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舞蹈学习中想象心理的运用

2012-08-15 00:53
关键词:表象表演者舞者

汪 源

(淮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谈舞蹈学习中想象心理的运用

汪 源

(淮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想象中的表象运用在舞蹈表演中,可有助于表演者对舞蹈意境的构想,培养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想象中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运用在舞蹈艺术中,可以促使表演者更好地把握作品,创造出舞蹈艺术的最高境界。

表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舞蹈;想象心理

舞蹈是肢体的艺术,“动”是舞蹈的核心。正因为如此,舞蹈技艺的难度往往被视为衡量舞蹈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以至使高校的舞蹈教学往往较偏重肢体素质的训练,而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艺术涵养的提升重视不够。随着舞蹈教育理论的不断创新,我国舞蹈的审美标准已开始向舞蹈本身的艺术特质回归,强调舞蹈编排的美感和思想性,重视舞蹈者本身的想象力和表现力的渗透。因此,在师范类高校中,舞蹈课的教学应不断更新理念,在对学生肢体动作训练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想象心理的培养,使之具备基本的舞蹈素养。

一、想象中的表象运用在舞蹈表演中,可有助于表演者对舞蹈意境的构想,培养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表象,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在头脑中的再现。表象运用在舞蹈艺术中,则可以有助于表演者更好地再现舞蹈的艺术魅力。舞蹈表演中,表演者对思想内容的表现、情景的再现、感情的渲染无不需要表演者通过对舞蹈进行艺术再创造,而艺术再创造正是通过动作技巧与表演过程中无所不在的具体表象而实现的。舞蹈学习的实践证明,表象可以通过生动的形象性间接地认识与概括舞蹈与动作的特点、规律,使舞蹈给人一种再现生活的感觉,同时又给人一种超越现实的艺术享受。另外,舞蹈表演中运用表象也有助于动作记忆、舞蹈思维等其他心理活动,促使表演者感知和理解舞蹈作品,培养对作品的舞感。也就是说,舞者在表演前,往往要先产生表象,通过这些表象促进舞蹈表演思维过程的进行。另一方面,舞者在情绪心理活动时,也通过表象来丰富舞蹈形象,增强表演者的感情活动。

在对舞蹈作品感知过程中,怎样才能使作品的艺术表象呈现在表演者的脑海中,是舞蹈表演是否成功的前提。因而,在面对每个舞蹈作品时,首先要使自己进入舞蹈的艺术境界之中,使眼前再现舞蹈中那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使自己的情绪投入到感人的情景中。例如舞蹈《小溪·江河·大海》形象地表现了滴滴泉水聚成潺潺小溪,潺潺小溪汇成涓涓江河,涓涓江河涌为滔滔大海的过程,以一幅雄伟壮阔引人入胜的动态画面,展示了大自然的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景观。

以上这一幅幅美丽生动的画面,多是我们过去感知的事物,而通过舞者的表演致使这些客观现象呈现在头脑中,仿佛内心看到了、听到了、感知到了,所有的景象都历历在目。只有用心去领悟作品,感知情景,再现画面,才能构筑舞蹈的思想内容应呈现出的表象,增强表演艺术的感染力。

表象是进行舞蹈动作记忆、表演的基础,是进行具体思维的依据。在某种意义上说,不会运用表象就不能进行舞蹈作品的表演。试想,在舞蹈的表演过程中,如果舞者的大脑中没有呈现出想象的表象,表演只能局限在当前对动作的感知上,而不可能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艺术的思维想象,那么舞蹈的表演只能是一种动作的显现,而不是对生活的再现,舞者充其量也只能是一个会动的机器,而不是抒发情感表现生活的使者。那么所表现的舞蹈则没有了生活的内容和奔放的激情,因而也就不能激起观众感情上的共鸣,达不到感染人、鼓舞人的艺术效果,舞蹈也失去了艺术的魅力。由此可见,表象对舞蹈学习和表演的作用相当重大。

舞蹈表演中的表象,是在当前情形下大脑对以往生活的感知形成的一种映象,即表演者把对生活的体验及对一切社会活动中客观事物的感受以舞蹈的形式再现出来,它不是随时随地就能产生的。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使自己在表演过程中真实地呈现出艺术作品中应有的表象呢?事实上,表象的呈现与表演者的人生阅历、对生活的体验和文化艺术修养等都是密切相关的,感知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头脑中表象的完整和明确性。生活既是人们实践的对象,又是感知和思维的对象。我们在生活实践中,首先得到的是关于客观上的直观反应。作为每一个从事舞蹈表演的人来说,要想以舞蹈的形式来艺术地再现生活,我们不只重视舞蹈表演的技巧训练,更要善于观察生活、丰富知识、积累经验。必须广博地涉猎科学文化知识,深入社会去体验和感受生活,使自己具备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生活阅历,在舞蹈表演或舞蹈技术训练时,就会产生具体准确的表象。我们越是更多地了解生活,越能积累生活的知识及经验,参加的社会活动越是多种多样,表象就越丰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感悟舞蹈创作的思想内涵,把握作品的情感表达,更好地再现生活。

从以上所述可知,表象是想象心理过程的重要基石,想象中的表象在舞蹈学习中起着巨大作用。舞者只有在头脑中对舞蹈作品形成表象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才能形成新形象,而这一心理过程,也就被称为舞蹈想象。

二、想象中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运用在舞蹈表演中,可以促使表演者更好地把握作品,创造出舞蹈表演艺术的最高境界

心理学根据想象的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的不同,把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那么,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在舞蹈表演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呢?

所谓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表述或图样、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要想进行正确的再造想象,就必须有充分的有关知识的准备,对所述的内容的理解要正确细致,词语的表达要准确清楚。如果能够很好地运用在舞蹈表演的技巧处理上,将会使舞蹈艺术达到更高的境界。

形体训练是舞蹈表演的基础,初学舞蹈的学生往往意识不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动作的运动等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想象去感知。身体各部位的形态,动作的位置是向前还是靠后,气息是怎样在肢体中运动,自己讲不清楚,也不知道。老师往往首先启发学生要想象出在训练中肢体动作要流畅舒展,否则,动作则如同“生了锈的机器”,不能使肢体僵硬。在形体训练时,要想象肢体动作的舒展不是棉花般松软无力,不是沙子般散漫无形,而要把动作想象成流水一样,时而柔和,时而湍急,自然地向前方流淌,一直流向远方。

由此看,舞蹈中的再造想象是根据舞蹈教师的示范和语言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一种心理过程。这种心理过程会创造出一些自己从未感知过的新形象。舞蹈专业的学生基本都是在跟老师学习过程中在头脑中进行再造想象而实现达到舞蹈训练的目的。事实上,舞蹈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心理创造过程,黑格尔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艺术作品既然是由心灵产生出来的,它就需要一种主体的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活动就是艺术家的想象。”[1]如果想使舞蹈动作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表演者就必须使动作的发出在原有的基础上依据想象和联想有一个再造的过程。如果对自己的动作没有想象,就不可能有对动作的制约。也就是说一个舞蹈动作跳出前,如没有美好的想象,就不会跳出美好的动作。所以笔者认为真正的艺术家总是首先在思想上把舞蹈跳出来。对舞蹈的再造想象,是跳出优美动人的舞蹈的意念先导。

在舞蹈学习中,想象还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动作练习时的心理活动状态及生理肌肉的动作机能,建立正确的舞蹈感觉。例如,在练习碎步时,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步伐流畅的理解,老师有时启发学生把脚掌想象成水面漂移的浮萍,步伐移动时自如平稳流畅;为了加深学生对芭蕾舞蹈动作要求“上肢舒展”的理解,教师则启发学生想象上肢像绘画中弧线型线条,在舞蹈时让内心抒情流畅的感觉由指尖向远无限地延伸。在训练学生的“兰花手”时,让学生想象兰花叶子的修长、质地的嫩绿,想象出它的柔美;表现“春”时,让学生想象春花、春叶及万物萌发、生长的状态,把肢体想象成枝叶,伴着和谐的旋律肢体在无限延伸、扩展,如同枝叶在萌发、生命在绽放。这样不只做到动作准确、合乎规格,更能体现优雅、舒展的人体美和动态美。这些想象,都是为了启发学生在舞蹈学习时具有更好的舞蹈表现状态。

由上所述,舞蹈学习时想象力越丰富、越生动、越具体,理解就会越深,技能掌握就越快、越牢固。再造想象的运用使我们不再只依照别人的描述,而是走出自己经验的小圈子,使我们开阔视野,丰富和充实主观见解,这样就会使别人的经验、书中的知识成为自己表演的财富。

当舞者对生活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在长期的舞蹈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那么我们的想象就可以不再依据现成的描述,就会对作品的表演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构想而独立地创造出舞蹈的新形象,这种心理过程则被称为舞蹈中的创造想象。这是想象在舞蹈中的最高表现形式。

爱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2]舞者对舞蹈的认识、分析、加工、处理等,都不能离开创造想象。有了创造想象,它能使作品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为清晰丰满。舞者如何通过创造想象,最终完成对舞蹈形象的创造呢?我们不妨听听舞蹈家武巍峰的自述:“演员对舞蹈作品本身所蕴涵和所要表现的环境、场景进行想象,进行舞蹈表演练习。……具体方式是自我设问。例如:我在哪里?这里环境怎样?周围都有哪些人和物?假使虚构的场景变成现实我会如何处理?我会是怎样的心情和反应?并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达与想象的舞蹈情景相关的各种视像。不但能够增强信念,产生表演的欲望激情,最终通过肢体动作勾勒出人物所处的环境。通过对不同场景具体详细的设定,在心中反复地想象揣摩,从抽象到具体,从陌生到熟悉,逐渐的建立起对情景的敏锐感受力。”[3]这就充分说明舞者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的表演有了创造想象,进而对舞蹈作品进行二度创作,以舞蹈音乐的有机结合,给予准确的动作发挥,从而完美地塑造出舞蹈艺术的感人形象。

创造想象并不等于凭空设想,它要求舞者必须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广博舞蹈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才能深刻地对作品进行审视,熟练地驾驭舞蹈的技巧,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从而实现对舞蹈作品的创造想象。通过舞蹈家关于创造想象的描述,使我们从中领略到创造想象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反复设计、训练的前提下逐步实现的。实事求是地说,舞蹈艺术作品的创作、表演欣赏等自始至终都充满了创造想象,这正是其在舞蹈表演艺术中的魅力之所在。

舞蹈学习的实践证明,舞蹈表演离不开想象和联想。特别是进行舞蹈情感体验时,如果脱离情境、情绪和情感的想象,犹如“瞎子摸象”。因此,没有想象就没有舞蹈艺术。法国诗人波得莱尔认为唯有想象才是“各种能力的皇后”。想象是人类创造活动的最重要的心理机制之一。这种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关系着艺术的生命。因此在今后的舞蹈学习中,我们要更深刻地理解想象心理,运用想象心理,促使我们的舞蹈学习有长足的发展。

[1]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第二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57.

[2]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许良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84.

[3]武巍峰.试论舞蹈表演中情感的运用[J].舞蹈,2011(12):28.

J70-05

A

2095-0683(2012)03-0154-03

2012-03-22

汪源(1978-),女,安徽淮北人,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责任编校刘正花

猜你喜欢
表象表演者舞者
舞者
风中的舞者——蜡梅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刀尖上的『舞者』
妙猜两数
透过表象看公式
教你识破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表象”
美丽舞者再翩跹
谈表象积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