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莉,王洪才,邓玲玲,张文杰
(北京工业大学医院内科,北京100124)
健康管理对控制高血脂等慢性病的效果分析
田莉,王洪才,邓玲玲,张文杰
(北京工业大学医院内科,北京100124)
目的探讨降低慢性病患病率的有效途径。方法从我校教职工已确诊为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25人为观察对象,其中高血脂73人、高血压97人、糖尿病55人。采取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方式,一年后对其健康管理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健康管理一年后,健康知识掌握人数由63人上升到210人,饮酒、吸烟、低盐饮食和健身活动分别由92人、106人、121人降低到55人、73人和94人,健身活动由26人上升到203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由(4.5±1.3)mmol/L降低到(2.3±4.6) mmol/L,血糖由(3.1±2.5)mmol/L降低到(1.8±3.1)mmol/L,血压检查结果也明显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病与人们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行为习惯有关,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等健康管理手段可收到有效控制慢性病的良好效果。
健康管理;健康教育;慢性病
健康管理是对个人和人群的各种健康危险和健康保护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调动个人、集体、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物力资源,控制疾病促进健康,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1]。健康管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和逐步兴起的学科[2]。健康管理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并指导医疗需求和医疗服务。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题为《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的全球性报告中指出,慢性病是目前世界上首要的死亡原因,由慢性病造成的死亡,约占所有死亡的60%[3]。为了减少相关慢性病的发病率,笔者通过抽取某高校的体检结果中血脂、血压和血糖异常者225人实施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以评价其健康管理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2010年我校教职工体检1 826人中,从已确诊的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225人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135人、女性90人,年龄38~63岁。225人中高血脂73人(男44人,女29人)、高血压97人(男56人,女41人)、糖尿病55人(男35人,女20人),采用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健康管理方案,时间为1年。
1.2 健康管理方法对志愿者使用健康教育处方进行如下干预:①健康知识教育:请专家专门为这些人员讲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疾病的预防知识,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讲解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的常见症状、危害、监测方法、用药指导、预防措施。②运动指导:教会患者做预防保健操,要求他们每天坚持做1~2次、每次不低于30 min的保健操。③明确提出戒烟、戒酒、平衡膳食、规律生活、心理平衡等生活方式方面的指导意见和建议。④用药指导:正确指导用药和调节用药。⑤定期监测,血压测量使用合格的水银式血压计测量,舒张压以消失音为准。生化指标测定,采集空腹静脉血,使用日本产OLYMPUS牌AU64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个月一次测定血压、血糖、血脂水平。
1.3 评价指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生活习惯、血脂、血糖、血压等。
1.4 评价方法(1)健康管理一年前后现场填写日常生活方式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3个方面:①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既往病史等;②自我保健及生活习惯,如参加运动的主动性和持久性、吸烟、饮酒、合理饮食、遵医行为等;③掌握慢性病预防知识及治疗方法,按患者掌握的程度进行评价,80分以上为掌握。(2)对比分析实施健康管理前后志愿者血脂、血糖、血压的改变情况,各项指标按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统一标准测量,取高于标准的平均值±标准差()。
1.5 统计学方法调查实验数据采用SPSS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健康知识的掌握与生活习惯的改变健康管理一年后,除2人中途退出外,余223人一年后的健康知识调查问卷中健康知识的掌握与一年前比较有了很大的改变,如饮酒、吸烟者明显减少;健康知识掌握、低盐饮食、参加健身活动的人数明显增多,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健康管理前后健康知识的掌握与生活习惯的改变情况
表2 健康管理前后血脂、血糖和血压的变化()
表2 健康管理前后血脂、血糖和血压的变化()
注:1 mmHg=0.133 kPa。
项目血脂(mmol/l)血糖(mmol/l)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一年前(n=225) 4.5±1.3 3.1±2.5 11.6±6.3 9.9±5.1一年后(n=223) 2.3±4.6 1.8±3.1 4.6±5.2 8.9±5.2 χ2P 6.809 4.879 12.785 2.096<0.05<0.05<0.05<0.05
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使观察对象的健康知识掌握由健康管理前63人增加到管理后的210人,提高了2.3倍;对生活方式的干预使有不良生活方式者较前有了明显的下降,如吸烟人数由106人下降到73人,下降了31.1%;饮酒人数由92人下降到55人,下降了40.2%;低盐饮食人数由原来121下降到94人,下降了22.3%;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由26人增加到203人,提高了6倍多,而且这些改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管理后血脂、血糖、血压指标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志愿者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如健康教育、改变生活方式:戒烟、戒酒、低盐饮食,减肥、增加体育锻炼、药物治疗等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们的体会是:(1)首先认真做好体检工作至关重要;(2)根据体检结果筛选高危人群;(3)开展针对性健康管理,进行健康教育,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坚持有效健身活动;(4)加强遵医性,规范治疗可以做到对慢性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健康管理是以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为主要手段,制定可行的方案,让患者知道疾病、认识疾病、了解疾病、学会预防和控制疾病,使他们认识到掌握良好的生活方式,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是控制慢性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合理地使用药物也是控制慢性病发展的有效手段。
[1]隗瑛琦,陈京,胡永华.慢性病健康管理风险评估建模方法的应用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18(6):575-577.
[2]李星明,黄建始.健康管理和社区卫生整合对慢性病防治的意义和服务模式探讨[J].疾病控制杂志,2008,12(1):53-57.
[3]张璐,孔灵芝.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世界卫生组织报告[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1):1-4.
R589.2
A
1003—6350(2012)02—109—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2.02.049
2011-05-31)
田莉(1960—),女,北京市人,副主任医师,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