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程校企合作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012-08-15 00:47:13
河北职业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全程校企电子商务

刘 桓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是在社会大量人才需求情况下开设的,然而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存在许多问题,相关专业部门调研数据反映大量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另一方面大量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找不到合适的电子商务人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没有真正考虑到企业人才需求,不能全面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因此,高校需要探索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力求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复合型人才。

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没有被充分重视

一般高校的电子商务课程在教学计划安排上实践学时不多,理论课的学习课时大大超过了实践课的学时,纵然很多学校配合理论教学开设了验证性的实训课,但是这些以教学软件为主导的实训教学的作用也只是让学生了解操作的流程,并没有达到提高动手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效果。学生缺少参与企业电子商务活动的机会,不能直接接触实际问题。

(二)校内实践教学脱离市场需求实际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制定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学校对电子商务在企业经营管理及生产实际中的应用缺乏必要的了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来自企业实际的案例和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务,实验上机课往往流于形式,不能达到预期成果。而利用目前开放的互联网,在网上进行电子商务教学实践,则往往是零散的电子商务某些技巧的实训,无法让学生看到电子商务运作全部流程,更无法全面了解一个企业正常的电子商务技术和管理内容。

(三)无法高效利用企业资源,综合性实践教学很难实现

电子商务专业是新兴专业,利用企业资源是开展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最有效途径。但由于各学校校企合作单位中能提供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企业并不多,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往往能利用到企业项目进行相关电子商务的项目教学,其他地区只能利用一些书本上的成功企业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学习,达不到实践教学效果。而且,一些综合性项目的实践过程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如果没有相关项目承担企业作为实训的依托,往往学生学习完成后仍然是盲人摸象,对诸多专业细节不能清楚地掌握。

(四)校外顶岗实习难以真正对口落实

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效果,所有高职院校会让学生在企业现场顶岗实习,这种方式虽然是职业教育大力提倡的,但是要想实施下去却不是那么容易。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学校和企业没有前期的合作为铺垫,当学生需要按教学计划去企业顶岗实习时,企业可能当时并没有用人的需求,造成对接困难,因此不能大量接收学生实习,而能真正在电子商务岗位上动手操作的人才就更加难得,这样合作企业往往会抱怨学生缺乏动手能力,不愿接纳实习生;二是单纯的顶岗实习效果不理想,内容不全面不系统,不能涵盖专业能力需求。学生无法在所有岗位上实习,实习企业一般都会根据业务需要,安排学生长时间在某个单一的岗位上实习操作,学生无法领会电子商务的真正内涵。因此,在原有实践教学体系下培养出的学生,必然会因为知识结构和动手能力的先天不足造成难以学以致用的缺憾,窄化了就业机会[2]。

二、全程校企合作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的意义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全程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这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方向和路径,但具体什么样的合作模式才真正有效,我们提出的全程校企合作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在高职人才培养的三年六个学期中,都有全程校企合作的实践体系贯穿其中,学生在专业学习的任何时刻都能感受到企业的氛围,每个学期每门实践课程都有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培养内容[1]。

(一)全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变革能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电子商务专业“全程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校内实习基地,将企业电子商务的实际运营模式、流程和场景带入学校,电子商务业实训教学以“全程校企合作”为中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经验融合得更紧密,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下完成实践技能培训,目的性更强,学生积极性更高。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更深的认识,使之看到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为培养具有独立思维的、可继续学习的商务人才打下基础[3]。

(二)全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变革能提高就业率

学生不仅在能力、知识方面与企业实际岗位“零距离”,更为重要的是在企业价值、文化理念上实现“零距离”,学生就业后能很快地认同和接受先进的企业文化及价值理念。以“全程校企合作”为中心来规划电子商务实训,让学生一开始接触专业就能感受到如同在企业接受职业训练,通过真实的职场历练,提高自身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从而对职业再定位提供充分的参考,也为学生毕业后融入企业岗位打下基础。

(三)全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变革能促进多方共赢,可持续发展

以“全程校企合作”带动专业实训规划,可以促进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员不足的情况,而且通过前期的表现,企业可以在第一时间挑选到合适的岗位人才;实习指导教师带领实习学生承接具体的企业生产任务,能直接接触企业生产运营实际,也能随时跟进电子商务的新模式和新技术,为教学团队建设打下良好的外在环境基础,为教师持续地完善实践教学项目提供了资源的保障,从而真正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共赢的局面。

(四)全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变革具有电子商务专业特色

电子商务企业因其具有网络性、远程交互性等特点,其生产运营模式不像传统企业那样固定场所和固定人员。电子商务专业“全程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之所以能够实现,就是利用了专业的特点,不管是在校内的实训室还是生产性实训基地,学生都可以在网络终端接入企业项目,从而完成部分运营流程。同理,企业可有效地将部分业务设在校内实训基地,由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来操作完成,这样就可以打破传统校企合作的地域限制。

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全程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依托全程校企合作,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纵向三层次构建

以全程校企合作为依托,以高质量就业为核心,电子商务专业“全程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套用某种校企合作模式,需根据高职学生六个学期专业核心课程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实训方式。主要是修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实践教学体系为支撑,实现课程实训、工学交替实训、毕业顶岗实训纵向三层次构建。

基于“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贯穿专业教学的六个学期,采用“4+1+1”结构,在教学组织模式实施上,本专业将围绕电子商务岗位设置要求,针对电子商务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来进行。即四个学期的企业岗位认知,学校是教育的主体,企业积极参与;一个学期的企业真实项目实战,学校与企业共同成为教育主体;工学交替实训安排第五学期,根据核心课程来安排基于企业实战内容的“全程校企合作”项目,课程内容与考核可以在企业的“全程校企合作”期内完成。一个学期的企业顶岗实习,企业是教育的主体,学校密切配合,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掌握相关的岗位能力,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课程实训:课程实训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集中教学实训、毕业顶岗实训的重要基础。该部分实践内容由合作企业提供相应的校企开发实践教材,开展专业课程校内外实训,培养学生核心应用能力。通过课程实训可以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验证,书本知识的不足得到补充;可以使学生对未来的工作有直观的理解和认识,对未来工作的选择有明确的目标;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定位有明确的依据[1]。

工学交替:开展工学交替实训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集中半年时间在校企合作企业内部以正式员工身份进行工学交替实训,并实行定期轮岗,集中管理,校企统一考核。两年的理论学习与不间断的课程实训,远不能适应电子商务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进行为期半年的集中专业教学实训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教学计划重要组成部分的集中教学实习,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关键;从学生自身来说,可以使他们提前成为“职业人”,强化岗位专业技能,增强职业竞争力。

顶岗实训:半年时间的毕业顶岗实训,实行集中与分散、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在校企合作企业和招聘用人单位进行,由校企统一进行毕业实习考核与鉴定。开展分类指导毕业顶岗实训,培养学生就业综合能力。毕业顶岗实习是实施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的桥梁。

(二)依托全程校企合作,实现实践教学体系横向五过程构建

全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将企业、高校、学生联系在一起,在业务上相互关联进行有效的配合。整个实践教学以实施过程为主线,横向依次展开。每个实施阶段都有明确的实践任务和阶段性成果,同时彼此之间具有连贯性和依赖性,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在实践教学完成后能产生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最终成果。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时需要做以下工作。第一,拟定本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总体规划,包括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选择、目标与计划的制订;第二,进行网站设计与推广;第三,选择最佳的配送及支付结算方式,降低业务成本与风险;第四,建立高效信息收集系统,优化资源配置;第五,提供优质服务,建立稳定的用户群体。基于这一过程,我们构建出系统性实践教学体系与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实施过程一一对应,共有五大过程。

第一是电子商务基本技能实践过程。该过程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清楚电子商务的经营规律及商业的基本认识。能认识到目前的电子商务技术现状,掌握最基本的网络调查方法及分析手段,在实践教学中学会提出商业需求并能找到关键问题所在;第二是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开发实践教学过程。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开发实践教学过程不仅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专业的“开发平台”,更要为学生提供一套完整的“教学任务”,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整个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对电子商务网站开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电子商务网站的工作流程和整个网站的建设过程;第三是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实践教学过程。在这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电子商务平台和第三方平台来开展全网营销,如利用企业在淘宝网平台上的项目学会C2C交易;利用阿里巴巴平台学会B2B营销;利用EBAY平台学会网络外贸零售等。并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到通过自己的电子商务营销技能得到的收益;第四是电子商务支付实践教学过程。目前全国的商业银行都参与到在线支付中来,同时第三方支付企业也积极地与学校合作开发课程,企业电子商务项目中的支付部分几乎全部都是网上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工具,让学生在学习时就建立银行账户或第三方支付账户,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如何保证电子金融的安全及风险规避的措施等;第五是电子商务项目管理创业实践教学过程。依托一个具体的电子商务企业,将其业务流程完整地开发成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总载体,除了具体的技能实践外,将有利于培养学生总体把握电子商务项目的管理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经过这样实践学习的学生具备一般中职院校学生所不具备的项目管理、创新创业等能力,这是目前许多企业梦寐以求的电子商务人才。本过程中同时可以把电子商务大赛、电子商务创业培训等作为有效的实践教学课堂。

(三)依托全程校企合作,实现实践教学项目化课程体系构建

为了达到全程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实施要求,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都需要重新设计。课程的设置要特别突出以承接企业实际任务为目的的电子商务柔性项目化课程,课程的项目要精选企业的典型任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应全程参与给予指导。从基于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项目的“实施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到具体实践环节实施过程,其目的都是为了让整个实践面向“现实任务”而不再是以前的“模拟任务”。这样就把企业生产任务以项目的方式进行立项和管理,如某个品牌的网络营销策划与实施、某企业的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与建设、电子商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一个项目去实施。实践的过程是切实完成一个项目,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项目,能够为某个企业服务的项目。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同时增加了校企合作过程中我们的主动权,有利于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搭建开放的现实实践平台[2]。

[1] 朱闻亚.基于“专业—就业—创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2):107-110.

[2] 徐向红.开放型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2,(3):157-158.

[3] 尹国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教学[J].新课程研究,2012,(4):127-127.

猜你喜欢
全程校企电子商务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手工制鞋全程LOOK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