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礼泉县农田水利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2-08-15 00:45苏小芬
陕西水利 2012年1期
关键词:机井农田水利用水

苏小芬

(礼泉县水利管理站 陕西 礼泉 713200)

2011年初,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关注水利,体现了党中央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水情的准确把握。同年七月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召开,再次将水利提到治国安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上来,吹响了重视水资源、大兴大干水利的进军号角,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1 礼泉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状

礼泉县地处渭北旱塬中部,辖15个乡镇,有12个乡镇农田受益于宝鸡峡渠水灌溉,耕地面积85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为50.8万亩。目前有中小型水库6座,抽水站280家,机井2428眼,其中百米以上机井503眼。因水利条件改善,粮食亩产由1950年的57.3kg增加到225kg,增长近4倍。近几年礼泉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宝鸡峡渠灌区和县属双河灌区为着眼点,在南部台塬区立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积极实施渠道衬砌,完善渠系建筑物,着力提高田间水利用效率;在中部丘陵区依托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突出水资源开发利用,配套建设小型水源工程,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北部沟壑区围绕发展现代生态农业,重点兴修小型集雨蓄水工程,助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切实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2010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涉及新时、石潭、建陵、西张堡等4个乡镇24个村,先后完成宝鸡峡灌区末级渠系改造、低压管道灌溉和小型泵站改造等工程,新打机井9眼,更新改造抽水站9处,铺设UPVC低压输水管道50.04km,衬砌渠道57 km,新修渠系建筑物1241座。但是,风调雨顺和化肥投入增加、良种普及部分掩盖了水利问题,为进一步发展农业留下了种种隐患,研究新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显得十分必要而又迫切。

2 当前农田水利存在问题及成因

2.1 水利设施老化严重

水利设施老化严重,减弱了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抗灾增产能力。礼泉县水利设施大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五小”水利工程覆盖率不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及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的需求压力加大,区域缺水形势越来越严峻。

2.2 基层管理不完善

一些水利工程中的电力设施被盗、损坏严重,造成机井无法使用,有的村被迫将电力和抽水设备灌溉时重新安装,不灌时拆下放到保管室内,给灌溉带来不便。其次,由于田间渠道破坏严重,侵占、侵种和人为毁坏的现象屡禁不止,不少渠道成了工业垃圾、废砖瓦、秸秆及生活垃圾随意乱倒的垃圾坑,不仅成为灌区发生事故的根源,而且遇旱时不能发挥作用,造成农产品产量下降。如2001年和2002年遇伏旱,因灌溉因素,秋粮亩产仅为138.0kg和158.2kg。

2.3 农村水利管理体制不健全

县水利部门主要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县农发办只搞农业开发,乡、村、组无人管理。管理部门虽各负其责,但难以互相协调,加之县域财政困难,银行信用贷款难,致使农田水利投融资渠道不畅,筹资难、配套难、前期工作经费紧张,滞缓了工程建设步伐。同时,重建轻管思维还没得到根本改变,工程建成后管理不到位。特别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少、经费落实难,管理制度不完善,用水户协会等后续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难于推进,致使工程难于长期发挥效益,抗御灾害能力较低。

2.4 用水管理不善,群众积极性不高

用水管理不善,搭车加码现象存在,导致灌溉水费高,用水量减少,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性不高。目前,灌农每亩地浇地费用在40元~50元。以小麦为例,农民为了降低种植成本,对小麦只灌一水,冬春灌二水合一。果树每年只灌一次。每年夏灌,吊空机井都需维修,因县乡村无力投资,致使吊空机井难以修复,在抗旱关键时刻群众眼望抗旱设施却一心祈盼天降甘露,加之实施“取消两工”(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等减负政策,群众认为取消“两工”就是不搞农田水利,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加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利用“一事一议”制度发动农村群众效果不佳,难以发挥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作用。

3 对水利设施建设与维护的建议

3.1 建立财政扶持的长效机制

综合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应该采取“以补促投,民办公助”的方法,通过发挥引导、促进和带动作用,明确财政支持、补助形式、范围和比例,在资金安排上可以采取申请制,在符合规划、确有需要、群众自愿的前提下,提出申请的可以是农户、村、组,也可以是农民合作组织;补助关系可以组合安排,前期土方工作由群众投工投劳解决,资金的补助主要用于材料和机械设备,可以是新建项目,也可以是现有水利设施的改造。同时,整合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土地整理资金、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小型公益设施资金(中央)等支农资金,对于重点和除险水利工程优先安排,做到统一渠道,统一管理,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先急后缓,追求投资效益的最大化,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及掠夺性开发,真正使水利工程发挥应有效益,使农民切切实实得到好处。

3.2 创新水利工程建管机制

因小型水利工程尤其是机井泵站具有综合利用的价值,经营得好可以获得回报,目前大部分水利工程名义上是集体所有,但产权关系模糊,管理不到位,制约了工程效益发挥。应该引导农民公开、公平、公正地参与并主导产权交易,通过拍卖的方式转让所有权,或以租赁的形式换取经营权,或以明确所有权的方式取得建设权,使产权关系明确化,利益关系直接化,责任主体具体化,运用市场机制配置现有农田水利资源,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利用价值,使经营者有利可图。这样一来,既有利于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又能较好地解决受益农户的用水问题。在产权转让的过程中,要明确水利工程防汛责任、保安责任和保障抗旱用水等强制性的要求,推行农民自建、自管、自用和个体经营户买断承包经营管理权。如通过经营者或受益区农户成立农业供水公司、用水者协会等机构,自觉、自愿负责管水、用水和渠道维护,把建设者、管理者、受益者的关系紧密地联系起来,只有三者利益协调起来,才能有利于处理户与户之间、村与村之间的矛盾,实现现有水利设施的维护与管理,也有利于减少用水农户在管水护水中的人力物力投入,实现工程良性运行,确保水利工程资产不流失。

3.3 普及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推选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农田水利建设上要重点向节水倾斜,对田间节水重在配套渠道整治,通过衬砌硬化将供水损失率降下来,并通过水价杠杆,实行定额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的办法,因地制宜发展喷灌、微灌、地埋管道输水、渠道防渗等不同形式的节水工程与农艺技术结合的先进技术(如水肥一体化技术),减少传统的漫灌、串灌,减少水资源浪费。据骏马水站在北吴村就机井灌溉改渠灌为管灌的试验来看。渠灌改用管灌后,亩均灌水量由超过100m3减少到60 m3~70m3,利用系数由0.55~0.6提高到0.9~0.95以上,灌期由过去的28天缩短到8~10天,亩均水费由26元减少到12元,年可节约用水108万m3,节约管理费4万元。同时提倡使用地面径流河水灌溉,减少使用地下深层水。地下水不易及时补给,如果过量开采,将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严重的将使机井干涸,地面下陷。因此,在农田灌溉中采取以地表水灌溉为主,机井灌溉为辅的用水制度,划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将经济社会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承载范围之内。

3.4 调整“一事一议”政策,真正做到议得成,做得好

“一事一议”强调了受益主体与决策主体的统一性,其最大的特点是群众说了算。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采取“一事一议”制度,首要以利益为先。所建工程必须符合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必须充分考虑工程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其次是效益。要求所上工程必须尊重客观条件、科学论证,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直接经济效益。要看得见、摸得着;最后是群众合理负担。所建工程必须考虑农民群众承受能力,要因地制宜合理制定集资标准,也可考虑以工代劳等方式,认真解决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的问题。

4 结论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保证粮食生产的关键措施,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关键在于投资机制和管理体制创新,解决好灌溉中最后一公里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水的支撑。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机井农田水利用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节约洗碗用水
护秋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农用机井管理
一次性用水
阳谷县机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