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10003) 王玉芹
【课标分析】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这条标准要求学生通过绘图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运动过程。学生要能够绘图、析图,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气受热、运动过程用图表示出来。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教材主要介绍了两个问题:一是大气的受热过程,二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重点,主要知识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学习热力环流的基础,只有理解了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而不是太阳辐射,才能正确理解热力环流的成因、不同的表现形式。“热力环流”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关键部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又是大气水平运动、三圈环流的学习基础。
【学情分析】
大气运动属于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借助天气现象间接“感知”的地理事物,比较抽象难懂。但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把文字和图像两种语言协调运用,是化解其难点的关键环节。许多学生没有养成绘制示意图并以此说明地理事物的习惯,主动尝试与发现学习的能力较低。但大部分学生具备基本的绘图技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把绘图技能与认知技能相结合,有利于突破知识难点。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中,以问题贯穿始终,以让学生绘图分析为主,培养学生绘图、析图的能力。提供“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昼夜温差”的数据,让学生思考分析地表昼夜温差比月表昼夜温差低的原因,从而引出大气对地球表面受热的影响,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在分析大气受热过程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只考虑大气受热不均,大气会怎样运动呢?”,从而引出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成因是地表冷热不均。从热力环流的成因入手,并从不同尺度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大尺度——赤道与极地之间;中尺度——海陆之间;小尺度——市区与郊区之间。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的等压面弯曲状况作为一个难点,在本节课中不分析,作为课后思考问题引出下一节课的教学。用“乡下的风、城里的雨”引入分析热力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并且为第二节气压带风带、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的学习做好铺垫,把第二章各节的内容都贯穿起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使学生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能阐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热力环流等基本原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讨理解“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的原理;利用图表分析归纳“大气保温作用”;通过绘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 指导启迪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绘制示意图和思考探究的过程中,给予科学的指导和讲解,使学生用图、绘图的技能和图文转换能力不断提高。
学习方法 绘图析图学习法。要求学生人人动手,通过手脑并用,建立联系,理解规律,实现抽象推理过程的图像化,培养学生“第二语言”的表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见下页表格)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运用资料 学生活动 教学方法和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让学生分析地表昼夜温差比月表小得多的原因,引出大气这个因素。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设问1:地表昼夜温差比月表低很多。为什么? 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昼夜温差的思考为何地表昼夜温差比月表低的多。设问2:为什么地球上有了大气,昼夜温差较小?绘图讲解地表、月表受热过程。大气射及作用气受热让学生绘图分析地表、月表的受热过程,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明确结论学以致用总结、明确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思考:晴天昼夜温差大,阴天昼夜温差小,为什么?地表热示images/BZ_546_1258_551_1702_913.png射的削保温作阴天昼明确知识点,并能够学以致用,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大气受热示意图。明确知识点,并能够学以致用,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问题引领学以致用设问3:大气最重要的、根本的热源是什么?设问4: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什么?总结大气受热过程,分析大气的根本热源、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思考身边的地理现象:(1)爬山过程中,越接近山顶感觉越冷,为什么?(2)一天中正午(12点)太阳辐射最强,而最高气温却在下午2点左右,为什么?掌握大气的根本热源、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并分析身边的地理现象。承转过渡引出赤道与极地地区大气运动的形式——热力环流,并为第二节气压带风带的学习做铺垫。绘图探究 绘图,分析赤道与极地之间热力环流的形成。板图。学生跟着教师绘图,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设问5:地表各纬度地区大气受热量相等吗?若只考虑大气受热不均,大气会怎样运动呢?引出热力环流。地球图。思考大气受热不均时是否会产生运动,如何运动。初步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并能够绘图表示。应用创新内化升华设问6:除了赤道与极地之间,地球上冷热不均的现象还会发生在哪些地区之间呢?学生分析地球上存在冷热不均的地区,并画出这些地区之间的热力环流。让学生通过绘图来掌握不同尺度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点评分析联系实际对学生的板图进行分析点评,并明确知识点: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风,大气垂直运动会影响降水。用“乡下的风、城里的雨”引出大气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市区与郊区之间、海陆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在黑板前板图的同学讲解海陆之间、市区与郊区之间热力环流的形成。培养学生的绘图、析图能力,并为风的形成、大气运动会对影响气候特征的学习做铺垫。课堂总结完善认知总结: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的形成。再次总结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并与大气受热过程联系起来。强调重难点,进一步理解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及过程。课后思考承前启后课后思考7:这幅弯曲的等压面图也可以表示热力环流,你能在图中将其表示出来吗?弯曲的等压面图。引起学生思考,通过等压面图推导出热力环流。思考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等压面弯曲状况,引出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很好地完成了课标的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并且为大气水平运动、三圈环流、全球气压带风带、气候的学习做好铺垫,把第二章各节的内容都贯穿起来。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问题引导和绘图探究。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由于设计的问题针对性较强,紧扣教材使学生能得出相应的结论,且难易适中,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学生能够通过绘图、析图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的形成,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析地理现象,使看不见的大气运动变得“可视化”。而且课堂中要求每一位同学都绘图,使得平时在课堂上容易偷懒的同学也能够参与进来,从而提高了参与度,又提高了学生的绘图、析图能力。
在教学内容、难点的处理上,因本节课内容非常充实,主要分析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的形成。而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一难点,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等压面的弯曲状况亦是一个难点,为分解难点,故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内容放到下一课时中去讲解。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热力环流的形成涉及到气压的变化,应补充讲解气压的概念。另外,近地面、上空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低的差异,从科学性角度,应从高空讲起。但从学生理解角度讲,从近地面讲更好。另外,布置学生绘图任务后,是请同学到黑板前即时板图,还是延时板图,考虑的出发点不同,哪一种做法更好,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摸索和改善。另外,两个同学分别板图了海陆之间的热力环流、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笔者让这两位同学分别讲解了这两种不同尺度的热力环流的形成,是基于这两种热力环流的成因不同的考虑。但另有听课老师提出,既然都是热力环流,让一位同学讲解就好,如两位同学板图后都要讲解,有所重复。到底哪一种做法更好,也有待于更进一步摸索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