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2-09-04 08:58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毕业生职业大学生

李 川

(沈阳化工大学信息学院,沈阳 110142)

随着世界经济与国内经济的起伏变化,大学生就业形势也年年发生着变化,但不管怎样,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却始终存在。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其就业密切相关,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已成为社会的焦点。

一、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一)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压力有所下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有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从2004年的280万增加到2009年的611万,(见下图),2012年更是达到了680万,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2004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万人)

为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和全面发展,政府、高校、企业多管齐下,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率有所增加,截至2009年7月1日,全国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了去向,与2008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就业率达到68%,同比基本持平。

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比2009届全国总体(86.6%)上升了3个百分点,比2008届全国总体(85.5%)上升了4.1个百分点,高于金融危机前200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87.5%)约2个百分点。201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1]。

(二)大学毕业生工作能力有所下降,低于工作岗位要求

根据麦可思对全国大学毕业生的调查,大学生毕业时掌握的工作能力水平普遍达不到工作要求的最低水平。如2009届“211”大学毕业生理解交流能力类别中重要度最高的为“积极学习”(75%),但其离校时掌握的能力满足入门工作的程度低于同类能力的平均水平;而在科学思维能力类别中重要度最高的为科学分析(68%),与2008届相比,科学分析满意度(88%)低于同类平均水平,而且数据下降较多。2011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0届毕业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①掌握的水平(本科53%,高职高专50%)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②。

(三)就业能力不足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障碍

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源于其就业能力的低下。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也有人认为是指个人具备的获得岗位、维持就业和重新就业并在工作岗位上获得优异绩效的各种素质。包括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不足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障碍。目前我国部分大学生表现在求学、就业过程中依赖性很强,表现为“五靠”: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自愿靠拍(家长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意向成交率。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期间既缺少社会、校方的指导服务,更缺乏对就业、择业的自身研讨,普遍存在就业能力危机。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高校教育与用人单位脱节,供需不协调。主要表现在:1.陈旧的办学理念。从高校领导层、教师到学生都习惯于以学科为本位,强调学科基础和专业条件,让学生一味适应学校,忽视社会的最新变化和实际需求,忽视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忽视社会需求,忽视学生的就业需求,忽视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竞争观念、市场观念、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淡薄;2.封闭的办学模式。学校与社会、教学与实践、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对接不畅,甚至存在隔阂,高校之间、校企之间资源无法共享,高校之间缺乏合作机制,造成资源大量闲置与资源严重短缺并存,部分高校存在短期“功利”行为,不顾社会需求和自身办学条件盲目扩大招生,使得学生接触实践的机会减少,不利于高校实践教学的开展和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3.落后的教学方式。填鸭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以集中式的单向讲解为主,照本宣科,强调共性,忽视实习实训环节,学生接触实际机会少、动手能力差,学不到毕业后真正管用的东西,属于典型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偏离应用型人才的标准,实践技能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我国教育与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未能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波士顿环球报》在《美国学生眼中的中国教育》一文中指出:中国的“整个教育都是为了记住一切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东西,而不是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应对就业后需要面对的各种实际问题”,这使得我国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与市场经济下企业需求的人才存在一定差异,由这种应试教育造成的毕业生职业技能低下,不能做到脱下“校服”后立刻穿上“制服”,而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与磨合。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年~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2个月~3个月。高校教育与企业用人需求不能适应,相互之间有脱节,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体现出两难困境:一方面用人单位找毕业生难,特别是找到理想的人选更难;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难,找工作难,特别是找到理想工作更难。

就业创业指导不力。一是多数高校没能建立相对完善的大学生职业能力和禀赋的评估体系,就业指导工作远未系统化、规范化、经常化,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未纳入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大学生培养方案,在校期间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系统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2]。二是忽视历届毕业生在重新就业、二次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未对毕业生初次就业及时提供贴心的后续跟踪服务,毕业生和家长对高校提供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普遍不高;三是以研究生扩招或留校科研等方式来缓解就业压力属于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必将造成全社会就业压力积聚并向研究生群体“转移”。

毕业生自身素质存在缺陷。一是认知偏差。一些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定位模糊、就业期望偏离实际可能,自我定位偏离社会需求,许多大学生将就业目标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外资企业,不愿意去中小企业和条件艰苦的地区工作,导致频频求职却多以失败而告终。二是职业技能缺陷。多数就业困难的毕业生都存在严重的职业技能缺陷,出现诸如行业知识和经验不足,职业知识匮乏,职业技能不过硬,动手操作能力不强,不懂求职技巧,职业意识、职业观念、职业道德修养不足等问题,远未达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的基本要求。三是个性心理品质缺陷。一些大学毕业生性格内向、封闭,情商(EQ)低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差,难以融入职场;意志力脆弱,心理承受力和自我控制力差,缺乏韧劲和毅力;纪律观念淡、团队意识弱,责任意识淡薄,敬业与奉献精神不足;学习动机弱、学习速度慢、学习效率低、自主学习和学以致用能力差;心理品质不稳定、不健全,一些毕业生中较普遍地存在着文化高与体质偏弱的矛盾,思想活跃与自我约束能力差的矛盾,个人意识强与团结协作意识差的矛盾,渴望成长进步与不愿吃苦耐劳的矛盾。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分析

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国政府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做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及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积极探索与创新,学习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

(一)国家要从政策层面发挥主导作用

为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和全面发展,我国政府以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为抓手,大力推动高校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强化就业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中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迈出了新步伐,初步形成了从一对多的网络教育到一对一的深度教育,从单一的课堂教育到素质拓展,但应该看到,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职业发展教育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要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国家要充分发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中的主渠道作用,健全社会公共职业训练平台,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实施职业训练,使其掌握职业搜寻能力,获得对职业领域的适当了解,提升就业与发展所需的相关能力。国家应加大财政投入,采用财政政策刺激社会各界以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参与多形式就业能力开发体系的建立。国家可以利用费用分担机制与企业建立就业能力开发基地或对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训练的相关机构或者项目提供奖励、奖金援助或政策优惠。在这方面,日本政府不仅从立法上保障就业机会的平等,而且为大学生提供3个月的实习计划,鼓励企业接受实习生,规定每接受一个实习生,政府向雇主提供每月24000日元的补贴。针对困扰企业和高校的实习成本问题,我国于2007年由国务院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支付给在本企业实习学生的报酬,可以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依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扣除。此项政策的出台,对推动大学生积极实习、提升就业能力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二)加强校企合作,企业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企业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的机会。”[3]加强校企合作,推行“校企联合办学、校企联合办专业、校企联合开课程、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创新举措,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指导,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训,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鼓励和支持企业将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高校将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实训和社会服务的基地,鼓励企业直接参与课程设置和师资提供,构筑以人才需求带动人才培养的校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良性循环。在这方面,国外一些成功经验可供借鉴。如英国大学的“三明治年”项目就是企业向学生提供工作的很好模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常是在第三年到企业带薪工作一年并将工作成果记入学分,如学生工作报告占40%,学生日志10%,辅导员报告20%,雇主报告30%。大学生在企业所从事的雇主使他们能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到“真实”的工作中去,并在“真实”的工作中又进一步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企业提供的“三明治年”项目使大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4]。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一些企业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小组工作项目来传授学生团队技能,使学生学会如何在团队中有效工作。企业或雇主还可以参与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保持课程内容与行业发展需求的有效衔接,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可应用性。

(三)高校要把学生就业能力的培育贯穿整个教育工作之中

大学生就业能力高低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就业以及今后的发展,高校应把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作为高校工作的一个重点,寻找合适方法和采取相应措施努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确保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一方面要传授专业和基础知识,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求职能力及适应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加强与职能培训机构的而合作。”[3]

1.要转变办学理念,更多地融入就业能力培养的内容。要坚定不移地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将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列为高校的中心任务,确定“以就业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及“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地位、以特色和优势求生存,以质量和效益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就业本位,一切服务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将毕业生就业作为评价高校业绩的核心要素,增强竞争意识、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大学生培养问题特别是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非认知技能的培养是当前高校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好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在课程中共同协作完成指定工作以培养学生的领导、沟通、责任感等就业技能。对国外的研究发现,在一般大学课程中,广泛融入了很多狠心就业技能,其中包括沟通、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团队分析等方面,其中又以团队合作最为重要。在课程中通过结构性的安排,让学生协作以完成指导工作,被认为是培养领导、沟通、责任感等就业技能最有效的方式。

2.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使就业指导就业服务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首先,选拔优秀骨干承担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推行就业导师制,加强在校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就业意识指导、职业观念和择业技巧的指导。做到集体指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课堂指导与业余咨询相结合,学生指导与企业指导相结合,技巧指导与观念指导相结合,多渠道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其次,实行全员化指导,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中,在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过程中,都能为学生就业指导提供有效的帮助,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第三,加强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利用强大的营销网络来推荐毕业生,加强就业供求信息的搜集、发布,在各目标区域设立有专门的就业办事处(人才推荐网点),免费向对口地区和企业发布毕业生信息,吸引用人单位进高校招聘人才,促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沟通、面试和签约。国外一些大学的就业指导和职业服务甚至延伸到了大学生毕业以后若干年。如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不仅为现在的毕业生服务,也为所有在校学生服务,还为毕业4年之内的毕业生服务。学校设立专门的信息室,提供所有空缺职位信息并能有效搜索,每周发送电子简报,每周编印空缺职位快讯,并寄送给每一位最终使用者。

3.努力探寻适应社会需求的就业能力培养模式。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需从长远出发,从新生入学就开始,实践证明,到大四找工作时再补就业能力会很困难。为让大学生能尽快掌握就业技巧和就业技能,提高整体素质,从容面对就业,沈阳化工大学信息学院探索出“四段、三点、两线、一面”的就业能力培养模式,通过搭建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平台,强化专业技能与就业技能的全程化实践,不断挖掘学生的专业潜力,提振学生的就业信心,从而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四段:根据大学生心理成长、专业学习进程和就业指导需求,将大学生活模糊划分为适应阶段、认知阶段、实践阶段和实战阶段。在低年级中开展就业思想与技能的强制性学习、讨论与训练;在高年级中开展以实习、实训为主的就业实务性要求与指导。适应阶段:一般为新生入校后的两至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个阶段中,可以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军训、大学学习生活经验交流会等平台,帮助新生调适心理,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认知阶段:由于大学生个体的思想成熟度存在差异,这个阶段一般为大学一、二年级,甚至更长时间。在这个时段中,要利用形势与政策课、社会实践和专业教育等平台,引导大学生认知自我、认知专业、认知社会等。实践阶段:在大学二、三年级学生认知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搭建竞赛训练平台、社会实践平台和专业学习实践平台等,科学地运用管理手段,半强制性地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实战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以年级为单位,借助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同搭建的“大学生实习实训合作平台”和“二级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中心”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实践。

三点:大学生科技竞赛、大学生创业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以专业为主线,精选三个亮点,积极搭建实践平台,半强制性地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搭建大学生科技竞赛类(ACM国际程序设计大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训练平台、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二级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中心、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信息技术类学生技能实践平台(分年级特色主体实践活动集中评比与展示)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个人(全员)实践、主题社会实践、互动式家访)等。

两线:专业技能培养、就业技能培养。在整个就业能力培养模式中,突出专业技能培养和就业技能培养两条主线,两线互相参透,互相支撑,共同为提升学生就业质量服务。

一面:在提升学生就业工作质量层面上实现教学与管理的统一。创造性地搭建“学生实习与实训平台”,通过一年一度的“招标”或“议标”,结合学院现有学生分布与需求,确定实习实训合作单位。学院与合作单位通过“接纳学生实习实践”、“选择性地互换学分”等方式进行合作。学生根据自身特点与需求选择实习实训单位,参加有偿实习和培训。因为有了学院的参与,学生的实训有了保障,同时也方便了实训单位的教学与管理。

(四)大学生也要加强自身锻炼,努力提升就业能力

通过对企业人才需求的分析发现,工作能力强即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做好工作的能力一直是企业选择人才的首选目标。企业在用人需求上更加注重综合素质,淡化专业对口,不再固守“用人所学与学有所用”旧有的用人方式,看重包括适应能力、踏实肯干、勤奋自信的品质和团队精神在内的综合素质。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一方面学好专业知识,一方面为就业增加砝码,如参加社团、讲座、选修课、培训班,在课堂之外充电,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其他重要的基本技能。

大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面临着身份的转变、技能的提升和社会的适应。“职场上有其游戏规则,导致职场成功的往往是非学历因素。怎么样对待突发事件、如何进行团队协作、如何沟通汇报工作、如何解决工作难题、如何推销自己,这些都是大学生最需要了解和亟待掌握的。”[5]

首先,要确立正确的职业观。所谓职业观就是择业者对职业的认识、态度、观点,如对职业评价、择业方向的认识,是择业者选择职业的指导思想。2011年就业蓝皮书显示,东部和沿海地区对本科毕业生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为67.3%,两倍于中西部地区32.3%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一线城市一直是高校毕业生首选的就业目的地。不过,随着“北上广”等城市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加之一些省会城市及地市级等二线城市的不断发展,二线城市的价值逐渐被发现,与2011年相比,55%的大学生在就业地点选择上更青睐二线城市,而以一线城市作为首选的人群比例则进一步下降。

其次,加强自身修养锻炼。大学生在打好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功底之外,还有三大实践环节同等重要。第一,做人的实践环节,当大学生成为一名职业人时,要学会关爱他人、团结互助,只有融入团队,个人和团队的事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第二,专业技能的实践环节,注重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因为大学阶段专业知识成绩的出色与其工作能力并不直接相关。因此,在校期间的实践活动、兼职活动以及校园组织能力都是提升自己能力的一种锻炼。这也是被列入企业招聘考察的重要项目。第三,各个社会实践环节。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并不等于有了各类岗位所需要的应用能力。脱离经济、脱离生产、脱离社会、突出理论、轻视技能的人才已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需要。所以,大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应争取更多地培养一些适应社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三,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有很多非专业因素在起作用。大学毕业生应注重五大能力的提高,包括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性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动手以及创新能力。在“大学生最应该具备的素质”调查中,16项素质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沟通能力、专业技能、适应能力;而道德修养、工作热情、协作能力、刻苦精神、进取心等用人单位与社会所看重的基本素质,却并不为广大的大学生所看重[1]。通过对2007届大学毕业生工作三年后的调查显示,重要的工作能力包括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积极聆听、协调安排、科学分析。而那些优秀人才(毕业三年内晋升次数在3次及以上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则认为,有效的口头沟通是最重要的工作能力。因此,加强沟通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大学生未来有更好的职业发展。针对大学生目前最需提升的沟通能力,大学生要有针对性地有意识地锻炼和提升。理解与沟通能力包括很多方面,见下表。

理解与沟通能力分类及描述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需要各方面对问题产生原因有清醒的认识,找准各自的不足,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关注,并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释:

①工作能力:从事某项职业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分为职业工作能力和基本工作能力。职业工作能力是从事某一职业特殊需要的能力,基本工作能力是所有工作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基本工作能力分为35项。

②工作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水平:用于定义毕业半年后正在工作的大学生所理解的工作对35项基本工作能力的要求级别,从低到高分为一级到七级。

[1]陈 荞.调查报告显示:过半学生求职青睐二线城市[N].京华时报,2012-05-22.

[2]郭开宇,马俊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J].中国成人教育,2009,(06).

[3]原 琳.专家呼吁提升大学生就业力[N].华夏时报,2004-03-20.

[4]孙长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

[5]袁 斐.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05).

猜你喜欢
毕业生职业大学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大学生之歌
我爱的职业
最“叛逆”的毕业生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