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照红
和谐的民族心理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心理基础。当前,我国的民族心理总体上是健康和谐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健康不和谐的民族心理,对构建和谐社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消除不健康不和谐的民族心理、促进民族心理的优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民族心理是民族学和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也是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对于民族心理的概念和涵义,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表述方式也不尽统一。有的把民族心理与民族性格划等号,如《中国百科大辞典》;有的认为民族性格是民族心理的表现之一,如《社会科学新辞典》。另外还有一些经常出现的概念,包括“民族文化心理”、“民族心理素质”、“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民族心理状态”等。有的认为民族心理就是民族心理素质,也指民族性格。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在对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等词条的解释中,虽然不同著述对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素质以及它们的异同存在不同看法,但在许多方面还是能达成共识的。无论哪一种理解,都是以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中对民族的定义为基础的。“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1]无论是民族心理、民族性格,还是民族心理素质,它们都是建立在共同文化的基础上的,它们的形成与发展都和民族文化有密切的联系,都研究基于文化基础上的心理现象。在大部分著述中,常常不对它们做区分而是把它们作为同义语来使用。如果严格区分的话,民族心理更接近于心理现象及其结构,而民族心理素质则主要指心理现象所具有的品质和所达到的程度。
民族心理作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有自己特定的属性:
社会历史性。从心理的本质分析,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民族心理是社会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条件综合作用于民族精神面貌的表现与结果,它的形成无疑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民族心理始终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的制约,这就决定了民族心理的社会历史性。这种特点一方面表明民族心理的内容是对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经济文化状况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民族心理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步进行。正是由于民族心理的较强的稳定性,民族心理成为了维系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
相对稳定性。民族心理在一个人们共同体开始形成为民族时就自然萌芽成长,它伴随着某一民族发展的始终,并且一旦形成通常会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保持连续性和不变性,这就是民族心理的相对稳定性。民族心理的相对稳定性有时可以在几代人、十几代人中表现出来,即表现出它的世代继承性。正是由于这种突出的稳定性和世代继承性的特点,才形成了民族心理中明显的心理定势和比较固定的行为方式,才有了人们对特定民族心理和人格特征认知上的民族印象,如英国人的矜持、德国人的周密、法国人的浪漫等。
共同倾向性。民族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虽然每个个体都有着自己的心理,但由于民族成员共同处于相似的经济地域和文化环境,这就使同一民族的不同成员的心理表现出某种共同性,在行为上表现出某种相似性,这就是民族心理的共同倾向性。也就是说,民族心理是一个民族带有共同倾向性的心理或精神结构。其实,民族心理之所以会受到人们的关注,最早就是因为人们发现同一民族的成员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行为模式,同一民族的人接受相同的刺激时,会作出大同小异的反应,而不同民族的成员则会作出不同的反应。
和谐社会内在地要求和谐的民族心理作支撑,和谐的民族心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在要求。“无论哪个国家或民族,只有它的人民从心理、态度和行为上,都能与各种现代形式的经济发展同步前进,相互配合,这个国家或民族的现代化才真正能够得以实现。缺少了这种渗透于国民精神活动之中的转变,无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一时繁荣到何种程度,也不能说明这个国家能获得持久的进步。”[2]和谐的民族心理对社会和谐稳定、协调有序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预警。预警即能灵敏、准确地昭示风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我国之所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因为在社会转型期我国还存在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心理因素是其中重要的部分。由于民族心理具有稳定性、共同倾向性等特点,它能够反映人心所向,代表社会力量,能够能动地、客观地反映、预测本民族成员对社会生活和重大社会事件的心理倾向,并汇集成一定的社会情绪、社会态度和社会舆论,据此推断民族生存发展的愿望和要求。和谐的民族心理向社会释放的是向心力、凝聚力和牵引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团结、有序;相反,不和谐的民族心理即失衡的民族心理向社会释放的是离心力,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团结、有序。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民族心理已经成为社会和谐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成为民族发展、社会稳定的试金石。
整合。民族心理的整合作用主要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围绕民族荣辱和民族利益的特定事件或生活事件,通过对民族群体和民族个体成员的心理本能、认识水平、感情倾向、思想态度方面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形成整个民族共同的心境和心态,使其适应民族整体的需要。在社会转型期,思想观念的变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和利益分化十分复杂,因此,民族心理的整合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1)利益整合。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集中体现。社会转型期部分弱势群体因此会产生被剥夺、被边缘化、被底层化的失衡心理,这种失衡心理会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而不断扩大、膨胀,由此又可能诱发逆反、仇富、对抗社会等不正常心理。诸如此类的失衡的社会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往往诱使人们产生过激行为,进而加剧社会矛盾,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这时,运用民族心理的利益整合功能来保持民族心理平衡是至关重要的。(2)文化整合。民族心理的核心是民族文化。随着社会转型,经济改革、社会结构的调整,人们的工作环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与这些变化的进程相比,思想文化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再加上改革过程中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以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出现了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冲突。通过民族心理的调整对传统的价值观念进行整合,就可以减少民族内部及民族与民族之间冲突所带来的对社会发展的阻碍因素。在社会转型期,文化整合能够给现代民族社会发展提供缓冲作用,有利于民族社会的稳定与良性运行。
调控。和谐稳定是一个民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但是,转型期存在许多不公正现象,诸如城乡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腐败现象严重、一些群众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维护等,导致各种经济社会矛盾的加剧,社会出现了局部的、暂时的混乱和无序,虽然说这是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但是,对于这种“阵痛”,一些人会因缺乏理性分析而产生不满、迷惘、恐慌、浮动、失落甚至逆反等不良情绪和心理。如果这些不良情绪和心理不能及时得以释放,很容易聚集成危及社会的巨大能量,引发社会动荡。所以,通过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社会舆论等调控、抑制这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良心理和失控行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建立健全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缓解民族心理压力。民意表达不畅是心理失衡的关键因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瓶颈。所以,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诉求、构建畅通有序的利益诉求渠道就成为疏通民意、缓解心理压力的重要手段。为此,一要不断完善信访制度,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二要注意对社情民意和群众舆论的调查,建立社情民意的反映和跟踪检测体系,定期开展民众满意度、信心指数、价值观变化、行为取向的监测和研究,深入了解群众的想法和做法,准确掌握群众的心理变化,尤其是要注意社会弱势群体的心理变化,妥善解决一些具体利益问题,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心理调适工作。三要及时地向群众特别是中下层群众提供心理治疗和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困难和不公,教育人们学会发泄、倾诉自己的感情,使平时因遭遇不公和困难而蓄积内心已久的不满情绪得以宣泄和释放,理顺情绪,恢复心理平衡,最终促进社会和谐。
第二,引导民族成员正确看待改革,促进新的民族心理平衡。改革是一场革命,打破了传统社会的均衡状态,同时也造成部分人心理上的失衡。所以,要采取多种措施,运用多种渠道,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改革的利与弊,提高人们对改革的理解度和支持度;要结合实际,向群众宣传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的“危机感”,增强群众对改革措施的接受能力和改革带来的“阵痛”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对改革中遇到的困难的准备能力和克服能力,从而使民族成员改变过去对改革的错误认识和不健康的心理,进一步高扬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务实意识、法理意识、创新意识、维权意识、参与意识等健康和谐的主流心理,促进新的心理平衡。
第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深层次上有效引导民族心理。相对于民族心理来说,民族价值观属于较理性的层面,它体现了民族心理的实质性内涵。一个民族所具有的价值观是民族和民族凝聚力生成的基础。特别是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民族中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它能从深层次上对民族心理进行有效的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激励全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是奠定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基础的根本保证。优化民族心理,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第四,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打牢民族心理的基础。民族不同于种族的地方就在于:种族侧重于血统,而民族侧重于文化。民族心理与民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民族心理是民族文化的积淀,民族心理的形成过程就是民族文化的内化过程。撇开民族文化来谈民族心理,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民族文化的根基,必然产生盲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导致文化和道德的滑坡,一些病态的心理就会随之产生。因此,优化民族心理,必须以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和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做后盾,并将富有特色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和其中超越时代局限而具有永恒价值的人文精神遗产传承下去,增强整个民族的内在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要以海纳百川、兼容万物的博大胸怀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这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是非常有益的,值得中华民族来学习和借鉴。
[1]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4.
[2][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