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首席记者 蔡春丽 图/本刊记者 刘汪洋
即将建成开放的重庆国泰艺术中心
漫步重庆繁华的解放碑步行街,抬头很容易就看见一座火红的巨大建筑物赫然耸立。蓝天白云之下,它的“篝火”造型格外夺目。9月28日,被称为“百变建筑”的重庆国泰艺术中心举行了主体工程落成暨交接仪式。
重庆国泰艺术中心是重庆“十一五”期间十大公益文化设施,将成为重庆城市文化的新名片。
重庆国泰,有着难忘的流金岁月:1937年,国泰大戏院建成,这里创下了中国戏剧史上的辉煌岁月;1954年,重建为和平电影院,黑白电影,是重庆人挥之不去的记忆;“文革”期间,它更名为东方红电影院;1993年,再次更名为国泰电影院;2007年,国泰被拆除重建……
岁月流转,可人们对重庆国泰的记忆依然清晰。
“重庆国泰艺术中心的前身国泰大戏院,曾创下了我国戏剧史上的辉煌。”重庆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人员周津菁向记者讲述了有关重庆国泰艺术中心的前世今生—
1937年2月8日,位于重庆闹市区的柴家巷口(现邹容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耗资14万银元的国泰大戏院正式开张。戏院地址原系四川士绅赵巨旭的私宅,由当时的文化商人夏云瑚集资经营,戏院兼有影戏功能,以放映电影为主。取名“国泰”,寓有国泰民安之意。
国泰大戏院当时主要放映以美国二十世纪福克、米高梅、派拉蒙等世界八大著名影业公司拍摄的电影。前苏联电影《普希金》、《夏伯阳》、《列宁在1918》,国产片《孤岛天堂》、《长空万里》、《塞上风云》、《中华儿女》、《八千里路云和月》等影片也少不了。
“最令国泰大戏院享有盛名的,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公演话剧。”周津菁对国泰的过往,了然于心。
1 937年10月1日,国泰大戏院首演重庆新成立的怒吼剧社抗战话剧《保卫卢沟桥》,一炮打响。从此,它成为演出话剧的基地,并培育了成千上万的话剧迷。
那时,国泰大戏院白天放电影,晚上演话剧。每年都有几次大后方民众为支援前方抗日的募捐演出。1938年10月间,国泰大戏院就进行了两次宣传抗日,募集寒衣的演剧高潮。
10月4日至7日,重庆新闻界联合中国电影制片厂怒吼剧社组织“募集5万元,制作寒衣5万件”的演出。5万元在当时是一笔巨款,相当于黄金近千两。演出剧目是《为自由和平而战》。结果,普通门券被一抢而空,荣誉门券也相当热销。10月29日,戏剧界全体总动员,又上演了《全民总动员》,演出收入10964元。国民党要人和商界巨子购买了其中的大部分,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段佳话。
1941年10月10日,《大地回春》在国泰大戏院首演,打响了“重庆雾季公演”第一炮。“重庆雾季公演”被誉为中国话剧史上的黄金时代。国泰大戏院公演的话剧有郭沫若的《屈原》、《孔雀胆》,阳翰笙的《天国春秋》,夏衍的《法西斯细菌》,陈白尘的《结婚进行曲》,老舍的《面子问题》,沈浮的《重庆24小时》等。再加上这之前上演的曹禺的《蜕变》等,很多剧本后来都成为传世之作。
1937年2月,国泰大戏院落成(图片由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提供)
抗战时期,郭沫若话剧《屈原》曾在国泰大戏院上演(资料图片)
万健成,今年已经84岁,从1942年6月起,他就在国泰大戏院当学徒,是国泰大戏院战时辉煌的见证人之一。他一生与国泰大戏院结下不解之缘,从学徒一直干到经理,直到19 89年退休。
万健成老人告诉记者,“就是日本侵略者飞机轰炸重庆期间,国泰大戏院的演出也未停止。”他记得,1942年10月17日晚上,夏衍的大型话剧《第七号风球》在国泰大戏院的首演刚要开场,日机来袭的警报就拉响了。白杨等演员带着妆与观众一起进入不远处的防空洞躲避。空袭过后,演员与观众又回到戏院继续演出和观看。
1943年6月,国泰大戏院被政府当局明令禁止演出话剧,只准放电影。至此,国泰大戏院在1937年至1943年6年间,共演出话剧94出,为抗日救亡,为造就中国戏剧精英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抗战大后方文化圣地,中国剧场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许多中国戏剧史及电影史上的杰出人物,都曾在国泰大戏院的舞台上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中国话剧“四大名旦”舒绣文、白杨、张瑞芳、秦怡,以及陈波儿、黎莉莉、赵丹、蓝马、金山等闪烁的群星,照亮了雾都的天空和战时的中国戏剧界。
上世纪80年代和平电影院前观众人头攒动(资料图片)
2007年,拆迁前的国泰电影院
解放后,国泰大戏院继续营业,19 51年由西南文教部接管。1951年10月3日,因门前的邹容路太窄需要扩宽,也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国泰大戏院拆除重建。
1953年10月1日国庆节,国泰大戏院在原址上重建后开放,更名为和平电影院,寓意“和平”。
万健成当时为和平电影院业务组长。他回忆,电影院大楼有三层,外墙正大门上方有一个巨大的“和平鸽”雕塑,两边分别有“和平”两个大字。电影院内,有1459个座位,分为楼上楼下两层,称作楼厢和堂座。大厅内的座位比以前更宽敞更舒适。引进的电影屏幕是当时最先进的,连幕布也是金丝绒,一切都显得富丽堂皇。当时规定1米以下的儿童不得入场,影院为此还专门为观众设立了临时托儿所……
1960年到1978年,万健成成为影院经理。他说,“文革”期间,和平电影院又更名为东方红电影院。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泰”也给万健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影院放映最多的电影是‘三战片’《南征北战》、《地雷战》、《地道战》。国产片《红色娘子军》,朝鲜电影《卖花姑娘》,也是那时最热门的电影,场场爆满,有时还要通宵加映。”
上世纪80年代是和平电影院最鼎盛的时期。影院购置了立体声环音设备,成为重庆新片、大片的首映影院,平均每天有观众八九千人次。和平电影院上映的《庐山恋》、《高山下的花环》、《红高粱》等电影都是重庆人最美好的文化记忆。
19 92年,电影院进行了一次大整修,底楼被开辟成商场,划分了小的电影厅和录像厅。1993年,这里再度更名为国泰电影院。1995年,美国电影《亡命天涯》登陆国泰电影院,让人们领略到了进口大片的震撼与刺激。国泰电影院也就此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随着历史的发展,国泰电影院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2007年,市规委会决定,拆迁国泰电影院,将国泰和重庆美术馆合二为一,落户临江门原市公安局地块,修建重庆国泰艺术中心。
新建的重庆国泰艺术中心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重庆“十一五”期间十大公益文化设施,位于解放碑CBD核心区,2007年正式动工,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83亿元。目前,重庆国泰艺术中心正在进行最后的内部装饰和设施设备的安装,预计今年底对外试运行。
新“重庆国泰”建筑,采用了钢混结构和钢结构相结合的组合形式。它的立面造型借鉴了中国古代建筑“题凑”造型,红黑相间的钢架巨型建筑格外醒目。走近细细打量,红色印着“国”字,黑色印着“泰”字。白天,它的楼体如同一团篝火。夜晚,当灯光亮起时,熊熊燃烧的篝火也会同样耀眼。
8月14日,重庆国泰艺术中心由重庆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正式移交给重庆演艺集团经营管理。
重庆演艺集团总裁张乐介绍,重庆国泰艺术中心共10层,包含了重庆美术馆、800座的国泰大剧院、350座的音乐厅和350座的多功能厅。张乐称,“接手新‘重庆国泰’后,重庆演艺集团将充分利用自身的‘软件’优势与国泰的‘硬件’优势,深入挖掘‘国泰’文化内涵,在剧目和营销手段上主打怀旧牌。”重庆演艺集团将大力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剧目;同时,扶持推广重庆院团的优秀舞台作品,打造本土艺术品牌;还将依托重庆众多文艺院团,打造原创驻场剧目,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
目前,重庆演艺集团正在积极排练专为新“重庆国泰”量身打造的原创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情景曲艺歌舞剧《竹枝风流》。《竹枝风流》被初步定为首场演出剧目。
按照重庆演艺集团的计划,将着力打造“相约国泰”艺术公益活动品牌,每年有不少于20场的政府公益性演出,每月设定公益活动日,让市民免费参与;每月举行院团演出日,并不定期举办艺术家座谈会、艺术研讨会,以及各类公益性文化活动……
重庆国泰艺术中心,重生的不仅仅是它的名号,还有它70多年的文化积淀。至于它的未来,亦如它独特的造型,永不熄灭的火焰,将照耀人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