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初探

2012-08-15 00:46:08杨竹芬苏红斌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布朗族族群民族

杨竹芬, 苏红斌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临沧677000)

一、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认同”(identity)这一源于心理学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有两种:其一为标注事物为其自身的状况,即是本身、特性、身份的意思;其二为一致、相等、相同、同一些。”[1]即认同是个体对自我身份的认识。民族认同在这个定义框架中得到演绎,民族认同(又称族群认同)“是指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2]民族的内部认同是民族发展进程中一种客观现象,民族认同是个体对于他所归属的民族的一种原始自然的感情和忠诚。国家认同是公民对自己国家的主权、象征、文化价值、理想信念等的认同,其指向是个体所归属的主权国家。布朗族是云南省世居的少小民族,探讨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实现民族国家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布朗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历程

布朗族从民族认同到对国家的认同的形成已成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布朗族民族认同的历程

布朗族的民族认同是民族的自觉行为,表现为一种归属感。个体对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现有的民族认同理论也只能解释民族认同的一些侧面。[3](P98-108)布朗族通常都拥有共同的精神结构、价值理念和文化认同,正是在这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中获得了归属感和认同感。

1.精神结构

布朗族村大多保留着传统的美德,如尊敬老人、爱护儿童,婚姻忠诚、路不遗失、待人真诚、讲究信用、俭朴成风等人际和谐和社会责任感的内容。全村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这说明布朗族民族文化认同的根基在于以中华民族精神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资源。

2.价值理念

布朗族价值认同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前提,以中华民族精神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主体文化是中华民族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特定感受,是通过交流、沟通、提高和抽象产生出来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意识与价值理念,是国家意识的高度浓缩,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与动力。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其实质是对民族国家的价值认同,这一认同构成了民族文化认同形成和发展的主观前提。

3.文化认同

布朗族的文化认同是促进社会成员形成国家统一意识的深层基础。在人的多重性认同中,文化认同的生命力总是更强。如果一个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不强烈,这个民族共同体就很难生存下去。布朗族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有着比较完备的伦理道德规范。这些伦理道德规范(如:尊重妇女、平等和睦、团结互助等),起着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这是文化认同的重要表现。

(二)布朗族国家认同的历程

布朗族国家认同的建立,必须在多元中寻求统一。

1.国家的政治认同

对于布朗族人来说,强大的国家政治统治是他们对国家认同的坚实基础和制度保证。布朗族人使用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有布朗、阿尔佤2个方言。部分布朗族人会讲傣语、佤语或汉语。布朗族人信仰原始宗教和小乘佛教。布朗族伦理道德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原始宗教和宗教教育,通过各种宗教祭祀活动,布朗族的伦理道德一代一代得以传承。当然,布朗族的伦理道德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万物有灵论,是人们在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对自然界各种现象无法理解而产生的一种错误的观念,而祖先崇拜则是在万物有灵的思想基础上在人们进入氏族公社以后产生的一种血族承续观念和对祖先劳绩的追念感情。祖先崇拜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可以在一些民族中长期保存,但随着商品生产越发展,祖先崇拜的观念就越加淡薄,甚至逐渐地达到完全湮灭。[3]以上可以看出国家认同不能自然形成。基于共同语言、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基础上的族群认同,实质上是 “原始自然的” 民族情感。

2.稳定的社会环境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布朗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有了稳定的社会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使民众对国家产生认同。稳定、法治、高效的社会环境是经济现代化的前提和保证,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保障。安定的社会环境会促使民众对国家产生更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公平法治的社会环境和高效廉洁的政府,会更大程度的满足民众的利益需求。民众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公平公正,对国家的信任和认同感会自然增强。

3.跨境而居

中国布朗族大多数分布在北纬250以南地区,是一个跨国境的民族。在缅甸东部紧靠我国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边疆一带,尚有数万布朗族居住。中缅两边的布朗族人民,长期以来友好相处,互通有无,有的还彼此结为姻亲。[4](P1)布朗族由于具有跨两国或多国而居的特殊性,因此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上会出现分离性。由于强烈的民族意识、亲缘意识和地缘意识在主导着跨境民族的交往。布朗族由于长期居住在西南边境,从对自身族源的朴素探索的民族认同,都在一步步深化着布朗族的国家认同。对他族群的容忍和接受的开放的心态,可以解除文化族群意识的咒语。从狭隘主义的解放为更加包容的国家认同的产生提供了沃土。从最初的不容忍到慢慢接受,国家认同的水平也逐渐提高。”[5](P12-13)

跨境民族布朗族有着共同的起源、共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虽然分别居住在不同国家会受到当地文化以及生存环境的影响,但还是会保留许多共性。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历史上形成并传承下来的思想、行为和语言现象,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俗习惯对于各民族的文化传承、维护民族情感和民族认同起着重要作用。语言相通,布朗族除会讲本族语言外,还能通晓本地人口较多的其他民族的语言宗教相互混合。布朗族几乎是全民信教。当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交往时,宗教就会成为他们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6](P5)

4.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高度的国家认同教育民众以国家利益和团结为重,自愿与其他民族相互合作共同促进国家的发展,推动族群关系和谐发展。民众心理上对国家的认同,会对其行为有一定指导作用,民众自愿遵纪守法,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三、布朗族的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

布朗族是中国多民族国家里的一员,不同族群产生共同认同的必要条件是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未来期望、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生活环境和共同的心理特征和感受。

我国历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布朗族属于中国,塑造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是中国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的国家情境而弱化同族同源的民族情境;

总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存在价值共识和功能上的相互依赖关系,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和谐共存。

[1]秦慧源,刘红琳.从 “认同” 与 “承认” —关于 “认同” 与“承认”关系的综述 [J].怀化学院学报,2010,(9):30.

[2]李 忠,石文典.当代民族认同研究评述 [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8,(3):24.

[3]Donald B,WilliamM,Shannon J.“African American Acculturation and Black RacialIdentity,A Preliminary”,Journalof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2000,28,(2):35.

[4]国家民委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二:布朗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5]Chiew Seen kong,Singaporean Natinal Identity,department of sociology Singapore university,August,1971.

[6]马 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布朗族族群民族
我们的民族
《百年巨变:布朗族莽人社会变迁》作品研讨
《百年巨变:布朗族莽人社会变迁》新书发布暨作品研讨会成功举行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文明上山”之后——《百年巨变:布朗族莽人社会变迁》读后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新兴族群的自白
时代邮刊(2019年24期)2019-12-17 11:49:30
汉德森 领跑年轻族群保健品市场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早期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