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妍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社会职业的人们,在自己特定的职业活动范围中所应当遵循的,与其自身的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会计职业道德主要是指会计人员在从事其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会计职业行为规范。会计诚信机制主要是指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时所遵循的诚实,守信准则。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建立会计诚信机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假账盛行。这一点在证券市场表现尤为突出,“琼民源”、“郑州百文”、“中科创业”以及“银广夏”等财务会计报表造假事件,无一不给中国证券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对我国的资本市场和广大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还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毒瘤”,中国会计市场承受着“信用危机”的灾难。探究其产生的表面原因,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不佳,法律的不健全,执法不严以及惩处不力,从而无法约束人们的各种不良行为。但其根本原因与会计人员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密切相关,会计人员没有真正的诚信意识,在从事会计工作中没有做到真实、准确、客观、公正,模糊了真假、是非的界限,直接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因此,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必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建立会计诚信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趋势,一笔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利益主体也往往是多元化的。会计从业人员能否依法、真实、全面地反映这些已发生的经济业务,一方面会直接关系到经济利益在各利益主体间的分配,另一方面则会间接地影响国家的税收、社会分配等方面,这就必然涉及到社会公众的利益问题,而会计从业人员所提供的财务会计报表则是企业内部管理层、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等单位或个人进行决策的基础。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企业的内部会计人员是企业的员工,其服务的对象是企业,但从实质上来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则是处于多元利益主体的中心,肩负着客观、公平、公正地处理各方利益的重任。这就从原则、观念及其他各方面对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从而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
目前,规范我国会计人员职业行为的规则主要是在各种财经会计法律、规章、制度之中体现的,但在强调运用会计法规法纪来规范会计人员职业行为的同时,仍然要必须辅之以会计职业道德及会计诚信机制的规范。这是因为法律、法规的完备总是相对而言的,再完善的法制也总是会存在着某些“空隙”或“疏漏”。会计人员如果不建立会计诚信机制,就会造成他们法制意识淡薄,并可能有法不依,甚至是知法犯法,使市场经济会计活动的正常运行秩序遭到破坏,产生大量严重失真的会计信息,从而造成假账盛行,假表泛滥,必将严重地影响到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和资本投资决策,并且也将对国家的宏观决策与国民经济调控产生及其重大的不利影响。
会计职业虽然有其自身的规范性,但这些规范也并不是绝对的,从一定角度来看也是具有较大程度的相对性。从静态角度来看,会计人员对于某一种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可能有若干种方法可供选择,但是各种方法所导致的结果对于会计主体来说则必然意味着不同的经济评价效果。而从动态角度来看,会计职业自身并不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而是要服务于经济管理,因此无论是经济管理的环境的变化,还是内容和手段的变化,都会引发会计的变化。就是说,会计工作必须要自觉或不自觉地不断进行自身的调整和发展,来适应经济管理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会计规范的不断修订、增加与完善。会计职业行为具有相当较高程度的人为可操纵性,这主要体现在会计规则在静态上的可选择性和动态上的变动性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要妥善地解决好这个问题,更多地还只能是靠会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从会计职业的特殊属性来说,更需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
总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已成为建立会计诚信机制的必然要求。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好坏与否将是影响会计工作质量高低关键的所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