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建明
(清徐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山西清徐 030400)
施工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础性投资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尤其是近几年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建筑施工及建材生产企业也随之快速发展。但由于各个企业对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同,管理尺度不一,因而部分工程项目质量得不到有力保证,给建设方及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危害。例如,河南郑州某处政府为搬迁居民建设的8幢住宅楼因工程质量问题被全部拆除,就是因为工程质量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再一次给相关部门及施工企业敲响了警钟。因此,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这对统筹建筑施工全过程、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优化建筑施工管理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国家和个人投资建筑工程,目的是要建造质量优良、外形优美、能够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给人的生活增添幸福感的建筑物。所以,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认真组织施工,建造符合质量标准的建筑物。
质量优良,精品工程,是建筑施工企业通向市场的通行证。质量低劣,等于施工企业自毁信誉。工程质量差本身就是最大的浪费。质量低劣,一方面需要大幅度增加返修、加固、补强等工作的人工费、器材、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还将给用户、使用单位增加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改造费用。同时,质量差必将缩短工程的使用寿命,使国家和使用单位遭受经济损失。此外,还会带来其他间接损失,这些损失将会更大。所以,必须加强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
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来看,自规划、勘察、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起,包括施工准备、工程施工、检查监督,直至用户使用等各个阶段,对工程质量都存在影响作用。从施工企业的角度来讲,影响工程质量的原因有企业内部原因和企业外部原因两种。由于工程项目施工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如环节多、涉及工种多、人员多、项目功能及属性不同,工程所处环境千差万别等,因此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1)人的因素。随着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开展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建筑事业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和损失,其中施工一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是形成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调查,目前中国工程管理人员的现状是:工程管理人才总量缺乏,工程理论中所需求的既懂工程技术,又通晓工程管理、具有较强的人文、法律素质,具有战略目光的复合性中高级管理人才非常匮乏。因而如何提高建筑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有效地降低工程损失、提升工程效益就成为建筑企业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领导者素质高,决策能力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质量检查的能力;工程管理及操作人员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就能够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等,建造出符合规范要求的建筑实体。可以说,工程质量的优劣,完全是由人的因素决定的。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是受所有参加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所以,工程质量决定于人,必须重视对人的教育和培养。
2)材料因素。材料的堆砌构成了工程的实体,因而,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好,工程质量也好;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任凭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再高也造不出高质量的工程。因而要特别注意把好材料采购关。材料也是由人采购的,所以,首先要选好采购人员,要选择那些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人员,挑选那些事业心、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其次要广泛调查,货比三家,选择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商或厂家,采购有产品合格证、有厂址、有社会信誉的产品。这样既可控制材料质量,又可降低材料成本。针对建材市场产品混杂情况,还要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凡是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材料均不得使用,凡发现材料质量问题应追踪到底。
3)方法因素。施工方法,指在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和施工组织设计等。在方法上出现的问题往往是比较多的,如制定了施工组织设计,不能严格执行,不按标准和规范施工,有的施工企业不注重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出现了问题才去处理。有些施工管理人员不研究施工方案,不掌握施工方案要领,任由操作工人自由操作,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4)异常性因素。是指那些人力可以避免的、凭借一定的手段或经验可以发现与消除的因素。如原材料不合格,工艺编制不合理,检测设备不符合要求,操作者技术操作不符合规定等。它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大,对质量的稳定起明显作用。因此,必须正确认识这些因素,认真分析、及时消除,实施较好的人力控制。质量控制就是相对这些因素的控制,这也是整个管理的重点。
5)其他因素。这里主要指企业的外部因素。主要有:a.招投标中最低价中标,为降低成本,偷工减料,以次充好;b.工程项目施工中进度款不能正常给付,不按时发工资,干部、工人思想抵触、情绪消极;c.使用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政府第三方质量监督不力等等。这些原因并非施工企业的主要原因,但若控制不力,则会出现消极应付、敷衍塞责等现象,直接导致工程质量的降低。
正确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因此,要搞好工程质量,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质量和进度的关系。质量与进度、质量与数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即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尽管进度和工作量上去了,实际上因其质量差,并没有什么意义,然而没有数量,工程质量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工程质量是通过一定数量的工程质量来表现的。企业领导者,施工的组织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单纯强调进度、数量,而忽视质量是错误的,应当以质量为中心,当质量和进度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质量,即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合理的组织,加强管理等办法来加快进度,好中求快。
2)正确处理质量与效益的关系。质量与效益是统一的,质量水平高,经济效益就好,这个道理显而易见。
a.质量水平高,返工损失少,效益就好;
b.质量水平高,用户满意程度高,企业信誉也就高,就会赢得大量的市场,在较长一段时间获得效益。企业若以降低质量水平来降低成本、保证经济效益的做法是十分错误的。虽然单纯从成本方面看效益是上去了,但因为质量差,给用户和社会带来严重后果,不但施工企业因质量下降无法交工,要进行返修,造成人力、财力浪费,而且会败坏企业声誉,乃至葬送企业的远期效益。因此,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来获得经济效益是施工企业唯一的兴旺发达之路。
3)正确处理质量与分配的关系。建立健全质量激励机制,是提高职工质量责任心的重要手段。具体说,把质量效果与职工个人的经济收入挂钩,有利于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质量水平的提高,为此,企业从领导到职工都要充分认识到,不但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而且干得好坏直接决定着职工的实际收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质量。
在工程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向参加施工的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书面交底,并签署技术交底文件作为指导施工的技术依据。项目部应编制测量控制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同时将测量控制方案、红线桩的校核结果、水准点的引测结果报项目监理部查验认可后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轴线、标高及关键部位应由专业测量人员测量、质检员检查、技术负责人复核,填报“测量记录”及“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由监理工程师签认,确保测量工作的质量。
1)优选施工人员,提高质量意识和素质。工程管理和施工人员是建筑产品的直接制造者,他们的素质高低和质量意识强弱都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优劣,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控制施工质量,就要优选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通过加强员工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和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预控为主的观念,使得管理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的能力。
2)严格控制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做好检验工作。材料设备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设备质量不符合要求,或选择使用不当,均会影响工程质量甚至造成事故。因此,材料设备应选择国家许可认证,有产品合格证,有社会信誉的产品。既可以控制材料的质量,又可降低材料的成本。选择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应商,实行货比三家。对于进场的材料,应按有关规定做好检测工作,严格执行建材检测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并对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用于建筑工程上。
3)严格执行隐蔽工程和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制度。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做好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坚持专职检查和群众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组织班组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活动,大力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对于在施工过程中上一道工序的工作成果将被下一道工序所掩盖的隐蔽工程,在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应由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和有关部门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并及时办理验收签证手续。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违反国家标准规范(特别是强制性标准条文)要求施工的,应进行整改处理,待复检合格后才允许继续施工,力求把质量隐患消灭在施工过程中。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既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到建筑企业的兴衰存亡,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必须高度重视,科学组织,严格要求,争创精品,这既是建设单位投资的需要,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把质量关,才能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
[1]彭淑芬.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山西建筑,2011,37(3):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