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桂
(佛山市顺德区均安医院检验科,广东佛山528329)
2010-2011年我院常见病原菌分离及其耐药性分析
刘传桂
(佛山市顺德区均安医院检验科,广东佛山528329)
目的分析我院近两年常见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医院感染控制和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科学制定采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细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按照革兰氏阳性(G+)菌、革兰氏阴性(G-)菌分类,并对各类细菌按菌名、菌株数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全院共培养分离出致病菌1 063株,其中G+菌460株,G-菌572株,其他菌株31株。革兰氏阴性菌构成比高于革兰氏阳性菌。常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属、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肠球菌和链球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高。各主要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及阿米卡星均敏感,而对庆大霉素、头孢噻吩及头孢呋辛等耐药率在50%以上。结论细菌的多重耐药日趋严重,通过对本院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可科学地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医院感染率和病死率。
病原菌;细菌分布;耐药性;检验分析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新型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使得临床抗感染治疗更加复杂和困难。为了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归纳了我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菌群分布及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
1.1 标本来源标本来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我院临床各科送检的各类标本,如血液标本、痰及咽拭子、伤口分泌物及脓液、尿液等共8 504份。
1.2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细菌鉴定仪及配套试剂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
1.3 质量控制以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进行鉴定和药敏的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按照革兰氏阳性(G+)菌、革兰氏阴性(G-)菌分类,并对各类细菌按菌名、菌株数、耐药情况进行统计,所有原始数据用Whonet5.0软件进行处理。
2.1 常见病原菌分布情况2010-2011年从全院8 504份标本中共培养分离出致病菌1063株,其中G+菌460株,占43.27%,G-菌572株,占53.81%,其他菌株31株,占2.92%。G-菌以葡萄球菌(321株,占69.78%)为主,另有肠球菌(71株,占15.43%)和链球菌(68株,占14.78%);G-菌以大肠埃希菌(191株,占33.39%)、肺炎克雷伯杆菌(127株,占22.20%)、铜绿假单胞菌(121株,占21.15%)等为主,另有鲍曼不动杆菌84株(14.69%)和奇异变形杆菌49株(8.57%),见表1。
表1 2010-2011年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情况
2.2 常见G+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常见G+菌对红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及青霉素耐药率均超过50%,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呋喃妥因、替考拉宁、利福平、夫西地酸、米诺环素耐药率均低于20%,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见表2。
2.3 常见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常见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对阿莫西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庆大霉素、头孢西丁、头孢噻吩耐药率均超过50%,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敏感或较敏感,见表3。
表2 主要革兰氏阳性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表3 主要革兰氏阴性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近两年我院细菌室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主要病原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属、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肠球菌属、链球菌属和变形杆菌属。其中革兰氏阴性菌构成比高于革兰氏阳性菌,分别占53.81%和 43.27%。在革兰氏阳性菌中居主导地位的是葡萄球菌属(占69.78%),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医院病原菌,也是血培养和伤口分泌物及脓液中分离率最高的病原菌[1]。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红霉素、四环素耐药严重;对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呋喃妥因、米诺环素、夫西地酸、替考拉宁及利福平耐药率较低,其耐药率均低于20%;对万古霉素敏感率达100%,可作为严重感染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2]。肠球菌对多数抗生素显著耐药,对红霉素和庆大霉素耐药率超过90%,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为4.12%,故对肠球菌感染的患者应首选万古霉素治疗。链球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很严重,对红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1.80%和81.20%,应暂停使用此类药治疗链球菌感染患者;对复方新诺明、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氯洁霉素、青霉素的耐药率均超过50%,故应根据药敏报告选择抗菌药物;对万古霉素普遍敏感,耐药率仅为4.74%,故对链球菌感染的患者也应首选万古霉素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占临床感染的比重在逐年增加,其分离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且分离的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不断增加[3],分析结果显示,在分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中,居前5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和变形杆菌属,可能与以往关于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排序有所不同[4]。这除可能与标本来源有关,主要可能与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引起条件致病菌的变迁有关。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巴唑坦、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较敏感,而对其他多种抗生素普遍耐药。克雷伯菌属也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巴唑坦、阿米卡星、乙基西梭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环丙沙星较敏感,对其他多种抗生素耐药。根据NCCLS的提示,所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实验结果均应报告为耐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氨曲南,故此类药物禁止应用。此外产ESBLs的菌株对氨基糖甙类和磺胺类的耐药率高,此类药物也要慎用。而对碳青酶烯类药物耐药率最低,其次为头孢他啶,故对产ESBLs菌株引起的严重感染可作为首选药物[5]。假单胞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普遍敏感,对环丙沙星和妥布霉素较敏感,对其他多种抗生素耐药率超过50%。不动杆菌属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但对头孢西丁、头孢呋辛、头孢噻吩和哌拉西林耐药率为100%。变形杆菌属除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敏感率较高外,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率超过50%,应参考药敏报告使用抗生素。
综上所述,通过对本院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笔者认为葡萄球菌感染应首选万古霉素治疗,而暂停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红霉素和四环素;肠球菌和链球菌感染也应首选万古霉素治疗,暂停使用庆大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针对大肠埃希菌感染应首选耐药率小于30%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巴唑坦和阿米卡星,而对耐药率大于80%的替卡西林、头孢噻吩、哌拉西林和阿莫西林应暂停使用;克雷伯菌属感染应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环丙沙星、乙基西梭霉素、哌拉西林/他巴唑坦和阿米卡星,暂停使用替卡西林、头孢噻吩和哌拉西林;假单胞菌属感染应首选环丙沙星和妥布霉素,暂停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复方新诺明、头孢西丁、头孢呋辛、头孢噻吩和阿莫西林;不动杆菌属感染可选择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替卡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妥布霉素、乙基西梭霉素和哌拉西林,暂停使用头孢西丁、头孢呋辛、头孢噻吩和哌拉西林;变形杆菌属感染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但应暂停使用复方新诺明、替卡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吡肟、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哌拉西林和阿莫西林;对于严重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患者或产ESBLs菌感染的患者应首选具有强大抗菌活性的亚胺培南或美洛培南[6]。
总之,作为一个医疗单位,摸清本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可能招致医院感染的细菌菌谱及其变化规律,并对同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细菌敏感程度有所掌握,采用自觉或行政手段,有预见地合理采购和使用抗菌药物,主动控制可能由于人为造成的抗药菌株增多和泛滥,实为重要。同时,临床医生在治疗时应重视细菌培养、鉴定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做到尽早明确病原菌,根据病原菌特点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发现耐药菌引起的感染,迅速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以免耐药菌株通过转化、传导、接合、转移等方式传递而造成耐药菌流行。
[1]Sader HS,Gales AC,Pfaller MA,et al.Pathogen frequency and resistance patterns in Brazilian hospitals:summary of results from three years of the sentry antimicrobial surveillance program[J]. Braz J Infect Dis,2001,5(4):200-214.
[2]梁丽梅,廖广仁,李怡,等.2000年~2002年广州地区抗感染药物应用频度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4,4(2):86-90.
[3]毛盛尧,朱幼珠,张翊.医院感染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6): 694-696.
[4]陈淑兰,路娟,宋熙瑶,等.常见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4):589-591.
[5]叶枝发,刘瑶,林定忠.我院常见感染菌的分布及耐药结果分析[J].海南医学,2009,20(3):95-97.
[6]王辉,陈民钧,倪语星,等.2006年中国十家教学医院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状况[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8,31(6):623-627.
10.3969/j.issn.1003-6350.2012.11.044
R446.5
A
1003—6350(2012)11—104—03
2011-12-15)
刘传桂(1974—),男,广东省佛山市人,主管检验师,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