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书敏
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博士曾经作过这样的对比调查: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时,成绩比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后的科研成果却比美国学生少得多。追其根源在于中国的基础教育只注重解答问题,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特点,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教给学生“创造”方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一、营造“发现问题”的氛围,诱导儿童萌发“创造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般程序是:让儿童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体现学生“主动",能否让学生学得主动,就看教师是否能真地“主导”。儿童的创造意识,要靠教师在课的伊始阶段营造一定的氛围,让学生掌握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本领。而发现问题的途径,一般依赖于儿童用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在处理问题过程中而萌发出来的。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这节内容时,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观察一辆自行车车轮,并提出自行车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问题,利用学生间接经验给学生营造“发现问题"的情境,诱发儿童萌发“创造力”。
二、供给“提出问题”的时间,发展儿童“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让学生提出问题,其主要方法是:先学后问,先练后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发现问题,并用语言描述出来,这也是学生思维能否进一步向更深层次发展的表现。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就充分地说明这一点。每堂课之后,我都留3~8分钟质疑时间让学生提问题。提出的问题真是五花八门,各具特色。有的学生是就课本上不理解的地方提问的,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说明学生在自学时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有的问题则是学生用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而发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时间,发展儿童的“创造力”。
三、激发参与“研究问题”的活动,深化儿童“创造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主动提出,教师不能急于教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要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儿童创造性思维,深化儿童思维过程中的“创造力”。组织儿童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有: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
例如,在解决“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角到底是一个,还是两个?"这一问题,持“一个角”观点的同学说:“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只组成一个角,因为课本上已明确标出。”认为“组成两个角”的同学则认为:“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角,另一部分怎么不是角呢?”“老师的意见和你们的一样,不过对于这节课,我们只需要掌握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就可以了”。我给予这类学生更高的激励。
四、设计“开放性”的练习,激发儿童“创造”积极性
一节好课,教师设计的练习不能仅仅是模仿,要努力设计一些有“开放性”的练习。只有开放性的练习才能激发学生“创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力”。当然,在设计练习时要注意不能偏难、偏怪,要根据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等实际问题去编拟。
例如,在学生学完角的认识之后,我出了这样的一道题:“在10倍的放大镜下,看一个角,角有什么变化?"一般学生的回答是,角的大小没有变化,但角的两边都变长了。但有一位同学的回答就很特别:“如果在放大镜下看角,角变大了,就会发生问题,那戴眼镜的人看什么东西不都是圆形或者球形吗?”这种回答不仅说明了学生解决问题有了一定的数学思想,而且使大家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也是学生的发展过程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数学是一门具有高智力价值的学科,数学教学活动中蕴含着无穷的创造因素。我们要认识到创造力的作用,把创造教育灵活的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以培养更多的创造性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