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议混凝土——(1)开篇:呼应杨文科,一起来探索

2012-08-15 00:47丁抗生
商品混凝土 2012年9期
关键词:杨先生文科变革

丁抗生

(《商品混凝土》编辑部,北京 100024)

二个多月前,笔者手头添了本新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年 6 月第一版出版发行,杨文科著《现代混凝土科学的问题与研究》。这本书通过大量工程实例、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凭借作者二十多年丰富的施工现场经验积累和潜心深入钻研技术的理解领悟,指出了旧的混凝土理论和经验对现代混凝土科学的偏差、失效和错误。从配合比、骨料和水泥的使用、纤维的使用、抗冻性、裂缝、耐久性、干缩、自愈合、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等诸多方面,系统、全面地对旧的混凝土理论和经验以及当前在混凝土学术界尚被推崇的某些观点、意见,进行了鉴定、甄别、补充、纠正。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对创建现代混凝土科学技术理论体系,贡献了不少题材。这本书的内容,对纠正当前混凝土界的诸多片面性的或错误的观念和做法;对控制和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耐久性;对引导混凝土科学研究和更新学科教学内容,都有值得重视的参考作用。

笔者深切感受到,近二、三十年中国的混凝土生产和应用方式确实由传统混凝土向现代混凝土急剧转化着,相应的技术发展也是兴盛迅捷的。但是,由于多个方面复杂的现实情况,生产转型的潮流中也乱象涌动,喜中有忧。最应忧患的是相当普遍性的工程质量低劣问题。质量低劣多半与弄虚作假、偷工减料、违规犯禁、粗制滥造等行径相关连,这是不难查证的。要说这些是“技术问题”,恐怕相当勉强。但“技术问题”确实有所存在,主要是在传统混凝土向现代混凝土的技术变革中必要的破旧立新工作远未完成,对陈旧失效的传统理论和经验未予甄别和切割,科学有效的新理论技术体系尚未完备建立,这在混凝土的生产和应用实践中有时就会迷茫失措、无所适从。这方面,最为标志性的事例就是 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至今仍旧“规范”着当前“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这个顶多是“追认”了若干现代混凝土的概念和事实,但设计理念和方法仍墨守其几十年的陈规,其实对现代混凝土完全是谬误和失效的,还硬要维持“法定权威”架势的“规范”,不知能“规范”出怎样的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来。(对这个规范以后将详加剖析和评判,且待!)作为有心人,笔者注意到:在生产技术难度高的高强度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等现代混凝土的工程实践中,排除非技术性的成因的话,鲜有因技术施用不当或不逮而产生质量问题的,盖因这些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技术,较少能掺杂进传统的理论和经验去干扰破坏,贯彻体现现代混凝土的理论技术较为纯正到位。反之,被传统理论和经验所“规范”,设计出的“普通混凝土”,究竟能有现代混凝土的多少成色?还实在难说清楚,但频频显现质量问题,则确是事实。所以,面对当前混凝土的质量问题种种弊端,在技术层面上的解决之道只能是进行从传统混凝土到现代混凝土的、完全彻底的科学技术变革,必须刻不容缓地推进学术体系的破旧立新,推进实践技术的拨乱反正,推进生产规范的新陈代谢。这是项繁重又艰巨的任务,只有众多专家学者齐心协力、分进合击,才能完成。前些时候,从刊物上陆续读到廉慧珍等教授学者撰写的有关构建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一些基本思路等等文章,证实他们日益关注和参与推动技术变革的势态,倘若能够得到众多呼应,彼此唱和,把话题延伸和扩展开来,就是对技术变革的建树。杨文科先生的著述,从应用实践方面展开了一系列技术变革的话题,也是正当其时、弥足珍贵、意义重大的。

于是,在沟通协商之后,《商品混凝土》期刊编辑部决定用《博文天地》栏目连续转载杨先生的著述。由杨先生自行裁定连载篇什,或依照原书稿,或作增删修改,悉尊其便。这样,《商品混凝土》7 月份刊出了杨先生的《谈混凝土的灵魂——配合比》一文,8 月份刊出了杨先生的《混凝土重要的原材料——粗骨料》一文,9 月份刊出杨先生的《混凝土核心原材料——水泥》一文,依此陆续连载到 2013 年下半年。如此推崇杨先生的文章,固然是他的研究既有广度又有深度,饶有成果,很有价值,应予绍介。更是希望借此吸引广大读者,特别是专家学者,也来参与议论争鸣。利用本刊平台,进行不限话题、尽抒己见的学术讨论。杨先生的论文富含翔实的实证资料、精细的分析研判和慎重的立论建言,这些都是难得可贵的题材。你可以信赖给出的实证资料,即使你有不同的解读意见;你或许秉持其他的观念认识,但杨先生的立论建言你肯定要斟酌辨析。这样,无论杨先生的论点对错与否,其相关认识和实践探索至少可以提供一个靶心,吸引众议、抛砖引玉,集思广益、百花齐放,最终目的是推进现代混凝土的技术变革,实现其理论体系到技术规范的创建、发展和完善。

为此,笔者“自不量力、不惴浅陋”,也将以《杂议混凝土》为题发表一些议论,或许大多是姑妄之言,算是呼应杨文科,站台敲边鼓,甩出一批“板砖”,也来“抛砖引玉”,图个热闹。以上所言,权充笔者《杂议》的开场白,议论些什么实际技术内容,且待下回分晓也。

猜你喜欢
杨先生文科变革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变革开始了
不会说话的杨先生
孙文科
艺术融汇与民族屹立——盛杨先生访谈
一只不会说话的羊
不会说话的杨先生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