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郑麦7698最佳种植密度研究

2012-08-25 01:48蒋正祥
种业导刊 2012年9期
关键词:睢县成穗率郑麦

蒋正祥,李 娜

(睢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 睢县 476900)

1 试验目的

郑麦7698是河南省农科院采用分子聚合育种技术选育而成的超高产、优质、强筋、抗病小麦新品种,其杂交组合为“郑麦9405/4B269/周麦16”,2010年4月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1008。近两年来,郑麦7698在睢县种植面积迅速增加,为充分发挥郑麦7698的品种优势,开展最佳种植密度研究。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11~2012年度在睢县农科所小麦试验田进行。前茬玉米收获后秸秆还田,土质为壤土,肥力较高,供试小麦品种由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提供。根据该品种特性和区试结果,试验设六个处理(见表1),小区面积13.3m2,9行区,行长6m,行距0.22m,一次重复,顺序排列,小麦三叶期定苗。

表1 种植密度试验处理代号

试验田底肥每667m2施鸡粪600kg、含氮25%以上的复合肥40kg、硫酸锌2kg、硫磺粉4kg,均匀撒施,深耕细耙,耕层无土坷垃,上虚下实。10月12日按表1的设计人工开沟播种,三叶期按试验处理定苗,田间管理同大田。2月15日、4月20日防治病虫两次,3月25日每667m2追尿素6kg,5月8日浇水一次。试验田于6月6日收获,全区全收计产。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种植密度对群体及成穗数的影响

由表2可知,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越冬群体及最高群体均呈显著增加趋势,而每667m2成穗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低-高-低”的变化,每667m2平均值为41.7万穗,极差为9.5万穗,每667m2以21万基本苗成穗最多,为45.9万穗,较平均值高10.1%,每667m2为18万基本苗成穗数次之,为43.2万穗,较平均值高3.6%,每667m2为18~21万基本苗成穗数平均为44.6万穗,较平均值高7.0%。

表2 种植密度对群体及成穗数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的成穗率也不同,种植密度较小,成穗率较高,每667m2以18万基本苗成穗率最高,为63.3%,18万基本苗以后随种植密度增加,成穗率降低,每667m2以27万基本苗成穗率最低,这是由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群体加大,植株之间争水、争肥、争光照,个体发育受到抑制,致使成穗数相应减少,成穗率降低。

3.2 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种植密度增大,实收产量呈现“低一高一低”的趋势,每667m2平均产量539.9kg,每 667m2变 幅 为 515.2~563.8kg,每667m2以18万基本苗的处理产量最高,每667m2产量563.8kg,较平均值高4.4%,以21万基本苗的处理产量次之,每667m2产量554.5kg,较平均值高2.7%,每667m2以18~21万基本苗处理平均产量为559.2kg,较平均产量高3.6%,每667m2以12万基本苗处理产量最低,每667m2产量515.2kg,比平均值低4.6%,产量结果表明,郑麦7698在本地中高产麦田种植,每667m2适宜种植密度为18~21万基本苗。

表3 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4 结论

从六个处理不同种植密度对郑麦7698群体成穗率及产量的影响上来看,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大致呈“低-高-低”变化趋势,说明密度不同,对产量影响较大。在本地中高产麦田每667m2种植密度以18~21万基本苗较适宜。

[1]田文仲,温红霞,高海涛,等.不同播期、播种密度及其互作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1(02):45-49.

[2]朱凤荣,邱宗波.种植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衰老和产量构成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4(08):18-21.

[3]李玉兰,孟丽娟,赵霞,等.豫麦42号适宜播期、密度、追氮量的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1999(08):12-13.

猜你喜欢
睢县成穗率郑麦
Unidirectional Identity-Based Proxy Re-Signature with Key Insulation in EHR Sharing System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郑麦816
商丘市关工委到睢县 慰问基层“五老”代表
河南通许凸起东部(睢县—商丘段)地热田热储特征及资源评价
汝州市2018年度12个优质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水稻应用生物碳硅肥效果研究
A dress of mother's love
新郑市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
绿先机复混肥对直播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华粳6号水稻密度与肥料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