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威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13)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作为一种生活休闲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就业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了满足游客日益增加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优化旅游接待秩序,设施完备且规模化、系统化的现代游客接待中心应运而生,它是集旅游信息咨询、景区景点宣传展示、团体散客旅游服务、旅游纪念商品展销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基础设施。风景名胜区之所以能称为名胜,是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周边深厚的人文历史内涵密不可分的,而游客服务中心往往以其独特的作用成为景区旅游的起点,甚至作为景观本身成为风景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探讨旅游接待中心在建筑形象的表达上如何体现地域人文特征,将对提升风景区旅游品质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6年,我们承接了五台山风景区旅游接待中心的设计任务,针对该项目特殊的地理人文背景,在建筑创作过程中进行了地域性探索研究,为提升风景区旅游品质提供借鉴与启发。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市五台县和繁峙县之间,西南距省会太原市230 km,是中国佛教及旅游胜地,列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首,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以其佛教圣地的历史地位,深邃的佛教文化传承,丰富的古建筑文物遗存,雄浑绚丽的自然风光,幽雅宜人的清凉环境,以及中国革命历史上著名的革命抗日根据地等,于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44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2009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庐山之后的中国第二个被作为“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著名景点。
为有利于五台山文物资源的保护及对旅游资源的开发,适应风景区的发展,同时配合“申遗”的要求,依据《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旅游服务设施布局规划,沿清水河东岸,在石咀至大甘河一带,东西长77 km的范围内规划设计了五台山风景区旅游服务基地。本项目用地就位于此服务基地的最北部,南梁沟口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旅游接待中心为旅游服务基地的—期工程,内容包括游客中心(含游客中心,建筑面积13 120 m2;大型停车场,占地87 000 m2;地下停车场,建筑面积19 000 m2;集散广场,占地20 000 m2),佛教文化展示中心(建筑面积10 230 m2),旅游市场(建筑面积为27 800 m2)。
工程用地西临清水河,东至基地规划路,南北界线由规划道路界定划分,整体用地呈梭形。南北最长处1 000 m,东西最宽处310 m,总用地约326.88亩。用地中部由西至东由一规划路将用地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南侧地块内布置大型停车场,北侧地块规划设计游客中心,佛教文化展示中心及旅游市场。
针对规划场地现状及道路情况,大型停车场布置于场地内中间规划道南侧,占地87 000 m2,规划道路北侧地块内设有游客中心,佛教文化展示中心,旅游市场及景区内换乘车辆停车场。游客中心位于场地西南侧,西邻清水河。佛教文化展示中心位于游客中心北侧。旅游市场位于场地东侧,紧邻东侧规划道路,旅游市场由购物区和娱乐区两部分功能区组成。旅游市场与游客中心和佛教文化展示中心之间为内部集散和休闲广场,换乘车辆停车场位于场地西北角与外界道路相连通。
我们将该方案的功能组织概括为“一轴、两区、五场、多节点”。“一轴”即一条步行主轴线。在北侧用地范围内,一条步行主轴线由北至南贯穿整个场地,它是联系各交通空间和各功能建筑的纽带;“两区”即一动一静两大功能分区。本方案充分考虑游客的行为模式,将旅游市场和游客中心及佛教文化展示中心分别布置于步行街主轴线东西两侧,形成动、静两大功能分区。两大功能分区既能有效联系,空间又明确划分,避免了相互干扰,有利于营造舒适的空间环境。“五场”即五个负担不同功能的室外场地,分别由两个停车场(一个大型停车场,一个换乘车辆停车场),三个广场(前区集散广场、内部集散广场、休闲广场)共同组成。五个场地负担着不同的使用功能,成为本项目主要的外部空间,各场地线性排列,逐步深入,各功能自然衔接过渡。“多节点”即多个建筑和景观节点。规划设计中运用传统造园手法,将建筑与环境完美结合,设计了多个建筑和景观节点,达到步移景异、变化丰富的山水建筑特色。
注重表达地域特性的设计理念由来已久,它阐述了建筑与地域环境、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美国建筑理论家L·芒福德反思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提出“地域主义”的概念,乡土建筑、地方主义、新乡土派等均被纳入这一范畴,为地域建筑的创作提供了理论基础[1]。美国建筑理论家弗兰姆普敦和希腊建筑师A·楚亚斯在L·芒福德理论基础上发展的“批判地域主义”,是近年来较为活跃的建筑思潮,它强调运用地域的地理、气候、材料、色彩,解决环境问题的方式,对地域传统持尊重态度,推崇“批判地继承”,反对机械式地模仿乡土建筑。通常采用抽象后的现代建筑语言对地域特征进行回应。在阿尔托、博塔以及安藤忠雄等设计的建筑中或多或少都能体味到这种气质[2]。我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经说过“中而新是第一等的,洋而新是第二等的,中而古是第三等的,洋而古是第四等的”。在项目总体风格定位上我们力求做到“中而新”,但是,历史传承的符号认同与现代建筑的抽象表达究竟如何取舍,经过反复推敲,我们最终认为:只有依据该地域传统空间形式构成方案肌理,运用现代设计手法与传统建筑风格相结合,才能体现五台山本土的建筑特征,形成具有五台山特色的景观风貌,营造出优雅、大气富有内涵与环境和谐共生的文化氛围,从而为提升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品质做出贡献。
五台山作为四大佛教圣地之首,在我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五台山至今完整的保存着唐以来各代木结构建筑。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构建筑,被国内外建筑学家称为“千年瑰宝”。塔院寺内有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物——大白塔,塔高564 m,通体洁白,它不仅是视觉的焦点更成为精神和信仰的重要载体。
佛教文化展示中心的设计充分挖掘了五台山的人文资源和建筑特色(见图1),我们将其设计为旅游服务基地内最独特,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建筑内部围绕三层通高的中厅布置佛教展厅,人文展厅及自然地质展厅。整体建筑平面外轮廓为凹凸有序的锯齿形,是对佛教建筑中广泛使用的须弥座的变形演绎。建筑中心部位的圆形展厅由上下两个圆形高大空间组成,可以满足大型展品的陈列和展示要求。
图1 佛教文化展示中心
建筑立面造型采用大尺度的坡屋顶造型,形象简约干练,屋檐出挑深远,灰色的实体墙面与屋顶和谐统一,融为—体。屋顶中部圆形展厅破顶而出,高耸挺拔,使游人自然的联想到五台山标志性建筑物——大白塔。白塔与坡屋顶相互映衬,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成为个性鲜明的标志性景观。舒展的坡屋顶造型与远处起伏的山势相得益彰,自然融合,体现了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
游客接待中心包括游客中心,大型停车场和集散广场。游客中心主要由旅游接待、导游服务、餐饮及报告厅等功能用房组成。建筑立面高低变化,错落有致,灰色的基调与木构架坡屋顶更显得整个建筑古朴庄重,与当地传统建筑相得益彰,仿佛成为五台山佛教建筑群的有机延伸(见图2)。游客中心内部流线畅通有序,将不同功能科学划分,便于游客使用。
图2 游客接待中心
大型停车场位于场地中心道路南侧,占地87 000 m2。停车场内由绿化景观和道路划分为多个停车片区,流线清晰顺畅。
前区集散广场开敞宽阔,区域感强,满足大量人员的集散要求,集散广场内设有临时停车区,方便游客上下车辆。同时,游客可由集散广场直接进入游客中心和旅游市场。
旅游市场建筑分为购物和娱乐两部分功能。购物部分采用步行街的组织模式,既营造了宜人的购物尺度和氛围,又避免了购物人流对外界的影响和干扰。旅游市场为2层~3层的建筑,空间布局暗合山西传统民居院落的形式,建筑体量化整为零,尺度宜人,并通过平台、连廊等步行设施的穿插,使建筑空间更加灵活丰富,营造了风景区商业街的特殊商业氛围。
五台山风景区旅游接待中心方案设计是我们探索景区服务性建筑地域性创作的一次尝试,整个过程我们体会到建筑地域性的表达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运用现代手法演绎传统建筑符号,也可以借鉴传统的建筑形式;既可以体现在空间格局上,也可以体现在建筑形态上,甚至是意境的营造上。只有从具体建筑的文化属性、功能要求和环境的地域特征出发,灵活应用建筑理论,才能真正达到现代与传统的和谐共生。
[1]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K·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张钦楠,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