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方满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海南海口570602)
带教医护人员疲劳和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
符方满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海南海口570602)
目的了解我院带教医护人员疲劳和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疲劳量表-14和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我院共250名带教医护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有效问卷237份。结果①疲劳总平均得分为(6.95±3.13)分,各维度平均得分分别为:躯体疲劳(4.51±2.30)分和脑力疲劳(2.57±1.52)分。周平均工作时间为(61.86±17.00)h。脑力疲劳得分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6,P= 0.047);躯体疲劳得分在职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00,P=0.026)。②TBI表总平均得分为(29.98±9.56)分;情绪衰竭得分和去个性化得分性别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08,P=0.039;t=2.04,P=0.043);情绪衰竭得分和去个性化得分职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4,P=0.004;F=5.70,P=0.004)。③疲劳量表各项得分与教师职业倦怠量表情绪衰竭、少成就感、人格解体呈正相关。结论我院带教医护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躯体疲劳、脑力疲劳和职业倦怠(心理疲劳),防治工作应关注男性、高职称的带教医护人员。
疲劳;影响因素;带教医护人员
疲劳是由个体自身感知的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倦怠感及从事脑力和体力工作时的无力感,这种感觉不因休息而缓解[1],是持续的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产生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2],也是一种心理疲劳。带教医护人员不仅要履行医生的职责,还要完成教师的工作量,但又没有教师的待遇,上课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或周末,除了10 d的上课补贴假外,没有寒暑假。高负荷工作,而且两边都要承担重大的责任,甚至风险,长期以来,身体、心理疲惫不堪,生活质量低下,有的医生甚至患了抑郁症、焦虑等心理疾病。本文我院带教医护人员疲劳和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相关性,为医护人员身心健康和医院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1.1 一般资料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50名海南医学院带教的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1.2 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疲劳量表-14(FS-14)和教师职业倦怠问卷进行调查。FS-14量表系英国心理医学研究室的Trudie Chalder及Queen Mary's University Hospital的.Berelowitz G等许多专家于1992年共同编制的。该量表共14题,包括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两个维度,一类反映躯体疲劳(Physical fatigue),包括第1~8共8个条目,分值最高为8分;一类反映脑力疲劳(Mental fatigue),包括第9~14共6的条目,分值最高为6分,疲劳总分值最高为14分,分值越高,反映疲劳越严重。FS-14进行信度检验结果显示,分半信度为0.655 9,内部一致信度为0.769 2,可见该量表信度为较强。职业倦怠分成三个因素:情绪衰竭、少成就感和去个人化。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共15题,每题最低为1分,最高分为5分。情绪衰竭包括7题(1、2、5、6、9、13、14),少成就感包括5题(3、7、8、10、15),去个人化包括3题(4、11、12)。分值越高,反映职业倦怠越严重。教师职业倦怠问卷信度为0.834 5,分半信度为0.865 6,信度教强。于2011年5月12日至2011年5月17日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为期5 d的调查,调查带教的医护人员过去两周内疲劳的情况和职业倦怠情况。共发量表250份,回收完整的调查表237份,有效应答率为94.8%,男:女为0.634:1,年龄24~60岁,平均(36.53±8.51)岁。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 3.02进行资料录入,SPSS16.0进行资料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2.1 带教医护人员疲劳现状FS-14总平均得分为(6.95±3.13)分,各维度平均得分分别为:躯体疲劳(4.51±2.30)分和脑力疲劳(2.57±1.52)分。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为(61.86±17.00)h。不同性别间躯体疲劳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力疲劳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比女性更加疲劳,见表1。不同职称间脑力疲劳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躯体疲劳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用SNK-Q法进行两两比较,躯体疲劳得分职称间两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职称疲劳均分最大,即高职称的带教医护人员疲劳最严重。
表1 不同性别间疲劳总分及各维度的比较()
表1 不同性别间疲劳总分及各维度的比较()
P t分类躯体疲劳脑力疲劳男(n=92) 4.65±2.21 2.82±1.58女(n=145) 4.42±2.36 2.41±1.47 0.755 1.996 0.451 0.047
表2 不同职称间疲劳总分及各维度的比较()
表2 不同职称间疲劳总分及各维度的比较()
分类躯体疲劳脑力疲劳低(n=29) 3.55±2.61 2.17±1.49中(n=112) 4.46±2.29 2.53±1.68高(n=96) 4.85±2.14 2.74±1.30 F P 3.700 1.647 0.026 0.195
2.2 带教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TBI表总平均得分为(29.98±9.56)分。不同性别间职业倦怠各维度除少成就感得分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两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不同职称间职业倦怠各维度除少成就感得分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两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用SNK-Q法进行两两比较,情绪衰竭得分项低职称分别与中、高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高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去个性化得分和情绪衰竭得分项职称间除中高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3 不同性别间职业倦怠各维度的比较()
表3 不同性别间职业倦怠各维度的比较()
分类情绪衰竭少成就感去个性化男(n=92) 15.82±6.37 11.01±3.41 5.01±2.14女(n=145) 14.26±5.07 10.11±3.78 4.43±2.12 t P 2.08 1.86 2.04 0.039 0.065 0.043
表4 不同职称间职业倦怠各维度的比较()
表4 不同职称间职业倦怠各维度的比较()
情绪衰竭少成就感去个性化11.86±4.76 9.90±4.59 3.66±0.97 14.81±5.03 10.21±3.26 4.54±1.87 15.83±6.26 10.93±3.76 5.10±2.53 5.74 1.40 5.70 0.004 0.248 0.004
2.3 带教医护人员疲劳与职业倦怠相关分析疲劳量表各项得分与教师职业倦怠量表情绪衰竭、少成就感、人格解体呈正相关,情绪衰竭、少成就感、人格解体各维度得分越高,则疲劳量表各因子得分越高,越容易疲劳,见表5。
表5 带教医护人员疲劳与职业倦怠相关分析(分)
研究结果表明疲劳量表-14总平均得分(6.95±3.13)分,与刘彦等[3]的研究基本一致。周平均工作时间为(61.86±17.00)h,超过国家规定的40 h,工作超时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普遍工作现象,长时间加班无休息日的工作违背生理规律的劳动极易导致病理性疲劳。性别间脑力疲劳男性带教医护人员疲劳感高于女性,原因为男性承担着比女性更多的社会压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职称间躯体疲劳职称高的带教医护人员疲劳较为严重,因为职称高的带教医护人员是医疗、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但承担着繁重的医疗和教学,还承担着艰巨的科研任务,有些还有行政职务,工作负荷重,因此更容易疲劳。TBI表总平均得分为(29.98±9.56)分。不同性别间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职业倦怠高于人性,与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不一致[4-5]。带教医护人员在面对患者和学生时,都得身临其境,过多的情感付出,较少的回报,甚至外界对医生误解、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和医疗的惩罚制度,让不善于言语表达的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产生倦怠。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分别与情绪衰竭、少成就感、去个性化呈正相关关系,职业倦怠越严重,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症状越明显。
教带医护人员疲劳和职业倦怠的预防:(1)建立教学年和科研年制度,可以合理调节工作节奏,减轻医生负荷;(2)提高医护人员的待遇和福利;(3)建立合理的奖罚制度,提高积极性;(4)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才能心身健康,工作愉快,预防疲劳和倦怠。
[1]冯进.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6(1):51-53.
[2]王文增,刘晓明.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与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 2005,(12):89.
[3]刘彦,王培席,张宏晨,等.河南省六所中专卫校教师疲劳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1):11-13.
[4]李淑环,宋慧军,邱红洁.保定市高校教师工作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9):824-825.
[5]冯进.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6(1):51-53.
R192
A
1003—6350(2012)07—130—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2.07.057
2011-11-17)
符方满(1977—),海南省文昌市人,主治医师,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