来。计划与水务部门的防汛、防洪和重点流域的监控系统,人防部门的卫星车应急指挥系统、行政服务中心的联审系统、公安部门的天眼系统、规划部门的规划管理系统,以及各区指挥中心管理系统相连,实现城市管理的整体联动,为市委、市政府的综合指挥提供了保障。目前,已与行政服务中心的联审系统进行了联接,并实现了南岗区实景地图系统的联网。同时,为民政、建设、规划、房产等有关部门预留了相互链接的端口。
李主任介绍说,在推进指挥中心建设的同时,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建立监督和指挥适度分离的两轴管理体制要求,哈尔滨以强化高位监督为重点,创新了管理机制,建立了“一级监督、两级指挥、三级管理”的运转模式,(即在市级层面,组建了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通过向各区派驻监督员的方式,将监督权上收到市一级,高位行使监督评价的职能;各区和市直各有关部门成立二级管理平台,与市指挥中心共同行使问题的协调指挥职能;各街道办事处、各相关责任部门作为管理延伸平台,负责具体问题处置,进而推进了管理重心下移,实现了市、区、街三级协同管理。)具体流程分为信息采集、案件建立、案件派遣、案件处置、处置反馈、核查结案、综合评价七个工作环节。
首先通过12319服务热线、网上投诉、城管通、执法通、视频监控等多种渠道采集的案件信息,进入市中心后,凡是情况清晰、属性准确的,按照属地和属主相结合的原则,在2分钟之内直接派遣到二级平台;凡是情况不明、属性不准的,市中心指令网格管理人员30分钟之内赶赴现场进行核实后上报;凡是路面塌陷等突发性事件,直接进入垂直指挥系统,市中心直接调动直属力量配合处置。
二级平台接到转办的案件后,根据案件属性信息派遣至三级平台,三级平台进行任务处理,并将问题处理的结果逐级反馈回市中心。市中心对各级平台反馈回来的案件信息进行现场核查,核查后进行结案,并由系统进行自动评价。整个流程的每个工作环节都有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从问题发现到案件结案处理,都形成一个可核查的闭合环路。
在问题的处理上,按照“市为主导,区为主体,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和“管理重心下移,责权利统一”的思路,将区中心作为处理城市管理案件的指挥中枢,辖区内所发生的部(事)件问题无论是中省直部门,还是驻区单位均由区中心调动,发挥区域城市管理主体作用,从而形成“市为主导、区为主体、管护单位为基础”的城市管理责任体系。
“哈尔滨不是经济特别发达的城市,我们坚持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创新管理机制和体制,‘的士城管’监督员是我们的一个创举,即在出租车司机群体里聘请监督员。出租车群体庞大,而且行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往往最新发现城市管理的问题,”李主任说,“比如5月6日的路面塌陷就是出租车监督员首先发现并上报解决的,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发现问题的几率,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A修完毕,系统分部试转正常,投入汽轮机连续盘车进行直轴,观察盘车电流,记录大轴弯曲原始值。机组从初次启动到完全正常并网共打闸6次。前3次启动为保证汽封间隙调整效果,打闸振动值控制较小,后3次因机组已并列运行打闸值有所放大,但均在允许范围内,打闸后破坏凝汽器真空,使转子尽快静止。经不断摸索优化,机组最终加至满负荷,且各轴承振动值均在70 μm以下,具体参数见表1。
李主任表示,目前哈尔滨市全市聘请了1000名“的士城管”监督员,通过根据上报问题的多少采取将来电话费的方法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吸引了大量的出租车司机参与。
李主任表示,目前已经整合了全市963名城管护绿员和执法协管员,组建了1000名的城管监督员队伍,结合2300名执法员,进入7030个基础网络和1000个执法网络,形成了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网格化长效管理机制。另外,通过12319服务热线和中心网站,建立了全民参与机制,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广泛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建立全方位的成熟管理监督机制。
李主任表示,哈尔滨市城管综合指挥中心在全市各主城区一次性全面推开数字城管工作,将有关部门和行政区所涉及的城市管理工作纳入一个系统,一口管理、一网协同,在同一个平台实现信息收集、处理、反馈、监管的闭合式循环,信息实时收集传输,问题实时解决,现状实时监管,提供了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效率。同时与哈尔滨市公安局、应急办、人防办、规划局、国土局、水务局、民政局、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进行系统对接,实现数据互相访问和共享。在对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有效监督的同时,为交通调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公共管理部门提供了共享的网络资源,凸显多功能综合效应,为构建大城管格局奠定了基础。
李主任认为,城市管理的网络化、数字化、现代化,是城市管理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哈尔滨数字城管的建设和运行模式作为一项社会性强、管理模式新、技术要求高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据李主任透露,下一步,哈尔滨数字城管将着力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推广数字城管新模式,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管理科技水平。“立足于完善系统功能实践应用,坚持技术创新,后续建设中要在系统更加完备、功能更加强大、技术更加成熟的发展中,进一步拓展数字城管和城管行政执法的应用领域和范围,加大对城市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指导,逐步实现从城市中心向周边县(市)区域扩展,不断完善系统功能,实现城市管理的全方位现代化。”
二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闭合式工作体系。进一步夯实区中心主体作用,做到管理和监督评价职能真正分离,实现同一体制内的有效监督,同时强化社会力量监督,将社会监督结果纳入考核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简单评价体系。在政府层面进一步强化市中心的统筹协调职能,强化高位监督、健全评价机制。坚持制度创新,进一步理顺个层面运行机制,明确责任,规范流程,全面提升城市管理质量。
三是深化系统应用研究,实现系统效能最大化。深入研究数字城管及执法各系统信息采集的功能和作用,真正形成优势互补、协调互补的工作格局。同时,要按照数字化、信息化理论与应用相配套的基本原则,学习先进城市网格化管理经验,积极探索城市管理部件事件问题信息采集社会化、市场化和公司化的新途径,降低城市管理成本,提供精细化管理水平。
四是加强督办考评工作,有效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快速反应、协调有力的协调督办和应急抢险长效机制,提高督办质量和水平。
五是提供数据利用质量,充分发挥数据库作用。进一步强化城管信息研究职能,充实和调整信息平台管理人员力量,对平台汇集的信息进行深度梳理和分析,深入剖析城市管理问题成因,把握城市管理规律和脉搏,提出科学可行的建议和对策,打造政府决策管理系统重要的信息咨询平台,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现实依据。
六是适应适应发展需要,建设高素质管理队伍。以岗位建设为抓手,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不断创新培训载体,以多种方式帮助全体人员全面系统提高素质,打造一支知识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数字城管队伍,为数字城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提高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最终目的是按照大城管工作格局的具体要求,以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采集社会化、案件处置流程化、监督评价智能化为目标,以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为载体,持续发展完善综合指挥中心系统功能,努力实现城市管理效率最大化、效能最优化。”李主任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