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本刊记者 付 松
百姓心间的那缕芬芳
——记贵州盘县淤泥乡岩博村党支部书记余留芬
文Ⅰ本刊记者 付 松
饥饿、寒冷、泥泞路;项目、产业、小康村。
一个偏远山村的美丽转身,折射出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坚韧与果敢,责任与担当。
穷,曾经是这个村子最显著的特征。
“家家住的老土房,出门就是猪粪塘,一年种粮半年饱,有女不嫁岩博郎。” 这是当时流传的一句顺口溜,生动地描绘了盘县淤泥乡岩博村发展的窘况。
2001年春,仅3个月党龄的余留芬被任命为岩博村村支书。
对这个任命,老百姓自有看法。一些村民说“那两个老革命(原任村支书和村主任)都奈何不了,她一个女同志能干成什么?”另一些人认为,余留芬为人厚道热情、正直勤劳、敢说敢做,一定能带领岩博走出一条新路来。
上任后7天,余留芬便组织召开群众大会,承诺自己要办的第一桩事就是结束岩博人祖祖辈辈人背马驮的历史。抢修公路时,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把孩子和公爹的饭菜做好,穿上胶鞋带着村民顶着寒风奔向工地。
白天在工地上和乡亲们一起搬石块、握钢钎、抡大锤;晚上挨家挨户做群众思想工作;没有资金,四处贷款,还拿出自己两万元积蓄垫上……
2005年4月22日,余留芬上山指挥修路,不慎摔倒,造成腰椎粉碎性骨折,躺了38天后“逃出”了医院。
她的目标只有一个:修通公路,斩断穷根。
“就是用双手刨,也要刨出一条通村路。”这是诺言,更是誓言!
历经3个多月的奋战,一条3公里长、4米多宽的通村公路修好了。在随后的岁月中,她又带领村民先后修通长达28.5公里的通组路,告别了岩博人艰难进出的岁月。
有了路,就有了希望。
过去的岩博村虽然不大,但人口住得密集,基础设施简陋,生活环境恶劣。一到夏季,家家门前就成了烂泥塘,蚊蝇飞舞自不必说,进出还必须得穿水鞋,否则就下不了脚。
通过“五改五化”创建工程,水泥路的修建因此很快得以推进,厕所的改造、沼气池的建设也迅速跟了上来,脏、烂、臭的岩博一下子变了样。村民生活质量高了,生活环境美了。
2011年,岩博村又大力实施“四在农家”、凉都美好家园建设工程,彻底改变了过去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和“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脏乱现象。
11年来,余留芬带领全体村民脚踏实地、艰苦创业、奋发进取,把一个人均收入不足800元、1/3村民没过温饱线、债务缠身的贫困村,发展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600元、集体资产达800万元、集体经济积累40余万元的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文明村、示范村。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为打造一个有号召力、凝聚力,能带领村民发展致富的村两委班子,余留芬主要从两方面着力开展工作。
硬实力方面,通过贷款修建起257平方米的两层小楼,并村后又建成了560平方米的新活动室,解决了村里没有活动场所的问题。2011年又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建成了市级党员短期教育培训基地。
软实力方面,适时组织“两委”班子和党员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农村种养殖知识,并带领班子成员到江苏、福建、云南及周边县市学习取经,组织村民学习农村实用技术知识,带领群众将所学知识、技术运用于实际发展中。扎实开展“双学双培”活动,注重把村里文化水平高、事业有成的年轻人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把想干事、能干事的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真正成为带领村民发展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要不负重托,就得干出一番事业,带领村民发展。”余留芬说。
她与村两委一班人翻山越岭实地调研,找出了岩博村“群众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落后,土地少,种植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落后”等贫困症结,并在集思广益、反复论证后提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发展思路。
随着全村基础设施问题的解决和村级活动阵地的建立,余留芬决心带领群众多渠道增加收入。她紧抓国家各项惠农政策,走乡进县,带领群众大搞以退耕还林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完成退耕还林500多亩,坡改梯生物护埂几千亩,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还筹资22万元果断拍板买下1500多亩的藏龙山林场。如今,许多老板出价几百万元想买这片林子,都被她一一回绝:“你出多少我们都不会卖,它是我们的生态文化,更是子孙万代的绿色银行。”
同时,她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创办村集体企业。先后建成蔬菜基地200亩,脱毒马铃薯基地2000余亩,养猪场4个,存栏2000余头;采取银行贷款、村民集资、合作经营等方式,创办了砖厂、休闲山庄、特种养殖场和酒厂等集体企业,转移剩余劳动力近百人。2012年预计投入1000万元建立绿壳蛋鸡种源点,为周边乡镇和周边村寨的村民提供绿壳蛋鸡种。如今,一些富裕起来的村民开始到县城以及毗邻的云南曲靖等地购买商品房,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余书记真是我们村的贴心人。”这是岩博村村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残疾人黄小昌想建房,余留芬便协调村办砖厂无偿提供6000块砖,又低价赊欠6000块,并帮助担保贷款6000元,解决其建房面临的困难。
肖本正好不容易把媳妇娶进家,可面对一贫如洗的家境又不知从何起步干点事业,余留芬知道后,帮他协调了5000元的小额贷款,资助他到县养殖业培训班学习。走上养殖道路的肖本正,不到4年时间便还清了债务,盖起了新房。
富裕了的村民,让余留芬深感欣慰,而那些尚未致富的村民,又成了她最大的牵挂。
73岁的彭回香老人,老伴耳聋、瘫痪,儿子又不幸早逝,她左手受伤无人照顾,又无钱治疗,半个月了还不敢去看医生。余留芬知道后,立即把她送到医院,出钱给她治好了病。
陈开琴的丈夫患病去世后,余留芬帮助她料理后事。为了让她们母子今后的生活有着落,又出资3万多元为她家建起酿酒作坊,并利用酒糟喂猪,日子一天天富裕起来。
她对群众好,群众也把她当亲人对待。在她修路受伤住院期间,乡亲们有的带来了刚出棚的蔬菜,有的送来了她爱吃的荞面,有的炖好了鸡汤送到病房……彭回香老人留着泪说:“留芬啊,晓得你不缺这些,但都是大家的一片心意。都盼望你早点好起来,好带领大家做事情啊!”
付出总会有所回报,群众的口碑成了余留芬前进的动力。而对于家庭,她内心总有一些挥之不去的惭愧和内疚。
未当支书前,余留芬在家里开了一个百货店,生意一直都很好,每月都有1000多元的收入,再加上丈夫在电管站的工资和种菜的收入,说不上富裕,但也是小康之家了。余留芬每天做家务、忙生意,伺候80多岁的公公,照看两个孩子,一家五口人的日子过得令十里八乡的人羡慕不已。
自从当了村支书后,这种平静、和美的日子就被打破了。一家人每天雷打不动的早餐没了,就连吃中午饭、晚饭也很难聚在一起。
儿子成绩下降了。
两个孩子骑摩托车摔伤了。
许多家庭琐事,自然就落在丈夫肖执坤的肩上,有时候他也免不了发几句牢骚。但一看到余留芬忙不过来,就又赶紧帮忙。村干部人少,事多,孵化厂与老板的合作、砖厂的生产经营等很多事情都是他跑前跑后的帮忙 。
丈夫成了没有任何待遇,不是村干部的村干部,也成了她最大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如果让你再选,还会当支书吗?”
“肯定会,人生要干一些有意义的事,只要乡亲们需要,组织上需要,我就会一直好好干下去。”余留芬坚定的信念,铸成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精神旗帜。(责任编辑/孟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