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翠雨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130024;辽宁大学,沈阳110036)
逻辑转喻是一类特殊的句法结构,Pustejovsky将其定义为“一个词的句法论元与该词在语义关系中的逻辑论元形式不符,即该词在语义上要求选择事件类型的论元”(Pustejovsky 1995:54),而实际上充当该论元的名词不指称事件;事件义的解读可以从名词语义中推导。如一个句法成分V1(如begin,finish,enjoy等动词)与具有实体意义的名词短语NP2构成逻辑转喻结构(i);同时,V1+NP2的搭配可以出现在V1+V2+NP2这样的结构(ii)中,其中V2是(i)中隐含的事件动词,(ii)是确保(i)成为逻辑转喻的必要条件,也是(i)意义理解的结果形式。例如,(iii)a是由 begin和a book构成的逻辑转喻,(iii)b或(iii)c是(iii)a的完整形式,将表达事件意义的动词read或write明示化。
(i)NP1+V1+NP2
(ii)NP1+V1+V2+NP2
(iii)a.Mary began a book.
b.Mary began reading/to read a book.
c.Mary began writing/to write a book.(Pustejovsky 1995:115)
逻辑转喻结构中,表达事件意义的动词在结构中被省略,但在语义关系上,事件意义是句法表达不可缺少的成分,它可以根据显性的句法成分分析和推导来获得。这种句法形式和语义要求上的不匹配直接导致了逻辑转喻结构的意义的不确定性和多义性。也就是说,在逻辑转喻结构中,仅根据结构表达本身,会有多个意义成为逻辑转喻的意义潜势;而事件意义的最终确定须要根据语言使用者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以及各种语境来完成。
因此,逻辑转喻句法结构与语义表达的不对应性,违反了以弗雷格合成原则为理论基础的形式语言学(Partee,ter Meulen& Wall 1993;Baggio 2012)。而且,心理实验也表明含有逻辑转喻的语句在形式上更经济,与不含有逻辑转喻但语义相同的语句相比,在处理上要耗时更久,大脑需要时间推导出省略的事件意义。所以,逻辑转喻需要更多的理论关注(McElree et al.2001)。
以往逻辑转喻的研究以生成词库理论为主,Pustejovsky(1995),Copestake & Briscoe(1995),Jackendoff(1997),Lascaride&Copestake(1998)等学者认为逻辑转喻属于句法多义范畴,词库理论的物性结构以及补语类型压制可以消除这种句法多义。这种视角的分析关注逻辑转喻的语义推导过程,但是没有从更深层次研究该结构的本质和运作机制。本文认为,逻辑转喻本质上是认知的产物,是概念转喻与句法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故本文将逻辑转喻置于认知语言学视域下,探索逻辑转喻的认知本质、心理现实性以及具体的认知机制。
形式主义语言学认为句法是语言的一个自治系统,以形式特征为基础。而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基于使用的”(Evans&Green 2006:108),“语言结构来自于语言的使用”(Tomasello 2003:69)。语言系统的结构不但受其所服务的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的影响,某种程度上还决定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能力。
认知语言学坚持语言是非自治的,是人类认知系统的一部分(Langacker 1987),“语言知识与其他概念结构的知识并无本质区别,语言系统及语言的使用是受到人的一般认知能力制约的”(束定芳2008:10)。语言能力并非独立于人的一般认知,语言使用是认知组织加工的一部分。语言使用中所涉及的认知过程对于语言系统及语言构式具有很大的影响,在语言分析的过程中,应该对语言使用的认知过程,即某一语言现象的“心理现实性”给予分析(Langacker 1987:42)。
因此,逻辑转喻既是一种句法结构,也是语言外部的交际需要作用于语言系统,通过认知加工机制完成的语义表达。没有认知能力和认知加工,就不可能有逻辑转喻的出现。所以,逻辑转喻本质上是认知产物,是认知作用下的语义使用。认知是逻辑转喻的基础和本质,语义是表达的内容和结果。
从内容和功能上看,逻辑转喻是基于句法形式的意义体现。由于使用的语言都须要在一定的情景和语境中选择适当的结构和词语表达,通过形式体现所要表达的意义;因此,逻辑转喻不但可以获得结构中相关的显性信息,而且由于该结构中某些词的语义结构和语义关系对意义的要求超出显性表达的信息量,而使逻辑转喻结构体现出隐含的深层意义,即某些词在满足某些句法结构之后会通过词汇间的组合表达出一些词汇本身不具备的意义。这部分意义正是逻辑转喻的特别之处。事件性动词本应该与表事件意义的动词搭配共同表达一个动作的完整,但是显性表达只涉及了事件性动词和与事件意义相关的实体名词,这样的结构在语义表达上具有不饱和性,语义信息量不足,须要在理解中补全隐性信息。所以,对于逻辑转喻,只分析句法结构是远远不够的,基于显性结构考虑它的隐含意义才符合语言使用的规律。逻辑转喻不仅是句法形式,更主要的是它的语义性,体现了一种事件意义的表达。
逻辑转喻从形式到意义的体现过程具有心理现实性,是心理认知加工的结果。逻辑转喻的句法结构和语义表达存在着不匹配,句法结构中的显性表达不能够完全表现出所要求的事件性的语义特征,即使如此,这种结构也是语法规则允许的。因此,从形式到意义的理解过程中,一定会存在一个环节或过程来弥补这种语义上的不饱和或者结构上的简洁性。没有了认知加工过程,也就没有了逻辑转喻的生成和理解。认知加工是逻辑转喻的核心和灵魂,是人的主观意志和思维参与意义表达或选择的过程。因此,这个过程一定离不开人的内部感知和思考,逻辑转喻的本质是认知的。
在认知语义加工过程中,概念转喻为逻辑转喻的意义实现提供了可能。转喻是人类感知和体验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以概念间的邻近关系为基础,在同一认知域内用凸显的、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去认识整体或整体中其他一般的、概念的、抽象的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去认识部分。逻辑转喻中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在句法结构中指称客观实体意义,而该结构实际表达的是由实体名词参与的行为或事件意义。从指称实体到指称有实体参与的事件意义,正是转喻性认知的结果。
逻辑转喻作为句法中的一种结构压缩形式,本质上不是Pustejovsky所说的名词短语类型发生了转移,而是名词短语通过激活和凸显与事件意义动词发生转喻性关联。逻辑转喻为了满足语义要求,须要激活大脑中的认知加工机制,尤其是转喻性认知机制;名词短语的概念特征凸显其所在的事件框架,通过概念转喻为事件意义的理解提供心理可及。名词短语与逻辑转喻中隐含的事件动词处于同一个事件框架中,由于名词在事件框架中的凸显地位,根据完形性和趋简避繁的认知机制,名词为事件意义提供了心理认知基础。
逻辑转喻的产生本质是认知的,是转喻机制作用于句法结构的产物。认知的完形倾向和心理激活活动验证了逻辑转喻语义推导的心理现实性。
完形认知或整体认知属于认知心理学研究范畴,源于视觉研究中整体感知,也体现在概念思维中,具有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临近性以及图形/背景(figure/ground)分离等特征。一方面,完形理论遵循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与组成成分的意义之和相比,事物的整体可以表达出更多的意义。因此,认知过程中往往首先忽略局部而直接理解事物的整体。Ungerer&Schmidt(2001)认为人类在感知事物时,通常第一步是整体感知,然后才是局部分析。另一方面,完形遵循认知的最简规则,即“普雷格朗茨原则”(Principle of Pragnanz):每一个外界刺激都以最简单的、易识解的方式被感知。人们能够根据结构中的一些变量,如对比关系、颜色或尺寸等,把图形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图形容易被感知因为它具有特征完形、特征清晰、高度结构化等特点;而背景为图形提供环境,具有具体化、细节化、结构模糊等特点,因而较少被感知。
认知语言学中,Langacker(1987)在描述认知域矩阵内词汇概念时使用的“侧重与基体”(Profile-Base)与完形理论中图形/背景分离关系相符。作为图形部分的侧重是矩阵中被突出的用来提供心理认知的那部分概念,充当背景部分的基体则是矩阵中用来理解侧重的那部分;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基体部分,侧重部分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如 HYPOTENUSE这个词语的概念意义是“直角三角形斜边”,尽管这个词语会激发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知识概念,如直角三角形、三角形集合、几何图形、三维空间等,但是这个词主要侧重的是直角三角形中最长的那条边,而基体则是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用来衬托为侧重部分的描述提供背景和关系。因此,根据侧重/基体,多个侧重可能拥有相同的基体。
完形机制保证了人类通过语言表达意义的顺畅和便捷。由于语言是线性结构的符号表达,不可能将思维认知全部用语言表达(Taylor 2002),而只能是在主体认知加工过程中,将思维概念中某些易识别的、凸显的、结构完整的部分以语言的形式表达;而那些不易辨识的、模糊的、结构分散的或被省略或成为概念描述的背景/基体。
完形认知为逻辑转喻中实体名词和事件意义的动词的理解提供了心理基础。实体名词和事件动词分别具有各自的完形概念结构,并且在概念网络中,实体名词与事件动词之间存在图形和背景的关系,这是逻辑转喻意义理解的关键。
激活是大脑神经系统对外界信息强度作出反映的一种活动机制。主要体现为信息以一定的强度作用在神经元上,神经元在特定的时刻具有特定的“被激活度”,只有达到了一定激活度的信息才能被激活;反之,则被抑制(王寅2007)。激活扩散模型(Collins&Loftus 1975,Anderson 1983)和相互作用激活理论(McClelland&Rumelhart 1981)是激活机制在语言词汇记忆、语义加工以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和探讨。它们认为,进行知觉加工的各层面之间由一种激活扩散的机制相互联系和作用。这种机制使一个层面的激活作用扩散到邻近的层面。例如,要表达MONDAY这一概念,被激活的概念既有与星期有关的,还有可能包括星期所在的月份、年份等。同时,概念意义还会激发相应的发音类型。因此,说话者的任务不但会选择并激活所要使用的词语,还会压制那些排除的部分。所以,激活机制为意义的生成和理解提供了心理基础。
Langacker(1987)提出激活区现象(Active Zone Phenomenon),描述“意义在建构和传递中,词汇所承载的意义因为所处的语境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意义;通常图示部分的意义能被激活,或者与语境相关,这部分意义就是所谓的激活区”(Evans&Green 2006:238)。激活区现象在语言中用来解释语句的表层冲突,并帮助找到合理的选择。如语句This red pen isn’t red是一个句法多义的表达,既可以理解为“装红墨水的钢笔外壳不是红色的”,也可以理解为“有红色外壳的钢笔装的不是红墨水”。这个语句之所以具有多义性是因为在激活red这个概念时产生了不同的激活区。其中一个激活区与钢笔的内涵相关,red指的是能在纸上写出的红色;另外一个激活区对应的是钢笔的外壳部分。正是运作在语篇层面上的激活区现象,确保了说话人和听话人都能够搜索到头脑中与某个词汇相关的概念网络,并选择出符合语境的意义。
同样,激活机制也为逻辑转喻提供了心理基础。逻辑转喻是缺省事件意义却又表达事件意义的句法结构。结构生成和理解必须要借助心理激活来完成:表层结构中实体名词的语义以概念网络的形式被激活,符合语义要求的多个事件意义以不同的激活度出现;然后由上下文以及语篇语境、社会文化语境激发,不符合条件的那些选择被压制排除,这样就完成了逻辑转喻的认知过程。
基于逻辑转喻的认知本质,以及认知心理学的完形倾向和心理激活过程,逻辑转喻的认知过程可以通过转喻机制进行分析解读。对于转喻的具体操作,本文采纳Langacker(1993),Radden & Kovecses(1999),Panther& Thornburg(2004)以及Panther(2006)等人关于转喻的心理可及观。逻辑转喻的心理认知机制理解是:具体名词的实体意义通过转喻机制为相关的事件意义提供心理可及。
根据转喻的认知可及观点,转喻是人类普遍使用的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同一认知域或理想化认知模型内一个概念实体(本体义)为另一个概念实体(目标义)提供心理可及的认知过程”(Radden&Kovecses 1999:21)。这种以概念临近性为基础的认知方式,使同一认知域内的本体义通过凸显或激活的方式与目标义发生联系。目标义概念被显著化,而作为背景的本体义和新的意义成分以整体的形式出现;目标义来源于本体义的丰富,本体义没有消失而是保留了部分目标义的概念结构。
转喻的这种心理可及机制充分考虑到了逻辑转喻的本质以及特征,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出逻辑转喻的认知机制以及相关因素的作用和影响。
首先,心理可及视角的转喻机制为逻辑转喻的生成和理解提供了理论依据。逻辑转喻的结构决定了充当宾语成分的名词短语通过凸显来激活该名词短语所在的事件框架,并发现该事件框架中的核心事件,为逻辑转喻的意义解读提供依据。这种认知上通过概念意义的凸显而发生的意义转移,正是逻辑转喻所需要的认知过程,从名词短语的具体实体意义到与之相关的事件意义。基于心理可及性的概念转喻恰恰可以实现逻辑转喻的这种意义需求。例如Mary began the book中,the book是事件趋向性动词begin的宾语成分,指称具体的客观实体。而在意义理解过程中,begin类的动词需要具有事件意义的动词成分充当其宾语成分。因此,句式表达形式和意义特征之间出现了不匹配,而在句法层面该句又是合法的,那么为了弥补这个结构和意义的冲突,必然需要一个额外的认知机制,即概念转喻机制。根据心理可及性的认知方式,指称客观实体的名词意义book与隐性的事件意义(如read,write,compose等可能的动词搭配)是同一事件框架中的不同成分,在语义上具有概念上的临近关系,因此,实体意义为事件意义的获得提供心理可及,名词的实体意义是事件意义的一个认知参照。
其次,转喻的心理过程是在一定的语境下进行并受相应语境因素影响和制约的,这符合逻辑转喻是基于使用的语言特征。在逻辑转喻形成和理解过程中,本体义名词本身的概念结构为逻辑转喻结构提供了缺省意义的解读;但不同的语境因素会对逻辑转喻意义解读产生影响,如逻辑转喻结构的主语成分、逻辑转喻的动词类型、上下文的衔接和连贯、言外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等,都会加强或取消默认的规约意义。因此,Curse提出“任何词汇的意义在不同语境中都会有所不同”(Curse 1986:51)。一个词汇意义在不同语境调节作用下呈现不同的意义解读方式,每个语境都会侧重意义的某一方面,而模糊或压制其他方面。仍以Mary began the book为例。Book本身的意义表示“书籍”,但在不同的情景和语境中,book概念的不同侧面会被激活和凸显,如课堂中的教科书、参考书,记账用的账簿,表演用的剧本或歌本等。同时,不但某一侧面的意义会被激活,与该侧面概念相关的概念网络也会随之产生。因此,常规意义上,book表示书本的意义与动词read的关联性较大,可以将该句理解为Mary began reading the book.然而,Mary的不同身份和话语的场景都会影响事件意义的选择。如果Mary是一名学生,那么book被激活的意义是书本,而相应的动词应该是read;而如果Mary是一名作家,那么book作为著作,激活的动词就很可能是write.
最后,转喻的心理可及性理解方式也能够解释逻辑转喻中句法结构与概念转喻的互动。Langacker(2004)认为,语法从本质上看是转喻性的。语言的结构和意义之间在很多情况下存在非对应的和不确定的关系,因此,在意义解读上会导致多义性和模糊性。这其实是通过“部分表达整体”的转喻思维。语言的结构和表达形式是识解意义的参照点,这种认知参照为隐性意义和概念提供一种心理上的认知通道。因此,逻辑转喻的结构是认知可及的产物。没有转喻性认知机制的参与,就不可能出现逻辑转喻表达,也不可能完成句法形式的准确理解。
综上所述,基于转喻的认知参照和概念的心理可及的逻辑转喻的认知机制可以描述为:在特定的情景和语境因素下,事件框架中具体名词的实体意义(本体义)是整个框架的认知参照点,通过激活的方式为同一框架中的事件意义(目标义)提供心理可及。基于名词和动词在概念上的关联性和临近性,名词的实体意义是转喻加工的起点,名词提供的心理可及通道是转喻的实现过程,事件意义是转喻认知的结果和终点,即认知加工的完成。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逻辑转喻的认知机制
通过逻辑转喻的认知机制分析,可以发现:(1)概念转喻是逻辑转喻识解的核心,为逻辑转喻意义的确立提供了选择。逻辑转喻形式是语言的载体,也是转喻机制的结果。转喻过程是一种认知参照点现象;其中显性形式名词(短语)所表达的具体实体意义是转喻的本体义和出发点,为句法意义所需要的事件意义提供一系列潜在的心理可及。(2)各种语境因素可以触发逻辑转喻隐含意义的确定。语境是逻辑转喻存在的环境,包括语言内部和语言外部,能够触发和引导逻辑转喻隐含意义的确定。在转喻加工过程,名词意义产生的本体义概念激活了一系列符合语义要求的概念成分,而语境因素通过对潜在概念成分的触发可以确定目标义的选择和实现,同时排除其他不符合要求的概念成分。(3)逻辑转喻的认知机制体现了它的认知本质,符合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意义观。意义是语言使用和研究的核心和目的,意义的确定离不开语法、认知和语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针对逻辑转喻的句法和语义关系,本文将逻辑转喻置于认知语义学视域,判定逻辑转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心理学中的完形感知和信息激活验证了逻辑转喻的语义推导过程。逻辑转喻的认知加工可以描述为:充当论元的实体名词作为事件框架中的一部分用来激活事件框架的事件意义,为逻辑转喻的意义解读提供心理可及。这种认知语义视角的逻辑转喻研究对于探究语言使用规律具有实际意义,但这一方面的实证研究尚待展开。
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王 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Anderson,R.A Spreading Activation Theory of Memory[J].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1983(3).
Baggio,G.,Lambalgen,M.& Hagoort,P.The Processing Consequences of Compositionality[A].In Werning,M.,Hinzen,W.& Machery,E.(eds.).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mpositionality[C].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2.
Collins,A.M.& Loftus,E.A Spreading-activation Theory of Semantic Processing[J].Psychological Review,1975(6).
Copestake,A.& Briscoe,E.J.Semi-productive Polysemy and Sense Extension [J].Journal of Semantics,1995(1).
Curse,D.A.Lexical Seman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Evans,V.& Green,M.Cognitive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6.
Jackendoff,R.The Architecture of the Language Faculty[M].Cambridge:MIT Press,1997.
Langacker,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ume I)[M].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Langacker,R.W.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1).
Langacker,R.W.Metonymy in Grammar[J].外国语,2004(6).
Lascarides,A.& Copestake,A.Pragmatics and Word Meaning[J].Journal of Linguistics,1998(2).
McClelland,J.& Rumelhart,D.An Interactive Activation Model of Context Effects in Letter Perception(Part 1):An Account of Basic Findings[J].Psychological Review,1981(5).
McElree,B.,Mattew,J.T.,Martin,J.P.,Seely,E.R.&Jackendoff,R.Reading Time Evidence for Enriched Composition[J].Cognition,2001(1).
Panther,K.-U.& Thornburg,L.The Role of Conceptual Metonymy in Meaning Construction[J].De Metaphorik,2004(6).
Panther,K.-U.Metonymy as a Usage Event[A].In Archard,R.,Dirven,R.& Ruiz de Mendoza,I.F.J.(eds.).Cognitive Linguistics:Current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C].Berlin& 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2006.
Partee,B.H.,ter Meulen,A.& Wall,R.E.Mathematical Methods in Linguistics[M].Boston:Kluwer Academic,1993.
Pustejovsky,J.Generative Lexicon[M].Cambridge:MIT Press,1995.
Radden,G.& Z.Kovecses.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A].In Panther,K.-U.& Radden,G.(eds.).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1999.
Tomasello,M.Constructing a Language:A Usage-based Theory of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3.
Ungerer,F.& Schmid,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