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基本功素养对提升学报编辑能力的重要性

2012-08-15 00:54:52乔倩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基本功语言文字选题

乔倩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编辑部,长春130118)

1 语言文字基本功素养是高校学报质量保障的重要因素

1.1 语言文字基本功素养在编辑环节中的必要性体现

高校学报,作为出版物的一种,属于期刊范畴.从学报的前期选题策划、组稿、选定作者,到中期的审稿、编辑加工、三校一读,再到后期审核、设计制作、发稿、印制完成,整个出版工作环节层层相扣,井然有序.严格意义上说,每个环节的高质量完成都离不开对于语言的组织运用、理解和文字的标准规范、设计与编辑的使用.对于在文本内容和形式设计上均合格的期刊而言,需要语言、文字、逻辑组织等多种因素的相互配合来完成,比如:编辑的文字基本功素养、编辑对于文章选题策划的把握能力、审稿专家的过硬专业知识储备、实力均衡的编辑团队、丰富的资料等.我们把它们分为可利用资源和待提升资源.对于现有的知识储备和资料而言,属于可利用资源;对于编辑的文字基本功和对选题策划的把握能力,则属于再提升、再开发资源.这里所说的“再提升、再开发”主要指对现有资源的提高,完善.语言和文字的基本功能力,从学报内容层面上讲,它贯穿于从选题策划到期刊印制整个出版工作环节的方方面面;从学报形式层面来看,其是展现学报特色和品牌效应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学报的建设应以语言文字基本功的素养为前提,可以这样说,高校学报的建设要以语言文字基本功素养为其质量保障的条件之一.

1.2 语言文字基本功素养对于编辑工作者的必要性体现

语言文字基本功包括对语言使用和文字规范两方面的要求.高校学报作为高等院校展现师生知识和科研水平的一个平台,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学术载体,是高校教学与科研发展的动力.高校学报,这一学术性综合期刊,担负着高校学术信息交流、培育新人、繁荣科技文化的重要使命.质量和创新是学报发展的两大主题.加强文章内容在语言文字上的编辑、审核,不仅是对作品创作者拥有其作品权利的一种尊重与维护,同时也体现着编辑对作品应当履行的必要的监督检查义务.

编辑,应该具有敏锐的头脑和快捷的反应,捕捉热点问题,确定选题.从选题策划的论证、实施,到选题计划的形成,这一过程标志着选题的立项[1].编辑接下来在组稿过程中,要充分深入地研究选题内容,制订相应的组稿方案,并同时择选合适的作者创作作品.在与作者确立约稿的关系之后,就要以参谋的身份做好编辑服务于作者、服务于作品、服务于出版单位的工作.待稿件正式完成后并通过审稿的过程,即开始进入编辑加工、整体设计、校对等一系列编辑具体工作的内部环节.在编辑加工和校对的过程中,稿件经常出现语言文字问题.而这些常在稿件内容和编辑加工整理过程中出现的语言使用和文字性错误,对于学报内容质量的影响甚大.编辑的审稿环节是加工整理的重要基础,通过审核稿件的内容质量也在加工整理过程中进一步得到润饰提高.因此,编辑和作者需要做的首先是解决语言文字上出现的多种问题.作者在创作中提高文稿质量,避免文字错误的多次发生,而编辑则要指出稿件中的语言使用错误并及时修正,使稿件内容更加地完善.

2 从稿件的具体问题看加强编辑语言文字基本功素养的重要性

作者提供作品,编辑是学报的策划、设计、加工、润饰人员.成功的期刊离不开编辑与作者的共同努力.编辑要在作品的基础上,以不歪曲作者的创作意图为前提,进一步对作品进行加工润饰.学报稿件中经常出现的关于语言文字使用错误的现象主要包括:“的、地、得”的混用与误用、繁简字新旧字形的混用、词语或句子成分冗杂、成分语序颠倒、成分残缺、相关汉字的意义错用混用等.这些语言使用问题需要作者和编辑的共同努力才能尽可能地消除,作者在创作稿件的过程中需要认真组织并正确使用语言文字,恰当地运用每一字、每一词;而编辑则要揣度作品文字内容,查找语言文字错误并正确修改,进一步消除作品文字内容的差错,起到编辑的加工整理作用,充分发挥编辑语言文字基本功素养,进一步提高学报稿件质量、提升学报编辑的专业能力.

2.1 对于“的”、“地”、“得”的混淆使用

学报稿件中对于“的”、“地”、“得”的滥用、混用现象极为普遍,这就要求编辑应当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扎实的语言文字基本功能力,对于语言文字的语法使用应当深入理解、运用自如,在阅读文章过程中迅速查找滥用情况并及时正确修改语法错误.比如(括号内为错字):①“我们兴高采烈地(的)回到家中”;②“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关键在于其对于社会快速的(地)发展大有裨益”;③“由于心想事成,他欣喜得(的)掉下眼泪”;④“这项成果在具体的实践中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地)应用”等等,这些都是在文章中频繁出现的语法错误,“地—的”混用,“的—得”混用,都是作品和编辑加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作品中出现了相应的语法错误,就要求编辑做到正确修改,消除作品在内容上的语言文字错误.

2.2 成分的冗杂

词语冗杂要求编辑将成分赘余部分删去,达到语句简明,表意明确的加工修改目的.比如:①“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这里,“环境”应删掉,这是成分堆砌.②“他们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的距离”多余成分应删掉.

2.3 繁简字及新旧字形的使用

对于繁简字的使用,大陆地区的正式出版物已有统一规定使用简化字,并且是简化字的新字形.而对于特殊的出版物如:古籍类图书、字典或书法字帖等则可使用繁体字形.对于期刊杂志目前使用较多繁体字的如台湾地区的印刷出版物,其印刷字体就为繁体字,并且新旧字形尚且没有统一[2].对于繁简字的新旧字形的使用情况,国家明确规定大陆地区出版物统一使用新字形,新旧字形应统一.因此,在稿件加工过程中,应注意对繁简字及其新旧字形使用情况的辨别与修改.常见的有:发——發,干——幹,红——紅等.

2.4 汉字误用

稿件文本中出现的对于汉字错用混用的情况,多数是因为对字义、词义不明确而导致错误的习惯性使用.在编辑加工整饰过程中,编辑工作者要仔细区分简化字的使用,及时正确地查找出简化字的误用并予以改正.在词语中出现的误用比如:代——戴,付——副,兰——蓝,欠——歉,午——舞,圆——园,正——整.在成语中经常出现的误用诸如(括号内为错字):兴高采(彩)烈、战略部(布)署、不齿(耻)于人类、川(穿)流不息、举一反(返)三、屈(曲)指可数、好高骛(鹜)远、直截(接)了当、至理名(明)言、一文不名(明)、山清(青)水秀和青(清)山绿水等,都是频繁出现的误用现象.

2.5 成分残缺

①“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缺少句子主语.②“在本届羽毛球亚锦赛上,经过她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女单冠军.缺少主语,或将“经过”和“的”删除.

上述列举的几种主要的语言文字问题,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字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基本功素养的编辑人员去甄别,并加以修正,否则将无法完成编辑工作基本环节的各项具体任务.编辑工作缜密紧凑,每一语言文字修改环节都要求编辑做到咬文嚼字,一丝不苟,带有较强的语言逻辑组织特点.因此,对于编辑人员基本素质的要求也较高.

3 结语

甄别文字错误、改正语言使用错误和稿件文本内容的进一步加工润饰,是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是提高编辑团队业务技能水平的核心因素;是高校学报编辑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更是高质量学报得以出版发行的重要保障.编辑不仅要做到修改润饰作品中原有的语言文字性错误,并认真仔细将其改对,同时还应该注意不能将原稿表述正确无误的内容误改.所以一本优秀的高质量的期刊出版发行,需要期刊编辑团队、出版单位和作者的相互协调与共同努力来完成,更需要编辑较强的专业基本功素养、在语言文字和热点问题上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于专业知识的丰富储备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语言文字基本功素养,不仅是作者在创作作品过程中理应必备的能力,更是期刊编辑人员和出版工作者应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对于高校学报编辑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学报编辑团队的专业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编.出版专业实务·中级[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14-19.

[2] 竺家宁.台湾地区的新词发展和两岸词汇比较[R].台湾政治大学,2012年4月1日.

猜你喜欢
基本功语言文字选题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快乐语文(2021年34期)2022-01-18 06:04:04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人大建设(2020年1期)2020-07-27 02:47:12
练好基本功,提升维修能力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24期)2019-12-17 11:49:30
谈诗词的选题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16期)2019-07-30 08:02:06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18期)2019-07-29 08: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