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对草原牧区可行能力研究的思考

2012-08-25 02:11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1期
关键词:牧区牧民草原

金 良

“可行能力”是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在该书中,作者一改传统发展观的狭隘范式,开门见山地指出:发展可以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它是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众多方面的一个综合过程;对发展的考察不能仅仅停留在收入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上,更重要的是消除人身束缚,消除各种人为的歧视和压迫,消除各种缺乏法治约束和权利保护的生活状况,从而有效的确保和提高人们按照自己意愿生活的能力。在阿玛蒂亚·森看来,“可行能力”反映了选择的自由空间的大小,收入只是获得或提高可行能力的手段。尽管低收入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大影响,但贫困的实质不是收入的低下,而是可行能力的贫困。

从可行能力的视角研究牧区发展的问题,不仅拓宽了理论的应用范围,对从根本上解决牧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和生态保护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提高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贴奖励政策”的实施效果,提高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草原牧区可行能力研究进展

近年来,我国牧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牧民生活水平提高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为解决这一矛盾,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智明、荀丽丽等(2005,2006,2009)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生态移民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指出研究社会生产的组织方式是解决牧区生态环境退化的关键;李文军等(2009)认为分布式过牧是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达林太(2010)在《牧区与市场:牧民经济学》一书中指出,市场化进程给草原牧区带来了重要影响,牧区发展模式应符合草原牧区的“区情”;王关区(2010)提出,制约牧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牧民自身的语言的障碍等几个方面,建立和完善对草原牧区的补贴、补偿和保护制度,切实保障牧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盖志毅(2008)、敖仁其(2006)深入探讨了制度视域下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并指出明晰产权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潘建伟等(2009)从新的发展观的角度对我国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强调了牧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

以上研究,从减少人类活动强度、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改变发展模式等几个方面对草原牧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各自的解决措施。研究的重点逐渐从注重数量向提倡质量转变,从注重眼前问题的解决向注重矛盾的长期解决转变,从注重单一问题的解决向问题的综合解决转变,从提高牧民的物质需求逐渐向提高精神需求乃至全面需求转变。这些都为草原牧区可行能力的研究和提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草原牧区可行能力研究的总体思路

(一)可行能力研究的目标

通过对牧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动态监测,诊断出牧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提高牧民可行能力的角度,提出切实有效的牧区发展对策,为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方向的确定提供依据,为实现牧区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真正提高牧区自身的发展能力。

(二)可行能力研究的总体思路

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牧区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国务院决定,从2011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34亿元,在内蒙古、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这一举措,将对我国牧区的发展和牧民的增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将有效地解决当前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牧民生活水平提高之间的矛盾。但是,由于牧民整体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和传统观念影响的原因,其从事畜牧业以外的其它生产活动的能力较弱。因此,禁牧、生态移民和补贴资金的简单分配,对推动草原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和保证牧民基本生活需求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在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方面,却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政策的有效性,把补贴资金用在牧民总体素质和生存发展能力的提高上,使牧区、牧民、草原生态环境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因此,通过对牧区社会经济状况、生态环境状况的调查和监测,诊断出牧区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依据调查和监测的数据和资料,从提高牧民可行能力的角度,评价现阶段牧民的综合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结合评价结果和其它调查监测数据,提出提高牧区和牧民长期稳定发展能力的全面、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为国家生态补助奖励资金的有效分配和实施效果的改进提供依据,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牧民、牧区发展的具体措施提供借鉴也是国家所迫切需要的。

三、牧区可行能力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牧区可行能力研究的具体内容

牧区可行能力研究离不开理论的解析和提升,更应该从牧区自身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切合实际地提出有关对策。基于上述考虑,认为研究可行能力应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重点研究。

1.对牧区发展理论的全面梳理及对可行能力理论的解析

从经济增长理论、社会综合发展理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论到可持续发展理论,牧区发展的指导理论经历了明显的演进过程。发展观也逐渐从畜牧业发展观、经济增长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到以人为本的综合发展观转变,其中,提高牧民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提高其“可行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提升。

2.调查新形势下我国牧区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相对稀少、自然环境恶劣、生产方式传统。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开发力度的增加,牧区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从牧区长期持续发展的角度,寻找到新形势下我国牧区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已成为当前研究的基础环节。

通过对牧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调查,以及对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贴奖励政策及实施现状的调查,全方位地分析总结牧区发展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其中包括牧民(以生态移民为重点)生产生活状况的调查、草原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监测和社会经济统计分析等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3.评价牧民的可行能力

从社会适应能力、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能力、社会参与能力等几个方面对牧区牧民的可行能力进行评价。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为在社会上更好生存而进行的心理以及生理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并对改变做出行动的一种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主要从社交能力、处事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进行。同时社会适应能力是反馈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高低的间接表现,是人这个个体融入社会,接纳社会能力的表现;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能力是牧民在从事包括牧业在内的各种生产活动的能力,如从事服务业、工业等;社会参与能力是参加社会当中的各种活动,维护自己正当权利,包括利用法律手段消除各种缺乏法治约束和权利保护的生活状况等活动,从而有效的确保和提高人们按照自己意愿生活的能力。

4.研究可行能力视域下牧区发展的对策

基于评价结果,主要从提高牧民可行能力的角度出发,从语言交际能力、知识、信息获取和应用能力、从事畜牧业以外的其它生产活动的能力和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抗御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的能力等方面,提出具体而又切合实际的对策。

(二)草原牧区可行能力研究的方法

研究可行能力的方法有多种,根据问题本身的特征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不仅能够概括出实质性问题,也相对简便、易操作。

1.牧户访问和问卷调查

牧户访问和问卷调查是向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研究方法,能够直接与被调查者对话,了解实际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牧区可行能力的调查研究,主要应对典型牧户、生态移民村和在城镇居住的牧民以及相关人群进行调查和访问。

2.社会经济统计分析

社会经济统计分析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运用各种统计指标和统计分析方法,对经过加工整理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认识客观现象的状态,提示客观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性,预测客观现象前景的活动。本研究中,利用牧区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或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可以对牧区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情况、人口、牲畜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

3.现代空间信息技术法

近年来,由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定位系统为技术支撑的空间信息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尤其在生态系统动态监测和防灾减灾等领域,空间信息技术发挥的作用是无法替代和不可欠缺的。利用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可以对草原质量进行检测和动态分析,并结合牧区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对草原牧区的发展方向进行科学调整,对牧民可行能力的提高确定明确的方向。

四、草原牧区可行能力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研究重点地区的确定

牧区地广人稀,因此对牧民的调查可以主要围绕生态移民村进行。生态移民村的牧民相对集中,大部分来自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对草原退化情况比较了解,也便于对牧民禁牧前后的生产生活状况进行比较。对草原生态环境的监测应首选人为影响大的草原地区和生态脆弱的草原地区,这是获取数据的主要途径,也是问题诊断的主要依据,也能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二)牧区可行能力的研究需要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把提高牧民“可行能力”的观点和思路,贯穿到牧区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各个领域,并提出具体而切实有效的实施对策是该项研究的难点所在。这需要我们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牧区的区情,对“可行能力”这一概念的涵义进行深刻的理解,并能够正确地应用。可行能力研究是当前草原牧区面临的重要问题和长远发展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

[1]阿马蒂亚·森印].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86-195.

[2]荀丽丽、包智明.草原生态治理中的权力建构——以内蒙古X旗2002—2007年的生态移民为线索.中国社会科学,2007.05.

[3]李文军.解读草原困境:对于干旱半干旱草原利用和管理若干问题[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68-82.

[4]达林太、郑易生.牧区与市场:牧民经济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9-41.

猜你喜欢
牧区牧民草原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牧民歌唱冬奥会
甘南牧民 赵云雁
牧区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策略
商人买马
内蒙古牧区旗县三产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可可托海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