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王黎?杨磊
摘要:采取合适的培训手段是提高新员工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培训特点,总结了青岛供电公司高压试验专业培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希望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压试验;培训;安全
作者简介:李晨(1983-),男,山东淄博人,山东青岛供电公司,工程师;王黎(1982-),女,黑龙江巴彦人,山东青岛供电公司,工程师。(山东
青岛?266000)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1-0012-02
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企业员工作为现代企业价值创造的主体,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途径。智能电网的高速发展和“三集五大”的全面展开表明电网正处于一个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给广大员工特别是新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电力企业包括各个工种,每个工种都有各自的特点,培训的方式也应差异化、个性化,不能一概而论。高压试验专业是变电检修生产一线的重要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生产人员的技能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
一、高压试验当前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培训内容与本专业发展要求脱节
高压试验专业所涉及的前沿理论较多,包括高电压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多方面内容;近期,带电监测又成为高压试验专业的主要发展趋势。这些方面所涉及理论知识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中。目前高压试验培训仍以10年前所编写的培训教材内容为主要依据(例如技能鉴定题库),里面所涉及到的一些试验方法,试验理论都已被淘汰,而新兴的试验方法、理论在这些教材中得不到体现,对当前的试验工作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与目前的培训需求严重脱节。
2.工作现场培训时间不够充裕
目前的培训方式不同于学校里由老师以课堂授课的方式进行的说教式传授。培训的地点主要在工作现场而不是在班组或教室。由于停电时间等原因的限制,现场的工作时间比较局促,不可能有充足的培训时间。虽然新员工追求新知识的诉求往往比较强烈,在试验现场提出各种问题,希望尽快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但是师傅们往往不能一一对问题进行解答,有可能挫伤新员工的求知欲望,不利于其快速成长。
3.工作现场的安全问题
高压试验现场工作环境一般较为复杂,其专业性质决定很多工作都必须在高电压下进行;部分工作项目(如变压器,电流互感器试验)需要登高作业,需要具备必要的高处作业技能与经验,这些都涉及到人身安全问题。另一方面,高压试验对设备接线的准确性要求较高,接线不到位很有可能会对设备和人员产生伤害。出于以上考虑,虽然新学员有着较强烈的亲自动手进行试验接线的愿望,但是考虑到人身及设备安全,很多情况下不允许他们单独进行试验接线,客观上不利于他们尽快上手,掌握接线、换线的原理和窍门。
4.缺乏完善的效果评估系统
这个问题不只存在于高压试验专业,而是普遍存在于各个工种中。在现行的电力企业员工培训中,效果评估工作仅仅停留在培训过后的一个简单的考试或一篇结业文章,事后不再做跟踪调查。没有认识到培训评估工作的重要性,未能形成一套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其培训效果很难衡量,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受到很大影响。无法帮助培训管理者对培训需求的最后确定、培训目标的选择、培训形式的控叙和培训进程的控制等过程提供改进的信息,从而使培训形式和内容不能协调相配,培训计划不能得到有效调整。培训评估采用的工具和手段单一,对于其他评估工具,如访谈法、技能练习、后期培训、行为观察、对比组法等采用的较少,这可能会导致评估工具不能有效反映培训项目的内容。培训评估缺乏量化指标。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估应该是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以确保评估的科学准确性。而定量指标的缺乏是目前许多电力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要原因除了培训评估体系本身不健全外,变量取数困难,周期长也是该项工作的难点。[3]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
1.更新培训内容,拓宽培训途径
高压试验班制定的培训规划、组织的培训课程,力争与公司发展,班组需求,职工成长密切吻合。在学习培训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只注重依然有价值的或经典的内容,摒弃了陈旧的方法理论。另外,我们积极与设备、试验仪器厂家保持联系,及时了解行业的最新信息,开展相关的调研与培训活动,学习例如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等新兴试验项目,做到大家互学互问、心中有数。同时与厂家的各种培训活动相结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内外管理和技术交流活动,特别是参加外出培训的职工,回来后担任本月的培训员和教员,把所学知识与班组成员同享。
注重案例分析,提高新员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压试验专业的岗位职责是找出设备缺陷,分析产生原因。每一次对设备缺陷的分析处理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提高机会。在发现设备缺陷后,我们对试验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记录描述,不漏过微小的细节,回到班组后以报告形式整理成文保存在班组建立设备缺陷案例库中,并由班长或技术员对这些案例进行详细讲解,确保班组成员遇到缺陷时做到心中有数。例如2011年底某220kV主变出口短路导致差动保护动作跳闸。我们意识到这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带领新员工开展多个试验项目对变压器进行诊断性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分析确定了故障原因、类型、位置。在变压器返厂大修过程中多次带领新员工对其观摩学习,对此次事故有了形象、直观的了解,对变压器各个试验项目的目的意义有了深入、本质的认识,对变压器的内部结构也有了更加全面的掌握。
加强与其他一次专业班组的交流学习。要想真正成为高压试验方面的专家,不仅要熟悉试验的方法和标准,还需要掌握一次设备的内部结构,并建立试验数据与设备结构的有机联系。检修开关班、检修变压器班等一次班组是设备的主人,在设备的熟悉程度方面要比高压试验班更有优势。在现场工作时鼓励新员工与他们进行交流;在封网等工作量较少的时间,经常邀请一次班组的技术骨干进行技术讲课,使得班组成员特别是新员工对一次设备的内部结构、工艺材料、工作原理等方面有了深入认识,为在本专业领域的成长、成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2.充分利用班后会,注重总结分析
每一项工作结束后,立即召开工作总结分析会,除了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外,还重点对班组成员特别是新员工违章违规和技术上不规范动作等一些问题进行点评总结。一次次工作总结会,对班里的成员来说就是吸收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提高自身能力的培训过程,对新员工来说可以弥补工作现场培训时间的欠缺,更是一个对当天工作内容消化吸收的良机。
为了加强现场培训效果、提高学习效率、缩短培训时间,在新员工填写试验报告过程中要引导他们对设备试验项目、数据进行总结分析。总结对象不是局限于单一的被试设备,而要从所有设备的角度进行归纳提升。很多设备的试验项目与数据分析是相通的,例如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电抗器都需要进行直流电阻测试,测得的结果虽不同,但分析的方法和标准都是类似的。将相近设备的试验项目进行类比掌握,不仅可以加深新员工对试验项目印象,还可以通过试验数据的对比,对高压电气设备的特性有深入的了解,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培训过程循序渐进,规避安全隐患
充分利用远程培训系统开展针对性学习,使得培训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员为中心”。青岛供电公司教育培训中心借助公司信息化建设,开展了远程培训教育与测评,实现了在线学习和在线模拟试验。新员工可以从网上课件中选择所需内容进行学习和模拟,对现场的试验流程、接线操作、现场作业危险点有个大致了解,还可以利用网上测评系统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通过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新员工可以有的放矢的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牢固,对不明白的试验操作以模拟操作的形式加深理解;还可以使得新员工在工作现场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流程条理有序。这种培训模式有助于将现场违章操作扼杀在萌芽状态,大大提高工作现场的安全系数。
在工作现场对新员工的学习流程进行优化控制。在试验现场引导新进员工首先熟悉试验仪器的操作,对测试原理与数据分析有所掌握,再熟悉试验接线和换线操作流程。在接线过程中要重点讲解试验的危险点、接线注意事项等关键要素,最好由师傅亲自示范,使新员工有一个形象的认识。这样既规避了原理不熟导致的安全隐患,又符合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的认知程序。
4.丰富评估手段,加强评估后管理
高压试验专业对员工的要求是全方面的,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现场工作能力,而后者是很多新入职的人员所欠缺的。当前的评估方法大多是采取考试的形势,单纯用笔试的方法来评测新员工业务能力,这显然是不够全面的。近期我们认识到了这样的不足,对新员工的考核采取实操与笔试并举的方式。考评员由高压试验专工和班组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组成,采取有针对性的试验项目对新员工进行考评。考评的标准定量化,每个细节都有相应的分值;从填写作业指导书、呼唱、接线、仪器操作、出试验报告等各个细节进行全方位的考评。这份标准综合考评新员工的动手能力、理论素质、安全意识以及对工作现场全面掌控的能力,基本上涵盖了工作现场的方方面面,力图推动新员工养成标准化、规范化的作业习惯,提高工作现场的应变能力。考评结束后对新员工的主要失分点做一个详细深入的分析,总结新员工的薄弱点,并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作为重点项目进行培训和提高。
对新员工的工作能力进行全方位评估后,针对每次的评估结果,加强新员工培训的奖惩力度,形成良性循环。新员工培训工作的考核纳入绩效管理工作之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建立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的机制,把培训结果同本人的使用和职务聘任、岗位转换以及奖惩等有效结合起来,增强新员工参与培训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促进生产技能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使员工转变培训观念,将“要我培训”转变成“我要培训”。员工主动接受培训,参加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从而创建更优的绩效。
三、结语
通过卓有成效的培训方式,高压试验班新员工成长迅速,不仅较快具备了独自承担相应工作的能力,还能积极主动融入到班组技能和文化建设,在班组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提升班组乃至工区竞争力的发动引擎。当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处与一个转型期,每名员工都需要在不断学习中适应公司发展需求,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l]刘晓字.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管理模式的改进[J].硅谷,2009,(24).
[2]董广东,梁国艳.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状况及发展趋势[J].中国电力教育,2008,(24).
[3]刘彦军.提高电力行业培训质量的方法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1.
(责任编辑: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