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

2012-08-27 04:00殷红清吴承金李大春
植物保护 2012年5期
关键词:薯率晚疫病悬浮剂

殷红清, 吴承金, 瞿 勇, 李大春

(1.恩施清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恩施 445000;2.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恩施 445000)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

殷红清1, 吴承金2, 瞿 勇2, 李大春2

(1.恩施清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恩施 445000;2.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恩施 445000)

试验研究了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等8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作用,通过差异显著性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得知: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最佳,其他依次为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250g/L嘧菌酯悬浮剂、25%甲霜灵·霜脲氰可湿性粉剂、25%丁吡吗啉悬浮剂。

马铃薯; 晚疫病; 药效试验

马铃薯是世界上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是当代第一大非谷物类产品。我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种植面积达到500多万hm2,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9%[1]。然而,近年来,马铃薯晚疫病频繁发生,导致马铃薯不同程度减产,位于西南武陵山区的湖北恩施,常年种植面积12万hm2,因马铃薯晚疫病危害,马铃薯一般减产10%~20%,较严重年份,减产70%~80%,甚至绝收[2]。因此,种植马铃薯,除选择抗(耐)马铃薯晚疫病品种外,筛选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最佳药剂势在必行。本试验研究比较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植株及块茎晚疫病的防治效果,以期找到最佳药剂和施用方法,为生产上尽快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A.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62.5%氟吡菌胺+6.25%霜霉威盐酸盐,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B.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60%代森锰锌+9%烯酰吗啉,惠州市中迅化工有限公司),C.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4%代森锰锌+8%霜脲氰,惠州市中迅化工有限公司),D.25%甲霜灵·霜脲氰可湿性粉剂(惠州市中迅化工有限公司),E.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22.5%噁唑菌酮+30%霜脲氰,美国杜邦公司),F.嘧菌酯悬浮剂(250g/L,英国先正达有限公司),G.25%丁吡吗啉悬浮剂,H.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各小区的药液使用量为0.45L。

供试马铃薯品种为‘Mira’,各处理使用药剂及使用方法见表1。

表1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

1.2 试验设计

1.2.1 试验处理

试验设8个处理(表1),以不喷药为对照,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长3.33m,宽2m,行距0.5m,株距0.33m,4行区。每行10穴,每小区种40穴,含对照总计27个小区。小区间距0.4m。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药剂对晚疫病的防治效果。

1.2.2 喷药方法

从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开始第1次喷药,对照区喷清水,以后每隔2周1次,共3次(2011年5月10日,5月23日,6月9日)。

1.2.3 调查与收获

每次喷药前,取全小区40株进行调查,并按国际5级标准计算病情指数。收获时各小区计产,包括烂薯,并进行产量比较。收获后分区贮藏,定期检查烂薯并计算烂薯率。

1.3 播种与管理

试验设在恩施市天池山,海拔1 200m,壤土,肥力中等,前茬油菜,播前翻耕,人工碎土后播种。

试验于2011年1月13日播种,施复合肥750kg/hm2(N-P-K:15-15-15)作底肥,于2011年3月26日追苗肥,追施尿素300kg/hm2,同时中耕除草,于2011年5月10日第1次施药,2011年5月23日第2次施药,2011年6月9日第3次施药,于2011年7月3日成熟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试验表明,不同的药剂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显著,小区平均产量只有H处理比对照产量低,其余均比对照产量高,其中E处理的小区平均产量最高,为21.04kg,比对照增产27.21%,其次为B、C、A、F、D、G,大中薯率最高的为 B 处理,为74.23%,其他依次为E、A、G、F、CK、D、H、C,通过方差分析,大中薯率在0.05和0.01水平下无显著差异,具体见表2。

表2 不同药剂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1)

2.2 病情指数与各处理的关系

当田间发现中心病株(5月10日)时,开始调查病情指数,然后进行喷药防治,每隔14d调查一次并进行喷药防治,收获前进行最后一次调查,调查样本数量为小区全部植株,病情级别以株为单位分为6级:0级,无任何症状;1级,叶片上有个别病斑;2级,1/5以下叶片有病斑;3级,1/5~2/5(不含)叶片上有病斑;4级,2/5~3/5(不含)叶片上有病斑;5级,3/5及以上叶片感病。发病程度用病情指数表示。

试验结果表明,一次药前和二次药前田间各处理病情指数无显著差异,一次药前病情指数介于0.50~0.83之间,二次药前病情指数介于2.33~3.00之间;三次药前病情指数介于23.50~47.50之间,各处理病情指数有显著差异;收获前病情指数介于52.50~85.83之间,各处理病情指数亦有显著差异,具体见表3。

2.3 烂薯率与处理的关系

收获时各处理烂薯介于0.10~0.96kg,烂薯率介于0.16%~1.89%,各处理有显著差异。储藏45d,各处理烂薯介于0.35~1.25kg,烂薯率介于1.07%~8.30%,各处理对马铃薯烂薯率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具体见表4。

表3 各处理病情指数1)

表4 不同药剂处理对马铃薯烂薯的影响1)

2.4 灰色关联度分析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3],对参加试验的8个药剂处理和1个对照的二次药前病情指数、三次药前病情指数、收获前病情指数、小区产量、田间烂薯率、储藏期间烂薯率进行分析,并作出综合评价。

先设一个“参考处理K”,以其各项性状指标构成一个参考数列x0,各参试处理为被比较数列xi。且x0=[x0(1),x0(2),x0(3)…x0(n)],xi=[xi(1),xi(2),xi(3),…xi(n)],取εi(k)为 K 点的关联系数,ri为等权关联度,

式中Δi(k)=│x0(k)-xi(k)│,表示x0数列与xi数列在K点的绝对差值,miniminkΔi(k)为二级最小差,maximaxkΔi(k)为二级最大差,ρ为分辨系数,取ρ=0.5。

根据关联度排列序位确定比较数列的优劣。实际上,各性状对处理优劣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再赋予各关联系数不同的权重系数f,将得加权关联度,

计算出关联度ri和后,由ri和依大小排成的数列为关联序列,根据排序依次确定各处理与参考处理K的接近程度,从而判断各处理的优劣。

根据各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的目标,结合试验结果,确定参考处理K(1.二次药前病情指数2,2.三次药前病情指数20,3.收获前病情指数50,4.小区产量25kg,5.田间烂薯率0.125%,6.储藏期间烂薯率1%),对各处理性状进行数据处理,病情指数和烂薯率取倒数,各处理性状处理后与参考处理各主要性状见表5。

表5 数据处理后的参考处理与各处理的主要性状均值1)

将表5中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用xi数列分别除以x0数列即可得到一个新数列(无量纲化数列),见表6。

表6 数据无量纲化处理1)

依据Δi(k)=│x0(k)-xi(k)│计算出x0与xi(i=1,2,…9)的绝对差值列于表7。

表7 x0与xi的绝对差值

由表7可知,本试验二级最小差为0.047 6,二级最大差为0.933 9,取ρ=0.5,将其代入公式(2)计算关联系数,见表8,根据各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的目标和生产对性状的要求,确定权重系数为:二次药前病情指数0.05、三次药前病情指数0.1、收获前病情指数0.25、产量0.3、田间烂薯率0.15、储藏期间烂薯率0.15,全部权重系数总和为1,用权重系数f去乘关联系数得到加权关联系数,将已求的关联系数代入公式(3)、(4),得出等权、加权关联度,并排序,见表9。

表8 各参试处理与参考处理的关联系数1)

表9 参试处理关联度与排序1)

由表9得知,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的位序有一定的差别,等权关联度与参考处理最接近的为处理E,其他依次为B、C、A、H、F、D、G、CK,当赋予各性状不同的权重系数后,位序在等权关联度的基础上有细微变化,原因是在6个性状中,赋予较高权重系数的“产量”与“收获前病情指数”性状,“收获前病情指数”被赋予了0.25的权重系数,由于G与CK的这一性状指标一致,影响很小,而“产量”被赋予0.3的权重系数,CK的产量高于G,此性状使得CK的加权关联度较等权关联度增加0.005 8,另一方面,由于三次药前仅赋予0.1的权重系数,使得G和CK的关联度均降低,但G的降低值高于CK 0.005 5,同样,在二次药前,G和CK的关联度均降低,但CK的降低值高于G 0.004 0,在其他性状方面影响不明显,最终CK的加权关联系数较G高0.007 7,导致处理G和CK位序互换,最终结果为加权关联度与参考处理最接近的为处理E,其他依次为B、C、A、H、F、D、CK、G。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本试验中,各处理对产量的影响,效果最好的是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对二次药前病情指数的影响,效果最好的是25%甲霜灵·霜脲氰可湿性粉剂和嘧菌酯悬浮剂;对三次药前和收获前病情指数的影响,效果最好的是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对田间烂薯率效果最好的是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对储藏期间烂薯率效果最好的是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对8个药剂处理和1个对照的二次药前病情指数、三次药前病情指数、收获前病情指数、小区产量、田间烂薯率、储藏期间烂薯率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加权关联度和等权关联度的位序有细微差别,根据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的目标和生产上对性状的要求,对加权关联度分析得知,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与参考处理的关联度最大,因此,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其他依次为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72%霜脲·锰锌、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250g/L嘧菌酯悬浮剂、25%甲霜灵·霜脲氰可湿性粉剂、25%丁吡吗啉悬浮剂。

[1]陈华宁.中国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世界农业,2008(8):13-15.

[2]黄大恩,田祚茂,田恒林,等.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09(11):64-65.

[3]唐家瑞,何二良,郭天顺,等.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马铃薯区试品种[J].中国马铃薯,2010(3):132-135.

The control efficacy of different fungicides to potato late blight

Yin Hongqing1, Wu Chengjin2, Qu Yong2, Li Dachun2
(1.EnshiQingjiangBio-EngineeringCo.,Ltd,Hubei445000,China;2.ChinaSouthResearchCentreofPotato,Enshi445000,China)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ontrol efficacy of 8 fungicides to potato late blight.B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nalysis and gray relational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52.5%famoxadone·cymoxanil WG performed the best in controlling potato late blight,followed by69%dimethomorph·mancozeb WP,72%cymoxanil·mancozeb WP,68.75%fluopicolide·propamocarb SC,70%propineb WP,250 g/L azoxystrobin SC,25%metalaxyl·cymoxanil WP and 25%pyrimorph SC.

potato; late blight; pharmacodynamic test

S 481.9

B

10.3969/j.issn.0529-1542.2012.05.039

2011-10-12

2011-11-14

猜你喜欢
薯率晚疫病悬浮剂
不同播期、不同种薯形态对秋马铃薯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影响宁夏贫困山区马铃薯商品薯率的气象因子分析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
不同品种脱毒马铃薯种植密度比较试验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20%吡噻菌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