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杰 赵玉洁 (天津市滨海新区气象局 天津300456)
党中央、国务院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了推进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2009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调整滨海新区行政区划,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给气象工作发展带来了新需求、新机遇、新挑战。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滨海新区气象服务需求,全面提升滨海新区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更具针对性、更加个性化、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滨海新区气象局中心组织了专项学习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开阔了视野,增强了为滨海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优质气象服务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急迫感,针对滨海新区气象服务的需求,客观分析了目前滨海新区气象服务体系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滨海新区气象服务的业务科研技术支撑能力、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气象服务运行机制等进行了对策分析。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主要受季风环流支配,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因东临渤海,受其影响又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半湿润、半干旱的季风性大陆性气候导致冷暖空气交换频繁,同时半封闭的海岸带特殊地形,使天津滨海新区的气象条件更加复杂(见图1)。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气候特征,决定了滨海新区既有陆地气象灾害又有海洋气象灾害,而且发生频率高,台风、风暴潮、海上大风、海冰、大雾、雷暴等灾害性天气,常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灾害性天气出现的频率和强度也在明显增强。[1]例如天津滨海新区沿海风暴潮灾害发生频率由20世纪90年代的3~5年一次增加到现在的每年2~3次。频发的风暴潮就与半封闭式的特殊海岸地形密切相关,这种半封闭的海岸带地理形势使得海潮涨得快,落得慢,容易形成风暴潮灾害;东北方向冷空气入侵或台风、气旋造成的偏东大风吹向渤海湾时,在风切应力作用下造成强烈增水,就会引发风暴潮。
图1 渤海地形图
1992年以来3次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6.24亿元,仅1992年9月1日的一场风暴潮天气就带给滨海新区4亿元的损失。另外,由于气候变暖导致雾霾天气增加,海上大雾也已成为高发灾害性天气,严重影响海上航运和交通运输安全。2000年春季的一场连续大雾天气造成天津港多个公司无法作业,船只、货物滞留,造成巨大损失。
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政府部门和沿海企事业单位对海洋气象服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重点关注风暴潮引发的沿海灾害和海上大风、大雾等天气对海洋作业、运输和港口生产的影响。
随着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城市防灾减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城市日常运行管理、重大活动的举行都需要提供更加准确、更加及时、更加精细化的气象预报和服务。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气象防灾意识也明显增强,对气象服务提出了高水准、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例如:针对滨海新区降水和降雪、道路结冰要求能够做出定时定量的精细化预报服务;针对滨海新区的高温热浪、低温严寒、天气骤变、流行性疾病发生和传播的气象条件要求做出更具针对性的气象预报服务。滨海新区气象预报服务无论在技术手段还是在服务方式上都需要适应这些不断增长的要求和需求。
国务院在《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中,明确了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依据功能定位,滨海新区划分为12个功能区:塘沽城区、汉沽城区、大港城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区、临空产业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区、临港经济区、南港工业区、海港物流区(包括世界吞吐量第五位的综合性贸易港口——天津港)、滨海旅游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中心商务区。每一个功能区都有自身特色,都有集中发展的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例如临港经济区重点建设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港口物流、公用设施四大园区;东疆保税港区将建成年吞吐能力达400万标准箱的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中心商务区响螺湾地区建设多栋高层商务楼宇;中新天津生态城建成世界级的生态宜居城市;南港工业区是以发展石油化工、冶金装备为主导,以承接重大产业项目为重点,以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港口物流业为支撑的世界级重化产业和港口功能区。
滨海新区功能定位和功能区的发展对气象服务提出了高精细化、高针对性的需求。例如随着新区功能区技术诸如电子、化工、石油等工业的发展,对雷电等气象灾害尤为敏感,需要雷电防御的预警和技术保障气象服务;针对天津港繁忙作业和海上运输要求对每一次降水、雷雨、大风、大雾、风暴潮等天气做出定点、定时、定量的预报;国际航运安全要求提供更准确、更长期的航线天气、风浪预报等。表1为滨海新区各行业气象服务需求和服务手段分析。
滨海新区作为国家发展重点,重大活动很多,且具有规模大、种类多、级别高、影响大等特点。重大活动都要在事先预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一般不可更改,活动组委会需要根据天气预测来决定是否需要准备和采用降水、大风等情况下的备选方案,因此气象预报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活动的经济成本和举办效果。例如夏季达沃斯年会和许多国际会展等重大活动的气象服务,需要提供从中期预报到7天滚动预报、24小时天气预报到临近预报预警系列滚动的服务产品,特别需要提供针对性强的定时、定点、定量预报服务产品,对气象服务的水平和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
近年来,滨海新区气象局大力推进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气象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气象信息覆盖面不断扩大,专业专项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不断完善,为奥运火炬传递及夏季达沃斯年会、国庆六十周年庆典等大型活动等提供了优质的气象服务保障,在风暴潮、暴雨、大风、暴雪等灾害性性天气防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滨海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滨海新区气象服务能力与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目前天气预报预警的准确率、精细化、专业化和滨海新区气象服务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天气预报预警准确率不高,预报预警的精细度和时效不够,预报预警产品的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短时临近预报、精细化预报和大雾、海上大风等高影响天气预报方面还没有有效的方法和技术,缺乏专门的客观预报产品和方法,缺乏预报结果的检验,很多时候还是依靠预报员的经验和责任心跟踪服务,业务科研对服务的支撑能力较差。
表1 滨海新区各行业气象服务需求和服务手段分析
目前主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传真、电话、短信、网站等渠道分发气象信息,气象信息发布的覆盖面不广,影响了服务的效果。
随着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气象服务队伍在不断壮大。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气象服务学科和专业设置,业务、服务、营销、策划、公关等对市场有很强适应能力的专门服务人员不多,气象服务专业化水平相对偏低。
近年来,虽然滨海新区气象服务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拓展,但对各类气象服务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评价的机制还未建立,服务效益是改进气象服务的依据,没有完善的气象服务评价机制势必会对气象服务质量的提高造成影响。
建立和完善满足滨海新区气象服务需求的灾害监测、预报及预警系统,按照各功能区需求,着力发展精细化、短时临近,特别是海洋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方法和业务系统,提高综合预报服务水平。
3.1.1 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技术 大城市的防灾减灾对灾害性天气预报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提前较长时间对某些主要以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为主导的灾害天气过程做出准确的落区和强度预报仍具有较大难度,及时发布短时临近预报是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工作的关键。因此需要加快发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能融合各种中小尺度的气象资料,对强对流天气的生成、移动、发展和消散做出有效预报的自动临近预报预警技术,能够提供时间上更密集、空间和量级上更精确的临近预报预警业务服务产品。
3.1.2 灾害性预报技术引进与研发 结合研究对滨海新区影响最为严重的暴雨、风暴潮和污染物扩散等灾害,进一步完善TJ-WRF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引进先进的风暴潮及漫滩、大气污染扩散、浅海海浪数学模型,结合新区地理环境信息和气候特点,进行本地化研发,提高风暴潮、大气污染、灾难性海浪的精细化预测能力。研发适合本地的强阵风、海雾预报方法,提高灾害性天气和重污染事件的预报准确率。
针对目前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手段不够丰富、发布传播渠道不够畅通、发布传播范围不够宽广、发布传播平台不够统一、发布传播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利用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研发支持短信、彩信、LED显示屏、有线广播、RDS、传真、电视等渠道快速发布监测预警信息的气象保障平台,提供高水平的气象服务。
建立滨海新区的防灾减灾应急信息发布平台(见图2),实现滨海新区的应急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在该平台统一协调、集中管理、灵活调度、实时监控、高效处理,树立该系统在防灾减灾应急信息发布的权威性。
图2 滨海新区的防灾减灾应急信息发布平台
对现有的队伍进行优化组合和培训培养,培养出一批既精通专业知识,具备科研开发能力,又注意挖掘社会需求;既能保证服务产品质量,又能跟踪服务形式和手段的高素质、复合型气象服务队伍。
气象服务是我们的立业之本,气象服务的价值体现就是最大程度地为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为用户创造经济价值。建立科学的气象服务效益评价体系是改进气象服务的依据。可以通过用户满意度调查、气象信息员队伍的灾情调查、收集与分析等手段,通过用户和信息员等的反馈来了解和掌握气象服务效果,以提升和改进气象服务能力与水平。
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需求,首先必须增强气象综合观测、预报预测的业务能力,为气象服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和技术支持;其次要加强气象服务科学研究和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技术开发,提高气象服务业务的科技支撑能力;第三要加强气象服务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气象服务人才激励机制,逐步完善气象服务业务的人才保障机制;第四要建立稳定的气象服务财政投入机制,加大气象服务业务的资金保障力度;第五要建立科学的气象服务效益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气象服务业务管理模式以及气象服务技术规范标准、法律法规,加强气象服务业务的科学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和“不留死角,不漏一处”的服务理念,依托科学发展和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能力,拓展气象服务领域和延伸服务链条,着力提高气象信息发布覆盖面,为滨海新区防灾减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1]李文艺,丁明.国外城市灾害管理的对比研究[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5):7-8.
[2]丁石孙.城市灾害管理[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
[3]北京市气象局.北京地区奥运期间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报告[R].2008.
[4]国内文献资料.上海、深圳等城市在城市气象服务方面的做法[Z].
[5]周韶雄.气象科技服务相关概念的发展与思考[J].气象软科学,2005(2):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