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舟
(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2)
回顾我国二十多年来城市的发展建设,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始料未及的问题,如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生态环境的恶化等等,这些问题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并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反思我们在城市建设中浪费资源、粗放式发展所造成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吸取经验教训。因此,规划提出生态型农村环境的营造。农村生态环境的营造,不仅能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对改善脆弱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也是巨大的。
生态方面的环境问题体现在不恰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生态的破坏:过度垦荒、过度耕种导致土地有机质降低,水土流失,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森林蕴含量和品质降低;河流广为污染,原有功能丧失,鱼虾等水生生物锐减甚至绝迹;生物链遭受破坏,对病虫害自然抵抗力减弱。
生活方面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村镇居住环境恶化,村容、村貌脏乱差现象明显。
生产方面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许多生产工艺落后的乡镇企业造成严重的废水、废气、废渣、噪声污染;农民在生产中过量施用化肥,剩余化肥直接排入河湖,造成农村水污染,农村河、湖、塘水质下降;过度施用农药,破坏生态防护功能,土壤中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风险增大;农用塑料薄膜大幅增加,废弃或破损的农膜污染土壤、污染农村居住环境;秸秆焚烧污染大气、浪费资源。
规划提出生态型农村环境建设的目标是“三清两区”。
1)“三清”指清洁水源、清洁家园及清洁田园。a.加强水污染防治,确保农村饮水安全;b.加强村容村貌综合整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c.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
2)“两区”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生态宜居区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环境保障区。
生态宜居区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村形态,是对农村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性描述,其核心内涵是人的生活、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高度发达条件下,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环境保护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
生态型农村环境建设可分为布局规划及整治规划两个层面,每个层面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增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作为课程总目标之一。教育界很多名家都在关注和研究基于问题的小学数学教学变革,如黄爱华老师的“大问题”,潘晓明老师的“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王文英老师的“核心问题”,陈培群老师的“真问题”……他们都把问题设计作为教学的核心技术予以重视。
农村地区绿化体系规划的原则是:确定合理的指标体系。目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规模,相应的绿地指标也应有所不同,确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动态指标体系,并根据指标体系及城镇远、中、近期发展阶段和规模不同,对绿地建设进行动态控制,以便指导资金投入,便于绿化建设的控制和操作。
绿地规划中应充分利用农村的水系、农田、村地、鱼塘、山丘、文物古迹,在绿地布局上形成“面、点、线、环”有机结合的结构模式。
新农村建设镇村水系规划的目标为:通过对乡镇(片区)各级河道的全面整治,改进河网水系面貌,恢复、强化河道的防洪除涝功能,改善河道水质、美化水环境,实现河道“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总体目标。为此,新农村建设镇村水系规划的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调整河网水系布局;通过河道疏浚、拆坝建桥(涵),全面理顺和搞活水系;对河道进行美化、绿化,建设生态河道和景观河道。
2)合理确定各级河道规模,划定镇级、重要村级河道蓝线。
3)全面提高防洪除涝能力。
4)按照水功能区的要求,合理设置污水排放位置,逐步实行达标排放,农村生活污水逐步实行地埋式处理,以河道水面为生态景观的核心,以绿地景观带为轴线,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
生态文明村的规划应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精神充实、环境良好、生态优化”为目标,通过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群众生活质量;通过改变农民生活方式,提高农村文明程度;通过发展农村生态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是一件新生事物,由于地理环境、基础条件不同,各村的创建重点也有很大的差异,为了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村镇的创建工作,政府应重点抓示范引导。选取一部分经济基础比较好的近城区、镇驻地和沿国道、省道、县道的村镇以及规模较大的中心村,按示范标准建设,通过建设“文明长廊”和“文明片区”,逐步辐射带动其他村庄。
水土流失是土壤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形式,而水土流失引起的土地沙化是北方地区土壤生态系统退化的一种普遍形式。由于土壤退化对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及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因而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紧迫性问题之一。
具体落实到水资源缺乏、土质沙化严重的北方地区,必须严格控制水土流失、遏制土地沙化、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以科学技术为导向,以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适地适树)相结合,恢复与重建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手段,以重点区域的开发和治理为突破口,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建立名优特产型生态农林业体系,促进山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部分山区生态系统的退化主要是由人为因素引起,与此类地区的贫穷落后相联系,因此,此类地区必须严格控制人口的盲目增长,加大科教力度,全面提高人口素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农业面源污染正在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利用效率低下;过量灌溉引起损失,特别是蔬菜种植业;广泛使用的肥料品种易于形成面源污染;施肥技术落后,施肥不平衡;化肥和农药包装没有使用说明或者说明不恰当;缺乏推广服务,农民缺乏相关的施肥知识;公众尤其是农民缺乏环境意识。
对此,建议重点针对农业面源污染处于高风险水平的村庄,在政策、法规和技术3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控制。在政策方面:建立恰当的粮食安全政策;引入农业环境评价体系和循环经济的概念和方法;加强农民专业技术组织的建设;推动面源污染控制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研究示范。在法规方面:建立清洁生产的技术规范;建立有机废弃物排放法规。在技术方面:结合监测和普查,完善农业环境安全的评估体系;推广成熟的施肥和施药技术;加强推广体系建设;实施流域综合管理。
农村与城市相比,有着其独特的历史与功能,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不能照搬城市的建筑形式、街道布局和河道处理方式,防止出现类似城市的美化运动。在对农村进行生态环境改造美化的同时,还应保护好村庄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结构、历史传承和文化脉络,使其得以延续和再生。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