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 赵明鹏
为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贯彻落实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火炬工作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意见》(国科发火〔2011〕259号)文件精神,2011年,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20多年实践与经验总结基础上,启动实施了“一个行动,两项工程”,即“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战略提升行动”、“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和“科技服务体系火炬创新工程”。其中,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作为科技主管部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国家高新区发展内涵、促进科技与经济更紧密结合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探索与实践,在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中引起了的高度重视与反响。
当前,我国正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持续至今的经济衰退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旧突出。如何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如何更好地培育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摆在我们科技部门面前的紧迫课题。作为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重要旗帜的火炬工作,在20多年的实践与经验总结基础上,于今年启动了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作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国家高新区发展内涵、促进科技与经济更紧密结合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探索。
产业集群的概念和基本理念,在学术界被提出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10年来,更是越来越多地被关注,成为经济、管理、地理等领域学者的研究热点。而产业集群对于企业成长、产业发展、经济提升的诸多积极效应,也使得其越来越多地被各类产业部门和各级政府所关注,成为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目前的产业集群,无论是在广东、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还是在湖南、四川等中西部省份,无论是属于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行业,还是家用电器、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都普遍存在着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缺乏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产品定价权的问题。企业和集群的发展更多依靠低成本竞争和自然资源消耗,缺乏高附加值环节和产品,遇到了在产业价值链被低端锁定的困局。
典型的传统产业集群,如广东、福建的玩具制造,大多依靠企业聚集而形成的低成本优势,销量和效益受国际经济形势、人民币汇率、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影响极大,稍有变动就可能导致企业亏损甚至倒闭。不仅仅是这些传统产业集群,一些新兴产业的集群也存在着类似问题,如光伏行业,虽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国内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并不多,大多数企业从事的是电池片、电池组件的生产,而缺乏上游多晶硅提纯等高附加值环节的核心技术,产业缺少抵抗较大风险和危机的能力,一旦行业发展环境发生一定的变化,便难以从容应对。同时,光伏产业多晶硅或单晶硅的生产过程,面临的高能耗和污染治理问题,也对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还有一类集群,由于缺乏自身的技术和品牌,在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做到极致后,已经遇到了产业发展的天花板,亟需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产业的整体提升和发展。
我们提出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旨在引导地方政府,通过实施一定的公共政策,建立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并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来帮助产业集群摆脱这种困局,实现发展由低成本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本质性转变。
创新型产业集群,核心在于“创新”二字,即是依靠创新驱动的产业集群。从工作层面考虑,我们对于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定义是: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以科技资源带动各种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集聚,形成以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人才为主体,以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要内容,以创新组织网络、商业模式和创新文化为依托的产业集群。
从这个定义里,可以看出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四项核心要素:企业、服务体系、公共政策和载体。这四项要素也是20多年来火炬中心工作的四项主要任务。
首先,围绕企业这一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体,我们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企业等政策,致力于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其次,通过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转移机构、创新驿站、生产力促进中心、国际化服务机构、科技金融服务机构等服务平台,为企业发展搭建起了完整的科技服务体系。第三,包括火炬计划本身在内,通过科技计划项目扶持、创业投资基金引导、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等多种政策工具,引导地方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体制机制创新,培养了一大批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化事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打造了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所必需的软环境。最后,通过设立高新区、特色产业基地、软件园、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载体,使各项政策落地,使各类公共服务集中配置,为企业提供孵化、发展、壮大的沃土。
如今,我们提出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就是要将这四项火炬工作的主要任务凝聚起来,落实在产业集群建设和发展提升的工作中,突出创新驱动的重要内涵,实现新兴产业培育和转型发展、创新驱动的战略使命。
实施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我们将以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主要手段,以国家高新区为重点,在尊重市场规律和作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通过制定切实可行并具有前瞻性的集群建设发展规划,来引导集群建设主体进行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任务包括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强化产业集群品牌建设和人才建设,吸引和培育科技型企业,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主导产业的本地根植型和全球竞争力,从而促进产业集群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和地方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以高新区为重点进行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不简单因为高新区是火炬工作的重要阵地,更重要是由于高新区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迫切性与实施此项工作的先天优势。
从最初的依靠土地、基础设施、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再到后来的“二次创业”和“招才引智”,经过20年的发展,国家高新区已成为创新要素高度集中的区域,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载体,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与亮点。在许多城市,高新区更是成为推动产业发展和新城区建设的重要职能部门,高新区发展得到了所在地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承载了党和国家、各级政府更多的期盼与希冀。如何真正实现高新区的“二次创业”、五个转变,如何成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如何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要完成这些任务和使命,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助推器,需要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思路由发展企业向发展产业转变,以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为重点,通过凝聚资源、优化配置,围绕产业链扶持重点企业、骨干企业、科技型企业,推动产业集群尤其是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充分发挥集群效应,不断提升发展实力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需要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运行机构,需要一定的企业、产业基础与公共服务体系,需要智力和人才保障,还需要特定的区域来布局产业、实施政策。这些要素,在高新区内都已具备。
今年以来,我们结合国家高新区的督察工作,在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进行大量调研、研讨、咨询的基础上,并借鉴国际经验,制定发布了《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试行)》,阐明了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的思路、原则,制定了工作目标,明确了集群建设的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我们将注重以下四个要点。
一是坚持国家战略与地方目标相结合。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同时,集群的建设主体是地方政府,实施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还必须充分尊重、体现地方政府的意志,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
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是一项开创性的、示范性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应选择地方政府重视并且发展理念、思路与我们吻合的地区,先期开展试点。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温州正在探索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思路。众所周知,温州是民营经济和民间资本高度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最早出现产业集群的地区。但是温州原有的产业集群,许多是基于家庭作坊式的传统产业,依靠的是低廉的成本和具有当地特色的销售渠道。这些低成本驱动的集群,无可避免地会遇到发展的瓶颈与天花板,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也日渐式微。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转型发展、创新驱动,已成为温州市委和政府面临的迫切问题。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温州市有一些做激光的企业,并且吸引了一些大学和研究团队,温州市委、市政府下了很大的决心,要发展激光产业,这里具有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很多条件:重视、政策、资本、营销网络、产业文化等。因此,我们将积极推进温州探索一个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模式。
二是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产业集群发展,说到底是经济行为,产业的选择和企业的行为,都需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以市场为主。在实施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中,政府应明确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把着力点放在引导、示范和提供公共服务上。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提供单纯依靠市场无法实现的公共服务,为产业、企业指引发展方向;通过产业政策和资源配置,引导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加大创新投入、提升创新能力;通过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企业发展和集群效应发挥,从而提升整个集群的竞争力。
三是坚持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集群申报,主要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地方政府和省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向科技部申报创新型产业集群。通过这样的申报,我们可以了解各集群的基本情况、地方政府对于产业集群建设工作的考虑。集群建设,不是挂牌子工程,需要遵循自上而下的思路,重点在于申报通过后,围绕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工作思路,切实贯彻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科技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编制工作方案,制定措施,推进集群发展,以期尽快达到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建设目标。
四是坚持遴选试点与培育示范相结合。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方案的发布,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首批有31个省、市、自治区推荐申报了74家集群,经专家组的咨询推荐,确定了41家产业集群作为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培育单位。这些集群,绝大部分都是所在城市、高新区的支柱产业和发展重点,但总体发展水平和建设规划与创新型产业集群设定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为此,我们设定了遴选试点与培育示范两个步骤来推进集群建设。通过遴选试点,形成火炬工作与地方政府共同的支持重点,从集群的建设发展规划入手,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细分领域,明确集群的产业定位、阶段目标、发展空间和政策举措;引导地方政府将集群建设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由政府各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分工明晰、高效运行的工作推进机制,形成相应的资源集聚和政策支撑体系;围绕产业链促进龙头企业、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形成市场化的配套协同关系,提升集群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力争在三年内,达到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认定标准、实现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