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本湘
鸟类因为生态习性上的差异可分为留鸟和候鸟。留鸟终年留居在一个地区,或是仅作短距离的漂泊或短距离的垂直迁徙。候鸟则具有因季节不同而作长距离迁徙、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燕子春来秋去,鸿雁春去秋来,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这一自然现象。
在我国长江流域,家燕是夏候鸟。每年春分前后,飞来繁殖育雏;到了秋季天气转凉,它们又成群结队地飞往南方,最远可到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一带越冬。
候鸟在迁飞时都具有定向识途的能力。家燕、雨燕以及其他多种候鸟,从越冬地返回繁殖地时,不仅能够到达它们出生的地区,甚至能够准确地回到旧巢址营巢。根据作者和同事们的野外调查观察,见到在黄海前三岛繁殖、经过环志的白腰雨燕,有的个体竟能回到前一年营巢的同一石缝中营巢。这种定向识途的归家能力,实在令人惊讶!
到目前为止,已经知道全世界鸟类有9000多种,其中有4000种或稍多一点的鸟类是候鸟。
鸟类学家用轻而耐磨蚀的铝合金或塑料制成脚环,刻印上放飞的地点、年份和号码,作为环志系戴在候鸟的脚上;或者利用其他探测的手段,对迁飞的候鸟进行研究,发现它们几乎都能按照南北向固定的路线迁徙。一些水禽和涉禽,更是沿着江河和海岸线迁飞。所有迁徙中的成员,并非都能在同一时间到达目的地。其中也有不少个体在长途飞行中要掉队,夏季到达不了繁殖的区域。
可是在另一方面,诸如紫崖燕和猫鹛(亦作猫声鸫),却几乎在同一季节的同一月、同一日同时飞到某一地点。曾有鸟类学家做过关于猫鹛迁徙的观察记录,连续五年都在四月中旬的某一天,不迟不早就在那天到达。这五年里某地猫鹛的“首见日”是固定的一天。
900多年前,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白雁到则霜降,河北人谓之‘霜信。杜甫诗云‘故国霜前白雁来,即此也。”
文中河北人,泛指黄河一带居民。白雁是指目前已经少见的雪雁。霜信则指从雪雁飞来这一物候现象,可以知道霜期即将来到。
这里所叙述白雁来到的日期,虽不像猫鹛那样一天也不差的准时到来,但也够准确的了。“碧云淡日黄花节,红叶西风白雁秋”,就是描述这种候鸟飞临时的物候。
许多体型较小的鸟,都于夜间飞行,白天觅食。有一些种类则主要在白天飞行。很多游禽和涉禽在白天、也在夜晚飞行。迁徙时常要越过青山碧海、长河大漠,飞到遥远的地方。它们的迁徙路线,又都跟地面上的地形、河川、山脉的变化有着一致的关系。
鸟类学家对长刺歌雀进行观察,发现它们每年往返于北美的繁殖地和阿根廷的越冬地之间要飞行22400公里,这样的路程多么遥远。
候鸟在作长距离迁徙时,又是靠什么机制来定向识途的呢?通过环志、雷达观测、在鸟类身体上装置微型发报机和飞机跟踪等方法得出的资料表明:鸟类在夜间飞行,往往靠天空中日月星辰的位置来确定自身的位置和应当飞行的方向。飞行时也可利用磁场作为定向识途的标志;在高空飞行的鸟类还能按照特定方向振动的偏振光来定向识途。有些鸟类更可以利用波长范围在3250~3600埃之间的紫外光作为定向识途的标志。
此外,也有学者经实验证明,一些鸟类能利用大气中次声(频率低于16周/秒、人耳不能听到的声波)发源地(例如海洋中的巨浪、磁场巨变等)作为定向识途的标志。其他还有多种原因:有遗传进化上的原因,有生态学上的原因以及地质历史上出现有冰川时期的原因,都说明候鸟为了能找到适宜的外界环境来觅食、繁殖、避开天敌和不良的气候条件,不惜消耗大量的体力来作长距离的迁徙。
鸟类为什么要迁徙?在迁徙的征途上,又是怎样定向识途的。特别是有些种类的幼鸟,在出生后当年飞向越冬地的迁徙中,先于成鸟出发。这些幼鸟并非“识途老马”,在飞经从未走过的路线时,它们又是靠什么来识别路途的?凡此种种,还是迄今未能充分揭示的谜。
(选自《天地徜徉录》,重庆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阅读点拨
本文拟题引用古诗,由四个名词组成,意境丰富,诗意盎然,勾勒了一幅白雁在西风吹起红叶出现的秋天向南方迁徙飞行的画面,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鸟类迁徙过程中由于经过地域范围大,经历时间跨度长,许多现象鲜为人知。作者介绍了观察鸟类迁徙的独特手段,列举了几种鸟类迁徙的鲜活例子,揭开鸟类迁徙的定向识途的部分秘密。最后作者抛出若干悬疑,激起有志于研究的读者进一步探求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