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红
(河南省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血液透析中心 河南濮阳 455000)
本组患者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25~72岁,平均39.7岁。病程1~32年,平均4.8年。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46例,尿路感染14例,肾病综合征9例,肾小球肾炎1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 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前的运用 护士需加强血液透析前访视工作,包括术前准备、患者的病情、饮食及生活习惯、心理状况等。掌握患者一般资料,如患者的性别、姓名、血液透析方法、即往史、过敏史。术前1d向患者及家属就血液透析的目的进行简单介绍,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采取积极措施对心理障碍进行疏导。通过透析前亲切的交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告诉患者手术的可靠性和必要性,解除思想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做好特殊体位的指导,对隐私最大限度的做好保护和尊重,使其术前焦虑、恐惧心理消除,对心理舒适度的要求给予满足。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注意访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患者休息。
1.2.2 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运用密切观察患者电解质和体液的变化,对液体出入量进行记录,水肿严重者可给予药物进行控制和治疗。另外,做好免疫抑制剂药物应用时的指导,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保护性隔离免疫力差的患者,教育患者重视个人卫生,同时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以降低药物长期应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向患者讲解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做好透析前准备工作,了解置管或内瘘的具体情况,做到成功穿刺,为保证血流量充足需妥善固定置管的患者,检查血液透析机是否良好,核对和设置各参数,准备抢救措施,对机器运行和患者病情变化在操作中认真观察,内瘘处有无肿胀或渗血,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
1.2.3 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后的应用 护理人员对血管通路妥善处理,内瘘包扎需松紧适度,保证为舒适状态,并就内瘘的保护常识给患者和家属做相应健康教育和注意事项,依据肾内科患者疾病的特殊性,应给予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磷饮食。即可使患者健存的肾单位负担减轻,又保持相对稳定的肾功能变化。要依据尿中蛋白质的丧失量和患者的个别需求来决定蛋白质的摄取量,为减轻肾脏负担,可给予适当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给予丰富维生素食物、优质高蛋白、低磷、低盐、低钾饮食。因肾内科疾病患者有较长的治疗周期,有较长期的卧床时间,故应重视对患者皮肤的护理,对感染进行有效预防。
表1 2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住院时间为(6±107)d,对照组为(6±155)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步入老龄化,急、慢性肾衰竭是肾内科常见疾病,体内水、钠潴留通过血液透析治疗可迅速解除,尿毒症症状在促进血钾降低后,短期内可改善,并使因代谢产物潴留引起的消化道出血降低,故对急性肾衰竭的多种主要并发症可有效预防,降低死亡率,预防性透析在早期开展取得的效果更为理想[2]。血透患者中年龄是重要的影响死亡的因素。尽管接受血透治疗老年人肾衰竭疗效仍不及中青年肾衰者。年龄愈大,主要脏器功能减退,生命调节机制愈不完善,并常伴各种严重并发症,神经内分泌机能下降,不易耐受心率、血压、血容量血透时的波动及电解质的变化。认真做好宣教工作,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对治疗积极配合。严密观察透析液流量、血流量、温度及超滤情况。对于急性肾衰高分解代谢患者,在透析过程中避免血压下降,补充热量减少分解代谢,以免加重肾损害,造成肾脏再灌注不良。做好透析全程的舒适护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张智敏,程圣英,张五星,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情况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07,6(6):312~313.
[2]冯锐.78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0,12(1):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