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播种期对麦蚜及七星瓢虫的影响

2012-08-27 04:00韩二宾张云慧程登发蒋金炜
植物保护 2012年5期
关键词:播种期七星瓢虫

韩二宾, 张云慧, 程登发*, 蒋金炜

(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193;2.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郑州 450002)

小麦播种期对麦蚜及七星瓢虫的影响

韩二宾1,2, 张云慧1, 程登发1*, 蒋金炜2

(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193;2.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郑州 450002)

2010-2011年对不同播种期条件下麦蚜发生量及七星瓢虫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期播种田七星瓢虫迁入早,经控制蚜虫基数小,蚜量增长缓慢;晚播田七星瓢虫迁入晚,蚜虫基数大,蚜量增长迅速。2011年七星瓢虫在当地麦田大规模发生,麦蚜在扬花期已被七星瓢虫有效控制。

小麦播种期; 麦蚜; 七星瓢虫

麦蚜是小麦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不仅吸食小麦营养,排放的蜜露影响小麦光合作用,同时还传播麦类病毒病,给粮食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在我国为害小麦的蚜虫种类主要有麦长管蚜[Macrosiphum miscanthi(Takahashi)]、麦 二 叉 蚜 [Schizaphis graminum(Rondani)]、禾 谷 缢 管 蚜 [Rhopalosiphumpadi(Linnaeus)]和麦无网长管蚜[Metopolophiumdirhodum(Walker)]等;其中发生普遍和为害严重的主要是前3种。七星瓢虫(CoccinellaseptempunctataLinnaeus)是农田生态系统中各种蚜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蚜虫的生物防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3]。明确麦蚜与七星瓢虫种群消长关系对麦蚜可持续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研究资料表明,不同播种期不仅影响小麦生育期、产量与品质[4-5],同时对农作物病虫害及天敌种群消长也有一定影响[6-8]。为了明确不同播期与麦蚜及其天敌的关系,作者研究了小麦不同播期对麦蚜及其七星瓢虫种群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田间布局

供试小麦为当地主播品种‘矮抗58’(购自新乡市科林种业公司),试验地点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新乡试验基地。当地大面积播种小麦的时间为10月中下旬,本试验中播期分为适期播种(2010年10月22日)和晚播(2010年11月6日)两个小区,每小区50m2,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每处理重复3次,整个小麦生育期不施用任何农药。

1.2 调查取样

麦蚜调查采用对角线抽样法,每小区选取10个点,每点抽取10株小麦,计数小麦植株上所有有翅蚜、无翅蚜和僵蚜。瓢虫调查采用棋盘式抽样法,每小区取10个点,每点1m2,详细记录七星瓢虫的虫态及数量。试验从4月23日开始至小麦收割为止,每3d调查一次,由于降雨原因,部分调查时间推迟或提前。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6.00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数值为平均值±标准误。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种期对麦蚜发生量的影响

整个小麦生育期,适期播种田和晚播田麦蚜发生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为单峰值,晚播田麦蚜发生量均明显大于适期播种田。5月8日麦蚜发生量达到高峰期,适期播种田为(307±12.8)头/百株,晚播田为(505±39.0)头/百株(图1)。数据分析显示5月5日(df=18,t=-2.113,p<0.05)、5月8日(df=18,t=-2.634,p<0.05)适期播种田与晚播田蚜量差异显著,5月2日两者差异极显著(df=18,t=-3.204,p<0.01)。

图1 不同播期麦蚜种群发生动态(河南新乡,2011)

2.2 不同播种期对七星瓢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整个小麦生育期,适期播种田和晚播田七星瓢虫种群动态基本一致,均为双峰值。5月15日七星瓢虫第1次达到峰值,该峰期以幼虫为主,适期播种田为(12.7±0.9)头/m2,其中幼虫为(9.5±0.5)头/m2;晚播田为(10.3±0.9)头/m2,其中幼虫为(8.4±0.6)头/m2。5月21日七星瓢虫第2次达到峰值,该峰期以蛹为主,适期播种田为(10.8±1.8)头/m2,其中蛹为(8.0±1.3)头/m2;晚播田为(12.2±1.0)头/m2,其中蛹为(9.2±0.6)头/m2(图2)。第1个峰期之前,适期播种田七星瓢虫迁入早,成虫产下的第1代幼虫发生早,发生量大;晚播田七星瓢虫迁入晚,成虫产下的第1代幼虫发生晚,发生量也小。第2个波峰之后,两者趋于一致,5月30日田间成虫数量达到高峰期,适期播种田为(5.0±0.7)头/m2,晚播田为(5.0±0.4)头/m2。数据分析显示5月12日适期播种田和晚播田七星瓢虫田间总量差异极显著(df=18,t=4.902,p<0.01),这一时期以幼虫为主,方差分析显示幼虫数量差异极显著(df=18,t=4.518,p<0.01);5月15日适期播种田和晚播田七星瓢虫田间数量差异显著(df=18,t=2.542,p<0.01),这一时期以成虫和蛹为主。

2.3 不同播种期影响下麦蚜发生量与七星瓢虫种群动态的关系

5月2日之前七星瓢虫增长缓慢,数量较少,这一时期以越冬代成虫田间交尾和产卵为主;5月2日以后,七星瓢虫幼虫开始大量出现,并于5月15日达到高峰期,适期播种田为(9.5±0.5)头/m2,晚播田为(8.4±0.6)头/m2(图3),这一时期正是蚜量迅速增长的关键时期,田间大量出现的七星瓢虫幼虫及时有效地遏制了蚜量的迅猛增长;5月15日以后,幼虫化蛹以及自残现象的出现导致幼虫开始减少,蛹和第2代成虫开始陆续增多,七星瓢虫成虫在田间不断地迁入迁出,5月28日以后,随着高温天气的出现,以及小麦植株干燥枯黄,条件已不适宜麦蚜生存,七星瓢虫也开始陆续迁入其他作物田或借 助气流进行远距离迁飞。

3 讨论

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和栽培制度复杂,适宜采用生态调控防治农作物病虫害[10]。国内关于播种期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较多,但关于播种期对农作物病虫害以及天敌发生影响的报道较少。本试验表明,播种期不同不仅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会对麦蚜及七星瓢虫造成影响。适期播种田七星瓢虫迁入早[11],控制蚜虫效果较好,蚜量增长缓慢;晚播田七星瓢虫迁入晚,控蚜作用小,蚜量增长迅速。因此,生产上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对于控制病虫种群数量具有一定作用。

[1]Hemptinne J L,Dixon A F G.Attack strategy of ladybird bee-tles(Coccinellidae):factors shaping their numerical response[J].Oecologia,1992,90:238-245.

[2]荆英,黄建.七星瓢虫的研究概况[J].武夷科学,2002,18:218-221.

[3]程英,李忠英,李凤良.七星瓢虫的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5):117-119.

[4]潘洁,姜东,戴廷波,等.不同生态环境与播种期下小麦籽粒品质变异规律的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5,29(3):467-473.

[5]范金萍,张伯桥,吕伯峰,等.播期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及面团粉质参数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3(2):10-12.

[6]钱幼亭,孙晓平,梁影屏,等.不同播种期对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影响[J].植物保护,1999,25(3):23-24.

[7]李金军,练进旺,高荣村,等.水稻种质不同播期与黑条矮缩病发病关系[J].浙江农业科学,2010(2):347-349.

[8]徐利敏,云晓鹏,李杰,等.不同播种期对向日葵螟抗虫性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6):45-46.

Influences of the wheat sowing time on the quantity of aphids and the population ofCoccinellaseptempunctata

Han Erbin1,2, Zhang Yunhui1, Cheng Dengfa1, Jiang Jinwei2
(1.InstituteofPlantProtection,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Beijing100193,China;2.CollegeofPlantProtection,He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Zhengzhou450002,China)

In 2010 and2011,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quantity of aphids and the population ofCoccinellaseptempunctatain different sowing times.C.septempunctataimmigrated earlier when the wheat sowing time was normal,and the population of the aphids was small,and the growth was slow.However,C.septempunctataimmigrated later when the wheat sowing time was delayed,and the population of the aphids was big,and the growth was fast.C.septempunctataoutbroke in the wheat fields in 2011,and the aphids had been controlled at flowering stage.

Wheat sowing time; aphid;Coccinellaseptempunctata

S 435.122.2

A

10.3969/j.issn.0529-1542.2012.05.031

2011-11-15

2012-01-04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9B01);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nycytx-03)

* 通信作者E-mail:dfcheng@ippcaas.cn

猜你喜欢
播种期七星瓢虫
镇平县依据冬前气温变化对小麦播种期及播种量的调整探索
江西省双季早稻直播适宜播种期的区域划分*
小小瓢虫
七星湖
飞呀,小瓢虫
豫南地区适当推迟播种期有利于提升稻米品质
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
瓢虫
瓢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