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作战飞机空战自主战术决策方法研究

2012-08-27 13:13张立鹏魏瑞轩
电光与控制 2012年2期
关键词:控制指令空战航迹

张立鹏, 魏瑞轩, 李 霞

(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西安 710038)

0 引言

具有空中打击能力的无人作战飞机(UCAV),作为一种可执行歼击机战场任务的新概念武器,已经引起了各军事强国的广泛关注。UCAV的出现,标志着无人机将从过去一直执行空中侦察、战场监视和战斗毁伤评估等任务的作战支援装备,上升为能执行压制敌防空系统、对地攻击、拦截战术导弹和巡航导弹,甚至可执行空对空作战任务的真正的作战装备。要实现压制、攻击、拦截甚至空对空作战,就必须要求UCAV具有自主战术决策的能力。自主战术决策是指无人机自主地评估战场态势,根据一定的空战规则和推理机制生成机动控制指令,控制UCAV的战术动作,从而达到自主战术决策进行作战的目的。未来战场将更加智能化和信息化,而对于无人机来说,提高其智能化水平,使其能够自主地进行战术决策显得尤为重要[1],因此,研究UCAV自主决策控制技术意义深远。

目前对于空战决策的研究,一般分为传统方法和智能方法两类。对于传统的方法,多采用微分对策的方法进行双机追逃问题的研究[2],或是进行基于飞行员经验的专家系统的设计[3]等;对于智能方法,有影响图方法[4]、试探性机动方法[5]等。

本文着重研究UCAV在空战中如何利用已知的目标机和UCAV的相对态势,进行有效的在线解算,不断实时地进行评估,确定应当采用何种战术动作,即如何进行自主战术决策的问题。首先建立了基于航迹坐标系下的UCAV运动方程,提出了考虑动态延迟的机动控制指令,并对美国NASA提出的7种基本操作动作进行了定量描述;其次,按照模糊空战规则,在每个周期都进行机动决策选择动作,并不断进行威胁评估;最后,设计了自主战术决策系统。

1 UCAV机动控制指令及基本操纵动作库

1.1 机动控制指令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侧重于UCAV航迹特性的自主战术决策,这样,可以忽略短时间的力矩不平衡引起的飞机姿态变化过渡过程,假定飞机总是处于力矩平衡状态,因此飞机的运动主要取决于飞机的受力情况。本文根据UCAV的力方程和质心运动方程,忽略侧滑角的影响,在飞机航迹坐标系下建立的飞机的3DOF质点模型。

1)力的方程。

式中:nx,ny,γs分别为飞机的切向过载、法向过载和绕速度轴的滚转角;V,θ,ψs分别为UCAV速度大小、航迹倾斜角、航向角;g为重力加速度。值得说明的一点是,在考虑飞机3DOF模型时,滚转角γs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此时的γs是指绕速度轴的滚转角。

由于nx和ny都是在气流坐标系下定义的,而在以上建立力的方程时,采用的是航迹坐标系,所以,必须把nx和ny从气流坐标系转化到航迹坐标系,其变换矩阵为

将式(2)代入式(1),得到飞机在航迹坐标系下的飞机力方程为

2)质心运动方程。

对于航迹特性的描述,可以采用飞机上某点的速度矢量V特性(包括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因此对飞机航迹特性的控制,也就是对飞机速度矢量V=(V,θ,ψs)的控制。其中:V为速度的大小;θ为航迹倾斜角;ψs为对应速度矢量的航向角。

从式(1)和式(4)可以看出,只要已知 nx,ny,γs三个量,通过数值积分能求出UCAV的位置和速度,根据解算出的UCAV的位置速度信息,以及其探测到的敌机的位置速度信息,可以确定UCAV与敌机的相对位置和速度信息,从而评估敌机对UCAV的威胁指数。因此,本文采用nx,ny,γs作为UCAV的机动控制指令。因为UCAV机动控制存在动态延迟,在机动控制指令生成环节中加入延迟环节,如下

式中:τx,τy分别为 nx和 ny的延迟时间常数;nxcom,nycom,γscom为期望机动控制指令;ωn为自然震荡频率;ξ为阻尼系数。

1.2 基本操纵动作库

本文采用美国NASA提出的基本操纵动作库作为自主战术决策的候选范围[6],如图1所示。

图1 基本操纵动作库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basic manipulation database

基本操作动作库以常用空战操纵方式为依据设计,包括7种机动动作:1)定常保持飞行;2)最大加力加速;3)最大加力减速;4)最大过载左转;5)最大过载右转;6)最大过载上升;7)最大过载俯冲。

对于基本操纵动作库的实现,采用航迹坐标系下的机动动作指令nx,ny,γs来实现,如表1所示。列出了7种基本动作与其相对应的机动控制指令,作为自主战术决策的候选动作库。

表1 基本操纵动作相应机动控制指令Table 1 Maneuver control command of basic manipulation database

2 UCAV空战自主战术决策方法

2.1 UCAV空战自主战术决策系统方案

研究UCAV自主战术决策的目的:赋予UCAV更高的智能性,使其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可以独立地应对突发事件,自主进行战术决策,完成从侦察监视到空战打击的战场任务,从而最大程度地解放操作员,让操作员能够从事更加上层的工作,或者同时操纵多架UCAV,提高战场效率[7]。

驾驶员操纵飞机时,可以把驾驶员理解为一个智能模块,该模块是在对敌机和我机位置和速度预测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分析判断,在现有的经验战术动作知识库中,采取某一战术机动,达到保持优势、消灭敌机的目的[8-10]。对于UCAV我们完全可以仿照有人机的控制过程结构,图2中用“自主战术决策模块”代替驾驶员,进行有效的战术决策,进而生成机动控制指令,控制UCAV完成机动动作。基于以上分析,提出UCAV空战自主战术决策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UCAV空战自主战术决策结构示意图Fig.2 Structure of UCAV's autonomous tactical decision-making in air combat

图2 中,“相对态势解算”提供“自主战术决策模块”所需的态势信息,“自主战术决策模块”输出机动控制指令,控制UCAV完成机动,整个控制模块是一个闭环系统,不断进行解算更新,达到最优的目的。

2.2 主战术决策模块

自主战术决策模块的内部结构如图3所示。“机动触发器”根据“决策推理规则”产生结果,从基本操纵动作库中选择机动动作。其中,“决策推理规则”按照模糊控制[11]的规则遍历7种基本操纵动作。该模块是在双机相对态势解算完成的情况下,不断进行完全尝试选择最优的结果。

自主战术决策模块的核心是“决策推理规则”环节,本文采用模糊控制的思想,提出在空战中起主导作用的4个模糊因子,作为决策推理的构成因子,把空战中基于专家知识或驾驶员长期积累的经验,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模糊控制规则。从量化比较的角度,不断在线更新数据,实时引导UCAV机动决策,使得机动的结果对UCAV更加有利,占取优势区域,争得有利攻击时机。

图3 UCAV自主战术决策模块Fig.3 Module of autonomous tactical decision-making

“决策推理规则”由角度模糊因子μA、距离模糊因子μD、高度模糊因子μH以及速度模糊因子μV组成,对于每种模糊因子,根据其不同的物理意义,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但是,计算的目的都是把该模糊因子化为0~1的闭区间内的数值,数值越是接近1,则该模糊因子对于UCAV更具有优势。本文以下标p表示UCAV,以下标e表示敌机,下面分别给出表达式,并对相应的符号作以说明。

1)角度模糊因子L。

角度模糊因子μA由式(6)~式(9)可计算,图4a给出了μA和αp之间的关系图,αp是矢量R和Vp之间的夹角,如图4b所示。

图4 角度模糊因子示意图Fig.4 Schematic diagram of fuzzy aspect factor

其中:xp,yp,zp为 UCAV 的位置坐标;xe,ye,ze为敌机的位置坐标;R为双机距离矢量;Vp为UCAV的速度矢量;Vp为UCAV的速度矢量大小。可看出,当αp=π时,UCAV速度矢量直接指向敌机,优势最大;当αp=0时,UCAV速度矢量背离敌机,优势最小。同时值得说明的一点是,角度模糊因子在4个模糊因子中的影响最大,所以在后面的规则中,对角度模糊因子做了阀值处理。

2)距离模糊因子。

距离模糊因子μD由式(10)~式(11)可计算,图5给出了μD和R之间的关系,其中:Rm为UCAV的最佳射击距离;δ为标准方差;R是矢量R的大小,采用正态分布来计算距离模糊因子μD,是因为这样能更好地反映双机距离与最佳射击距离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数学的角度说明,并非是距离越小越好;另一方面,也说明距离的变化对UCAV的优势影响并非是线性的。

图5 距离模糊因子示意图Fig.5 Schematic diagram of fuzzy distance factor

3)高度模糊因子。

高度模糊因子μH由式(12)可计算,图6给出了μH和z之间的关系,其中:Ho为UCAV的最小极限高度,如果UCAV的高度小于最小极限高度,则UCAV处于危险区域,如果UCAV的高度大于最小极限高度,则UCAV处于优势位置,采用分段函数来描述。

图6 高度模糊因子示意图Fig.6 Schematic diagram of fuzzy height factor

4)速度模糊因子。

速度模糊因子μV由式(13)~式(14)可计算,图7给出了μV和Vp之间的关系,其中:Ve为敌机速度矢量大小;Vmax为UCAV的最大速度;Vo为UCAV的最佳攻击速度。如前所述,Rm为UCAV的最佳射击距离。对于速度模糊因子的描述,既借鉴了距离模糊因子μD的正态分布描述,又借鉴了高度模糊因子μH的分段函数法。

至此,UCAV空战中的4个模糊因子描述完成,这样就可以用4个模糊因子的函数来不断地分析采用各种动作所产生的效果的优劣,也就是试探性地执行基本操纵动作库的各种动作,把4个模糊因子的函数作为目标函数,进行比较,从而获取最优的战术动作。

图7 速度模糊因子示意图Fig.7 Schematic diagram of fuzzy velocity factor

本文这样获得最优基本动作:首先,预测出双机的位置和速度信息,作为“决策推理规则”的输入信息;其次,分别计算在当前状态下执行7种基本动作后,以上 4 个模糊因子 μAi,μDi,μHi,μVi的大小;然后,确定每种基本动作下的4个模糊因子的最小值,并记为μi;最后,找出μi中的最大值,选择相应的机动动作执行。

以上描述,采用下面的数学函数实现。

其中:μAT是角度模糊因子阀值,因为角度模糊因子在空战中起更重要的作用,所以是μAi<μAT,不再取4个模糊因子中的最小值,而是把角度模糊因子直接作为比较的因素。

3 仿真实验

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UCAV空战自主决策系统,选择参数进行仿真实验,选择时间常数τx=0.2 s,τy=1.2 s,自然振荡频率 ωn=6.34 rad/s,阻尼系数 ξ=0.707,UCAV最佳攻击距离Rm=600 m,标准方差σ=600,UCAV最大速度 Vmax=304 m/s,UCAV最小高度极限Ho=1550 m,角度因子阀值μAT=0.5,控制指令仿真时间常数T=0.5 s。

取 UCAV 的位置矢量P=(x,y,z)为(3032,0,1535),速度矢量V=(V,θ,ψs)为(205,0,0);敌机的位置矢量为(3032,3047,1535),速度矢量为(205,0.52,2.62),其中,速度矢量V中的θ和ψs是用rad表示的,敌机的速度矢量的角度用“°”来表示,分别是30°和150°,在仿真中假设敌机作转弯半径为250 m的战斗转弯(在转弯的过程中不断地爬升)。

仿真实验结果如图8~图10所示。图8是双方空战运动轨迹,图9是在空战过程中模糊因子的变化曲线,图10是机动控制指令的变化曲线。

图8 UCAV空战双机的运动轨迹Fig.8 The trajectories of UCAV in air combat

图9 模糊因子变化仿真结果Fig.9 Simulation results of fuzzy factors

图10 机动控制指令变化仿真结果Fig.10 Simulation results of maneuver control command

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UCAV自主战术决策系统性能良好,在最优机动控制指令的作用下能够很好地完成UCAV自主战术决策,使UCAV取得空战优势,进行攻击。

4 结论

本文在考虑延迟的机动指令的基础上,设计了UCAV空战自主战术决策系统。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UCAV能够依据当前的敌我态势,及时作出正确的机动方案决策,使我方拥有很大的作战效益优势。系统的设计在未来UCAV空战特别是近距空战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本文从基于美国NASA提出的基本操作动作库对UCAV的自主战术决策系统进行了设计,在实际应用系统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怎样选择合理的机动动作库。

[1] 陈小兵,常勇,孔繁峨.近距格斗自主决策研究[J].电光与控制,2009,16(4):34-37.

[2] NUSYIRWAN I F,BIL C.Factorial analysis of a real time optimisation for pursuit-evasion problem[C]//46th AIAA Aerospace Sciences Meeting and Exhibit,2008:195-198.

[3] 钟友武,柳嘉润,杨凌宇,等.自主近距空战中机动动作库及其综合控制系统[J].航空学报,2008,29(5):114-121.

[4] 钟麟,佟明安,钟卫,等.多级影响图在空战机动决策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26(10):137-140.

[5] 柳嘉润,钟友武,张磊,等.自主空战决策的试探机动方法及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8,20(5):1238-1243.

[6] YANG C D,KUNG C C.Implement the one-on-one air combat simulation using prediction of optimal maneuver[J].Trans aeronautical and astronautical societ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1998,30(2):149-159.

[7] 董卓宁,张汝麟,陈宗基.无人机在恶劣气象条件下的自主决策技术[J].航空学报,2007,29(5):107-113.

[8] STEVENS B L.Aircraft control and simulation[M].2nd ed.USA:John wiley & sons,2003.

[9] 柳嘉润.综合控制系统与自主近距格斗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10] 杨晖.无人作战飞机自主控制技术研究[J].无人机,2007(1):27-29.

[11] 刘金琨.智能控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36-43.

猜你喜欢
控制指令空战航迹
最强空战王
城轨车辆控制指令试验装置研制
梦的航迹
宏指令控制的多轴系统研究及实现
自适应引导长度的无人机航迹跟踪方法
空战之城
视觉导航下基于H2/H∞的航迹跟踪
高速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联动控制方案探讨
“85:0”的叙以空战
基于航迹差和航向差的航迹自动控制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