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河下游滩区治理

2012-08-15 00:42赵小辉
山东水利 2012年10期
关键词:滩地滩区洪水

赵小辉

(济南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有限责任公司第四分公司,山东 济阳 251400)

黄河下游河道上宽下窄,最宽处达24 km,最窄处仅275 m。黄河进入下游冲积平原后,形成“悬河”,其“悬河”程度,在滨河区,一般为3~5 m,多者高达10 m,在平原区局部可达10 m以上。悬河地方一旦决口,极容易造成黄河改道。历史上黄河大堤外的居民,由于黄河多次改道,被迫圈进河道,形成120多个自然滩区。在这些滩区中,分布着豫、鲁2省15个市43个县(区)的2 052个村庄,人口181万左右,耕地25万km2。黄河下游滩区在治理洪水、泥沙问题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据统计,黄河洪水期间,河段宽的削峰率可达57.8%,泥沙淤积占下游泥沙淤积总量的98%。黄河下游滩区的滞洪、滞沙作用大大增加了下游的防洪能力,减少了灾害发生的机率。

虽然黄河下游滩区对黄河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也把滩区民众置于危险中。滩区民众历年饱受洪、旱灾之苦,生活水平一直较低。建国以来,各级政府一直致力于下游滩区治理,但由于黄河水沙问题的复杂性,滩区治理开发受到很大限制。改革开放以来,滩区经济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落后于其他地区。因此,滩区的社会经济及内部的各种问题亟待解决。

1 滩区的形成

由于黄河下游为强烈堆积性河流,历史上大都采取宽修堤防的方式,使河道有较大的行洪能力,形成了现在的河道和滩地。因黄河下游主流游荡频繁,河道冲淤变化剧烈,滩地也不断发生变化,现有滩地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历史上黄河发生多次大洪水,洪水过后淤积形成滩地,河口上的滩地大多属于这个类型。2)60年代黄河改道,溯源冲刷留下部分高滩,由于河槽淤积,高滩落淤形成滩地。3)由于河势游荡摆动,形成滩地变化,一部分滩地变成河槽,原有的部分河槽落淤形成滩地。黄河下游冲击平原形成悬河。而悬河一旦决堤,决口发展极为迅速,河水居高临下向决口奔流,而决口以下河道流速减缓,迅速淤废,最终造成黄河改道。历史上黄河大的改道有5次之多,每次改道都会形成一条悬河河床,形成天然的自然滩区。4)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后,有计划地开展河道整治,修建了大量的控导护滩工程,在工程背河及下游形成许多新滩地。

2 滩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采取了各种措施对滩区进行治理开发:如修建滩洪工程、淤滩淤中沟、修建控导护滩工程等,但由于滩区的独特性,导致以上滩洪工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黄河下游滩区问题仍然存在。

2.1 洪水威胁

滩区洪水威胁仍然存在。小浪底水库的建成运用和下游防洪工程的大规模建设,使黄河“上拦下排”的防洪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下游防洪能力大大提高,但是100年一遇洪水花园口站仍有15 700 m3/s,加之滩区防洪能力十分薄弱,漫滩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下游滩区群众的生命财产仍然受到严重威胁。

2.2 悬河威胁

黄河上游来水偏枯,下游河道平滩流量减小,致使主槽淤积抬高,形成二级悬河。二级悬河导致河槽过洪能力降低,漫滩机遇增加。虽然水利部黄河委员会正在探寻二级悬河的治理办法,如在河南启动的疏浚河槽淤填堤河及淤堵串沟试验工程、2009年组织完成《黄河下游“驼峰”河段及二级悬河治理试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等项目,但是黄河的泥沙淤积仍然严重,治理好的“二级悬河”有可能重新悬起来。这种螺旋式上升的“二级悬河”,将更加可怕。

2.3 滩区旱涝灾害严重

黄河下游滩区处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春夏之交降雨量偏小,几乎每年都会出现旱灾;由于黄河下游槽高、滩低,每逢涝年,漫滩威胁、积水区排水困难等对滩区民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威胁。

2.4 滩区产业结构单一

黄河滩区产业结构单一,目前经济主要靠农业,以小麦、玉米、大豆、花生、西瓜等作物为主,由于要考虑防汛问题,实际上只能保证一季夏粮生产。滩区内除中原油田外,基本没有其他工矿企业。单一的产业结构制约了滩区经济的发展,致使滩区民众生活水平较低。

3 滩区治理开发的措施

黄河滩区既是行滞洪区、又是生产生活区,复杂的特性导致治理开发必须采取以下几个综合措施:

3.1 工程与政策两方面应对洪涝灾害

1)修建各类工程措施,抵御洪涝灾害。经过多年的治理,黄河河势的游荡范围确已减小。但河势的游荡规律难以完全掌握,如遇大洪水,现有的险工、控导工程能否经受住考验不能保证,不利河势会不断发生,原有的河道工程可能会被冲毁或暂时闲置,需要改建、新建河道险工、控导工程。这种河势的游荡根源就是宽河道。为减轻滩区人民所受洪水灾害,应采取各类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一是修建避水连台。滩区村庄修建避洪工程,并且将各户的避水台连到一起,形成避水连台,共同防御洪水;二是淤滩淤串沟。利用河流泥沙淤高低滩,淤填黄河行洪留下来的串沟。借此发展滩区水利设施,改善滩区的生产条件,提高滩区产业收入;三是修建控导、护滩、护岸工程,控制河势,稳定滩地,减少滩区群众的灾害损失;四是规划修建滩区撤退道路,遇到洪水险情,及时撤退滩区民众,保障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国家政策倾斜,保护滩区民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了有效避免洪水威胁,国家应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保护滩区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是采取村庄外迁、就地避洪、临时撤退等措施,行洪期间保护群众安全;二是对受灾群众实行洪水补偿:目前国家对蓄滞洪区实行补偿性政策,但是滩区却没有经济补偿。滩区不仅是民众赖以生存的家园,而且是黄河洪水滞洪沉沙的场所,国家的经济补偿政策也应该惠及滩区民众;三是设立洪水保险基金:洪水保险作为滩区管理的非工程措施,应成为与抗洪救灾措施并重的主要政策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滩区经济条件的改善,现在同等条件下的洪水对滩区民众造成的损失远高于过去。因此,国家的补偿跟救济越来越滞后于滩区民众的基本发展要求。国家应该通过设立洪水保险基金,由国家、集体、企业、个人共同承担保险费用,由专门的基金委员会负责管理、运营,聚集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帮助受灾群众。

3.2 多种措施淤滩

通过修建各种工程措施治理“二级悬河”,如自然漫滩、引洪淤滩、挖河淤滩等措施,进行淤滩、淤串、淤堤河,缓解槽高、滩低等现象。笔者认为,各种措施中,挖河淤滩的效益最高,既可以疏浚主槽,降低河槽的高程,又可以淤积滩面。而较大的淤积滩面横比降,有利于实施泥沙的长距离输送。

3.3 调整滩区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改变滩区以农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状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滩区经济发展。根据滩区的情况,应该发展经济作物种植、畜牧、生态观光旅游等多种产业形式。在不影响分洪的前提下,适量种植经济林木、中药材等作物;利用丰富的饲料来源发展大规模的养殖场,发展畜牧业;充分开发滩区现有的景观资源,发展生态观光旅游等新型产业经济。通过以上措施,拓宽生产领域,改善滩区民众经济条件,寻求滩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4 滩区治理展望

黄河下游滩区问题是个历史课题,以上的措施只能缓解或者提高滩区民众的经济水平,但从长远来看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黄河下游宽河道是滩区一切问题的根源,因此,黄河治理的关键是解决下游宽河道的问题。必须认识到这一历史课题的重要性,以及解决这个问题将会遇到的经济、技术、社会等各方面的困难。通过各类技术措施以及移民工程等逐步做到滩区人民生活生产区与河道分离,只有这样黄河才能长治久安,滩区人民生活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滩地滩区洪水
清代黄河滩区治理与区域社会研究
洞庭湖区滩地及稻田洼地资源分布研究
托起滩区群众稳稳的幸福
洪水时遇到电线低垂或折断该怎么办
山丘区中小河流滩地时空演化与扰动因子分析
又见洪水(外二首)
山东投资260亿元迁建黄河滩区60多万人
论山丘区中小河流滩地生态修复体系构建
基于形态指数的山丘区中小河流滩地分类方法及演变分析
洪水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