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宋迪
今年四月份上映的《超级战舰》被媒体誉为“海战版变形金刚”。它来源自美国一款经典战棋游戏,描写的是人类对抗外星战舰的故事。据报道,这部斥资2亿美元打造的科幻巨制,使用了大量复杂的电影特效技术,堪称一部视觉特效上的盛宴。影片的制作伙伴萨拉·奥布里在接受外媒采访中说:“(影片中)驱逐舰(指“密苏里号” 编者注)是机械中最华丽的部分之一,……我们将带你置身在这些巨大的远洋怪兽中,你可以看到它们的武器、导弹和其他所有的力量……,这不同于我们以往的电影体验。”
“它的特效镜头比3D时代的《世界大战》这部电影多出了五倍,大家可以想象数字内容的增长对于电影如此,对于游戏也是如此。它必须要适应下一代的超高清的屏幕和硬件设施。”《超级战舰》中密苏里号的特效制作公司维塔士首席执行官兰吉利先生说到,“创造更好、更清晰的内容,有更多的细节内容。这对我们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对于我们来说工作更多。”
每一代新的硬件都会导致制作电影和游戏团队的壮大与工作量的暴增。简单说,几年前可能十个人/工作日就可以实现的特效,但是现在可能要20个人/工作日才能实现,也许未来的制作时间会达到40个人/工作日。所以想有更好的电影、游戏的视觉效果、形象的效果、角色的效果的话,就意味着更多人手,更多投入。
“比如《超级战舰》电影中的密苏里号和其对应的游戏版中的密苏里号的制作,我们先后被电影公司和游戏公司寻求合作。可以想象,这两者间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游戏的制作我们用了20个人/工作日,而电影版则用了130个人/工作日。”兰吉利表示,“如果你还是在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话就很难实现目标。那么要怎样做呢?一定要实现分享合作。现在在不同的工作室之间的技术分享与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同时,这案例中非常有意思的一点还在于,如果被这两个不同行业的公司都选中找你做同一个项目工作的话,有一些资产是可以共享的,因为制作特效的工具也是类似的。“就《超级战舰》的密苏里号的制作而言,首先是制作电影的公司找到我们,让我们做了《超级战舰》里面的密苏里号的模型。过了几个月之后游戏公司也找到我们,让我们做了《超级战舰》这个游戏里面同样是这个美国的密苏里号的模型,就此一个单个的案例而言是纯偶发的事件,但是现在我们也越来越多的看到这已经不是一个偶发事件了,我相信未来会看到越来越多这样的案例,因为游戏和影视之间的视觉特效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通用的。”维塔士总经理潘峰在接受《中国传媒科技》杂志记者专访时这样表示。
另一方面,更多的挑战也来源于对于更多终端和平台的支持。也许,在十几年前,支持兼容三四个平台或终端就已经足够了,但是现在特效内容必须要支持在各种平台与终端上展示与使用,因为你不知道你的用户会在哪里,使用哪个平台,尤其是那些使用手持移动终端的用户。
“如果说五年以前或者十年以前你所制作的内容需要兼容的平台屈指可数,一只手可以数过来的话。那么现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同样的一个操作系统下面有不同的分辨率,不同的芯片,不同的处理能力。所以现在对于任何一个做传媒娱乐产品的公司来说,多平台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潘峰向记者这样说到。
我们很多人会时不时在纸巾上,在纸上来画草图,但是如果有更好的方式捕捉灵感会怎样?现在我们不需要在纸上来画草图,如果我们可以用一个工具,帮助大家在iPad或者手机上来捕捉创意,随时随地。如果草图不仅仅是外形,如果我们要画出功能性草图能让大家迅速了解你的设计中的功能……
创新,已成为了这一个时代的代表性词汇,在传媒娱乐领域也是如此。就如12月13日,在2012欧特克AU中国“大师汇”上,欧特克公司传媒娱乐部大中国区行业总监谭伟康在致辞中所说,“在过去的一年,全球的观众从3D电影中获得了极大地视觉震撼和心理满足,这相当一部分应归功于数字娱乐创作的技术创新。”
图为2012欧特克AU中国“大师汇”现场
“正如之前所说过的,我们认为今天最大的机遇之一就是将我们的工具与数据与人联系在一起。因此如果有地方能够让你完成所有这些刚才提到的任务会怎样呢?所有要素在一个地方集中,从任何设备都可以登陆,集中提供所有的数据与你所需要的所有信息。那么我想这个地方就是云,它是一个聚合点,将所有的要素能够聚集在一块儿,它也是一个中心枢纽。欧特克云(Autodesk 360)能够让你搜索、转换并浏览你的所有项目,能够让你与其他人沟通、了解他们在做什么,也能够让你将项目相关的数据、信息储存在一个地方,随时随地都可以调用。它带来的是基于数据和服务共享的连贯、畅通体验。”欧特克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及新兴市场总裁魏柏德先生在2012欧特克AU中国“大师汇”上发表演讲时表示。
所有的工具都是由云计算来提供动力的,他们与云联系在一块儿,他们实际上就是一些应用程序,但是与云的力量结合在一块儿,能够让你在任何设备上就可以使用,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以及台式机。但是这是PC以来最大的一个计算变革。
“有很多人对云计算是比较怀疑的,认为建模是很难的,因为图片太多,并且计算太密集,可能对于宽带的要求比较高。很多人可能认为手机以及平板电脑无法帮你来做设计,但是事实上你用任何的设备都可以来完成设计。这绝不是空谈,仅仅在去年我们的客户已经在我们的平台上实现了近一百万个项目的渲染,登陆时间超过300万CPU小时。在10月份AutoCAD WS下载达到了一千万次,我们的BIM 360平台现在拥有四万用户。9月上市的Simulation 360已经帮助1700个项目实现云计算,我想所有的这些数字都证明了云在移动终端上设计建模的未来。”魏柏德先生这样解释到,“我知道大家可能对于云有一些担忧,但是我想这样说,可能你现在在工作上还不会用到云,或者是移动设备。但是在大家的个人生活中,不管是在网上银行平台,或者是在社交媒体,几乎每个人都已经体会到了其带来的便捷。我觉得大家的关注也是非常合理的,但是我认为这种新的方式也能够来让大家去参考,去考虑。也许新一代的工具好处并不需要一次全部拥有,他们只是为你的工作模式提供补充,你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和方式加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