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茂康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系,湖南 衡阳421005)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的连续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学生数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从而使莘莘学子们享有充分的教育资源的消费主权,享有更多的教育空间.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需求动力.
虽然,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获得了巨大的进步. 但是,必须看到在繁荣的背后还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和隐忧,即越来越多的考生放弃高考报名,越来越多的被录取的考生没有到校报到,这其中不仅有高职高专的学生,也有本科学生,甚至硕士研究生等各类新生.
“弃考”,“弃学”等此类问题与现象的出现与发展,引发人们不得不思考和探究我国教育或者说高等教育在经历外延扩展以后,如何进行内涵建设,以提高质量,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构筑有效教育.
1)绝对规模.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规模截止到2008年底达到了1985 万人,加上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则共计2021 万人.普通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为23.3%.同期,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数为1688 万人,毛入学率(全口径)为74.0%.
2)相对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入学录取率不断在上升. 而且,由于受人口自然出生、就业等因素的影响,普通高等学校报名人数从2009年开始出现了下降的幅度. 也就是说,从理论而言,几年以后,高考分数为零也可以有读大学的机会.
受此影响,部分普通高等学校的录取分数也出现了下降的情况,尤其是独立学院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录取分数下降幅度更严重. 有报道称,有些省份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在总分750 分情况下,录取分数只有200 分,甚至有的由于招生计划录不满,180 分的也录取了.
1)报名人数减少(弃考人数增加).不过话又说回来,尽管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其中影响深远的是生源的流失. 据报道,200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20 万,比2008年报名人数1050 万减少30 万,减少的比例为3.8%.而2010年则继续保持下滑趋势,据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的统计数据201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46 万,比2009年减少74 万人,下降的比例为7.3%.这规模比2006年的报名人数950 万还要少4 万人.
2)报到人数减少(弃学人数增加).据有关媒体报道,全国排名第6 的武汉大学2010年有63 名新生没有来报到.而之前新生弃学一般只是发生在职业院校、独立院校或者不知名的普通高校. 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各高校发放的录取通知书共428 万张,但实际来校报到的只有382 万人,有46 万考生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没有来报到[1],而是选择了放弃.事实上,有一个大家不愿开口的现象:即高职院校的报到率一般为60 ~70%.
通过对上述“弃考”,“弃学”学生的调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学生群中他们选择放弃的原因各种各样,有的是选择复读,有的是限于家庭的经济条件而去打工,还有的则是已经找好了工作,也有的是选择去国外留学等等. 归纳和总结这些“弃考”,“弃学”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学校的不满意;二是学生对专业的不满意,从而导致学生选择另外的途径.
事实上,上述情况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引起了国家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注意. 例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6年5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高等教育工作的汇报后认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取得了明显成就. 但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高校教师队伍水平亟待提高,高等教育投入增长赶不上规模发展,部分高校办学条件不足,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等问题和矛盾.
总之,在大众教育时代,在“卖方市场”上,面对生源竞争的压力,我们成千上万的高等学校惟有化压力为动力,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以学生为主导,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关键,创造有效的教育需求才能立足,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否则,就会被学生抛弃,被社会和时代淘汰. 正如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张放平所言,以前各个学校计划多少就能招到多少,但是现在有计划了也未必能招到学生.如果学校不行,专业不行,有可能就招不到学生.“必须提高质量,特色办学才有出路.”
经济学理论中关于消费者行为分析认为,界定一种商品的有效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购买该商品的数量.根据定义,如果消费者对某一商品只有购买欲望而没有相应的购买能力,则不能构成有效需求.所以,有效需求必须是指消费者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用公式可以表达为:有效需求=购买意愿×购买能力
从表1 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学中的有效需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现象和产物. 而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生产力不发达,产品严重短缺.因此,消费者只能凭票购买有限的产品和劳务,因此根本无法谈得上选择和比较,所以在供给制的条件下消费者的需求是不足的.
表1 经济学的消费需求和教育学的教育需求比较Tab.1 Compare the demand in the economy with education require in the education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企业和厂商生产出大量的产品和劳务,惟有以顾客为中心,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相应的消费者则有了充分的货币选择权,并且有消费者协会等机构以及《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制度与政策来保护消费者的权利,最终形成市场上消费者的有效需求.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知道教育需求与消费需求有着相类似的地方. 有效教育是在一定体制和条件下,教育规模达到一定水平才形成的.
回顾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大家都知道过去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经济基础薄弱,办学条件有限,师资紧缺,穷国办教育,步履维艰,因此,只能采取选拔考试的制度满足有限的学生入学,很自然教育规模方面毛入学率偏低,所以形成相当长一段时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 在卖方市场下,当时的教育资源只能为少数学生享有,因此被称为“精英教育”.总之,在教育扩招以前,教育需求严重不足.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卖方市场,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校的挑选.
而现阶段,我国教育需求不足的局面有了彻底的改观.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教育条件有了改善和发展,招生计划有了增加和扩大,教育规模有了突破和提高,毛入学率大幅度的提高,使更多的学生享有充分的教育资源和机会,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买方市场. 并且,学校也一改以前那种精英教育模式,进入到大众教育阶段.
尽管,在大众教育阶段,买方市场下,学生对教育需求提高了,机会增加了. 并且,也规定学生可以转学、转系和转专业,似乎很自由. 但是,由于生源就是财源,财政拨款等教育福利是按学生人头来计算的.因此,在实践中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转学、转系和转专业受到极大的障碍和阻力,操作起来存在很大的困难和麻烦,很难真正地实施. 所以,学生的教育选择权、评价权受到一定的局限. 也就是说学生在当前并不能像消费者那样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学校和教育进行选择和评价.
比较和借鉴经济学的有效消费需求,我们可以分析影响和决定有效教育需求的因素,它应该是二维条件即学生对教育需求的意愿和能力等两个方面.
首先,学生的教育需求意愿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的选择权和评价权:可以自由和自主选择.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消费者凭借手中的货币可以对企业或厂商的产品和服务做出选择和评价(货币选票),以此促进企业改善技术,改进质量,提高效率.而在我国高校,自1997年以来,实行“缴费上学,自主择业”的招生并轨改革,包括目前的研究生招生收费制度. 按照官方的解释,缴费一方面是为了承担部分教育成本;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懂得珍惜机会和资源,努力学习. 但是,就学生来说,既然缴了钱,付了费,不就成了消费者,按理可以要求学校回报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然而,学生缴费之后,并不像商品市场的消费者那样拥有选择权、评价权,现实情况是在学校和教师眼中,学生不是消费者而是被管理者.
尽管教材陈旧、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模式平淡、教师上课敷衍、专业设置滞后,但学生不能向学校反映——对于提意见的学生,学校教师可以找各种理由和借口为难学生. 所以,学生提了意见也等于没有提——学校不重视教学,学生只能纠结郁闷,除非你选择退学.
虽然在国内高等教育中,学生普遍不是“消费者”,没有充足的选择权,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开始用脚做出选择,包括放弃国内高考,选择境外高校求学,以获得更高质量的教育和发展机会.总之,随着高等教育扩招,高等教育资源进一步增加,学生对教育的选择空间将增加,对教育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对此,不能再沿袭原有的招录模式,而应该逐步探索和实施大学自由申请入学制度和自由转学制度. 虽然,这种模式会导致招生成本的增加,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校和学生双方面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学校招到适合自己的学生,也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并在双向选择中,促使各学校增强竞争意识,提高教育质量.在这种模式下,如果学生对学校和教师不满意,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无奈地“退学”复读然后再高考,而是可以根据自己职业规划和学习情况,自主申请转学到另一所适合自己的大学. 这样可以摆脱计划体制下的高考“一考定终生”的局限[2].
2)为个人谋生之准备.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和焦点.而相比较来说,高等职业学校或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由于掌握技能,贴近市场,工学结合,所以就业率保持了80%以上.因此,高等学校应该转变思路,调整专业和学科发展,以提高学生技能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力以及个人谋生的本领.
3)为社会服务.年轻学子们知识丰富,可谓满腹经纶,但有时总给人眼高手低的感觉,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学校应该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实践,善于实践,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投身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服务人们,回报社会. 培养自己良好的专业素养、职业素质和高尚道德情操.
4)个性的发展.著名的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从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目标出发,在其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经历中,他始终坚持“尚自然,展个性”的原则,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而不是“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3].
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永久的学习基础和发展基础,不但要教育学生学会生存,还要教育学生学会发展.即不仅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
其次,学生的教育需求能力取决于以下的方面:
1)学费的高低. 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经费的缺乏和资金的紧张,造成各级学校的教育收费项目名目繁多,金额巨大,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贵,上学难”现象,使许多低收入群体和家庭的孩子被拒之于校门之外而辍学流失,无法享受应有的受教育权利.一方面,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另一方面,也给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的效益. 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教育收费问题,严格规范收费的范围、形式,坚决制止乱收费等损害和侵害群众利益的收费行为,以保证和保障广大学生的教育权利,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和进步.
2)家庭的收入多少. 据不完全统计,教育支出(学费)占我国普通城乡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30% ~50%.因此,家庭收入状况决定着学生的教育需求.虽然,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和增加. 但是,由于近年来受金融危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增幅有所回落,呈下降的趋势. 为此,国家应该加大收入分配改革的力度,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加对低收入群众的转移支付和补贴,完善各种福利和保障.
3)国家的资助政策.国家出台的对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可谓是“及时雨”,有效的保证了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减轻家庭负担,按时完成学业. 同时,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关心,以及对教育投入的责任和义务. 它吸引、鼓励广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热情.
总之,一方面要保证学生读得起;另一方面,也要保证学生读得好.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对教育的需求,从而促进教育效率的提高,形成有效教育体系,达到和实现教育的目标.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所谓的有效教育是指在一定的学龄段和收入水平条件下,受教育者能够充分的选择接受教育,并且通过相应的教育活动,获取较好的能够维持生计的专业技能水平,良好的服务社会和国民的专业知识储备,从而实现个人自由发展的终极目标的教育活动和行为,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1)公式一:有效教育=教育意愿×教育能力;
2)公式二:而教育意愿=教育选择权×专业技能×职业知识×职业素养;
3)公式三:所以,有效教育=教育选择×专业技能×职业知识×职业素养×教育能力;
4)公式四,或者,有效教育=教育选择×个人谋生×服务社会×个性发展×教育能力.
[1]朱春先. 全国弃学大一新生每年近百万留洋成主流[EB/OL]http://www.efaw.cn.
[2]熊丙奇. 大学生还不是教育的“消费者”[EB/OL]http://xbqblog.blog.163.com/blog/static/130204192.
[3]彭干梓,卢 璐,夏金星.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核心价值体系析评[J].职业技术教育,2009,(4):79-83.
[4]李学书.兼顾效率与责任:教育有效性的双重根基[N].中国教育报,2010-1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