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峪龙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民族主义的生命力是十分旺盛的,从民族主义诞生之日起,其对于社会的影响力就是十分巨大的。正如安德森所说,当前许多过去被认为已经完全稳固的固有民族如今却面临境内一些“次”民族主义的挑战,长久以来被预言将要到来的“民族主义时代的终结”,根本还遥遥无期,民族属性是我们这个时代政治生活中最具普遍合法性的价值。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民族主义无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中国亦是如此。
对于何为民族主义,据美国学者路易斯·斯奈德研究统计,近代以来至少存在有200种以上的不同含义的民族主义表述。英国民族学家安东尼·史密斯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运动,目的在于为一个社会群体谋取和维持自治及个性,他们中的某些成员期望民族主义能够形成一个事实上的或潜在的民族。”
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像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一书中认为:“民族是一种想像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像为本质上有限的(limited),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凯杜里则将民族主义定义为民族要求自治的学说,他认为:“民族主义是19世纪产生于欧洲的一种学说,它自称要为适当的人口单位作出独立地享有一个自己的政府的决定、为在国家中合法地行使权力、为国际社会中的权利组织提供一个标准,政府的唯一合法形式是民族自治政府。”
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
现阶段比较合理的观点是民族主义是包含民族、种族与国家三种认同在内的意识形态,主张以民族为人类群体生活之“基本单位”,以作为塑造特定文化与政治主张之理念基础。具体地说,其主张为:民族为“国家存续之唯一合法基础”,以及“各民族有自决建国之权”。其实关于民族主义的概念和看法还有很多很多,关于民族主义的研究实际上是形形色色的,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学者看待民族主义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民族主义成为不同价值立场学者汲取学术资源的领域。民族主义这个词汇表现形态是多样的,人们对它的评价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既有肯定的也有批判的,它既可以与极权主义联姻,也可以与自由主义联姻。
1.民族主义在中国的萌芽。民族主义最早起源于欧洲。现代西方学者通常认为:法国教士奥古斯丁·巴洛于1789年首先使用“Nationalism”(民族主义)这个词,用来指称推翻封建君主政体的一种社会力量。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发生于19世纪初,即在拿破仑对外战争第二阶段的“侵略战争”期间,在法军的铁蹄下,欧洲各国反侵略、反统治的民族主义情绪日益高涨,民族主义思想随之应运而生。进因认为:“nationalism”一词最早在1836年被界定为“民族感情”的一种形式。民族主义是19世纪初在欧洲被发明的一种学说。
中国的民族主义是被动产生的,正因为有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才有了中国民族主义的形成。在此之前,中国人对于国家和世界的观念是另一番景象:对于国家的管理者来说他们普遍奉行的是家天下的思想。对中国民族主义有深入研究的学者列文森提出了中国是文化主义向民族主义的转变学说。许多学者都指出,中国传统上并无民族主义观念,“中华帝国不是一个民族国家”。列文森认为,中国传统中并无民族、国家等现代观念,其认同核心是华夏文化。但中国在近代的一系列失败中使中国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优越感开始瓦解,以梁启超为首的中国知识分子引进了民族概念,希望通过培养民族主义意识反对西方列强和救亡图存。因为这样一来,所谓的中西问题就从文化优劣之争转向了国家/民族之争,中西关系不在于“中国与西方文明程度如何,而在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地位如何”。
近代中国历史上梁启超是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国家而已。”在他之后孙中山也提出了“三民主义”,其实这同样是一种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在满清与帝国主义民族赤裸裸的重重压迫下,越来越多的汉人醒悟了。无论是梁启超还是孙中山的观点其实都标志着民族主义这一思想在中国的萌芽与产生。
2.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中国涌现出的新一轮的民族主义浪潮与中国的特殊情况有关。就后者而言,归纳起来则有意识形态、国际政治和社会心理三个方面的诱因。三方面中的任何一个都易于引发一种民族主义情绪。当然一些重大国际事件如中国使馆被炸、战机撞毁等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情绪。总体来说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的产生有以下三点原因。
(1)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民族主义的崛起起因于政府寻求政权合法性的需要,以及普通民众对信仰和价值的诉求。这是多数西方学者的一致看法。20世纪90年代前后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和苏联的解体引起了原社会主义地区对传统意识形态的普遍质疑。面临着价值观上的迷茫和多元,中国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倡导以爱国教育运动为主题的民族主义,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构建和实践,其中“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两个重要的工具,它强调中国独特的传统、历史、文化和主权,反对分裂,以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由政府提倡(或引导)的国情教育是这一时期民族主义盛行的重要原因。一部分激进的知识分子越来越怀疑西方不愿意中国变得富强起来,因此一种反感西方大国霸权、突现中国国家利益的民族主义话语逐渐表现出来。
(2)近30年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地发展,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运动为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兴起提供了多种途径和机会,这是国外学者理解“新”民族主义的中国背景。他们认为,20世纪90年代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兴起,是多重因素合力的结果,与中国经济改革成功之后中国民众心态的变化有密切的联系。从国内来说,经济的增长在提升了中国人的自信心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民族情绪和民族主义热情,中国普通民众希望中国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表达自己的声音。从国际上来说,一方面,中国外交中的某些挫折和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一系列错误举动诱发了中国人的历史记忆,勾起了他们原本被暂时压制下的耻辱感。民族耻辱感是中国民族主义叙事中的一个明显因素,而现在西方大国的阻挠让中国人再次回忆起了长达百年的世纪耻辱。
(3)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对中国的不尊敬与不信任有着密切的联系。换言之,如果西方国家能够尊重中国,中国民族主义的情绪就可能获得满足并随之消失。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颇受一些外交事务的困扰。一方面,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和国际事务的步伐越来越大,但另一方面,中国的对外交往却屡受挫折,如西方对中国的封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迟迟不能取得成果,一些西方国家不顾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屡屡向台湾出售武器,鼓动西藏独立,以及欧美等国还经常以人权的名义干涉中国内政等等。西方学者认为,一些外交摩擦和意外事件刺激了中国普通民众的历史耻辱感情和强国情结,使他们从对西方国家的理想化、幼稚的和狂热的迷恋中醒悟过来。实际上,西方学者已经习惯于从民族主义角度来解释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反应。备受非议的“中国威胁论”和“文明冲突论”既是这种思维方式的表现,也是让中国学术界和普通民众非常愤慨的一个论调。这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军事力量的扩张必将导致民族主义情绪的膨胀,也会引起中国人重建历史上的帝国的冲动,因此要在中国强大起来之前采取“围堵中国”的政策。因此,20世纪90年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不是由某个特定的因素造成的,而是国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困境。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之中,这使我国民族主义面临着诸多困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极端的情绪化倾向。当中国民族主义者面对复杂的国际摩擦或国内社会问题时,一不寻求理性的应对之策,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二不寻求更多的认同资源,只是利用快捷的网络媒介传达其内心的不满,以至于显得激进有余而理性不足。第二,民主建设内容不足。中国民族主义的生成条件与西方不同,它是对外部逼迫的一种应激性反应,属于外生型民族主义。这种民族主义往往因过度强调民族的整体利益而缺乏对个人权利的关注、尊重和激励,成为“一个巨大而空洞的符号”。这种忽视内部民主建设的倾向不适合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及各方面的发展大局。第三,民族国家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对立。民族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追溯和深切热爱,维护民族传统、保持民族特性的完整并加以传承,是民族主义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现代化因其具有显著的同质化特征和对传统的强大摧毁力,似乎又成了民族主义不共戴天的敌人。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协调好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关系颇为重要。第四,中华民族认同与各民族认同存在张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我们最高层级的认同。但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其内部存在着建立于特色文化和历史基础上的不同民族认同,正是这种认同一定程度上侵蚀了“中华民族认同”,容易在部分民族成员中造成国家合法性危机。
2.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出路。针对上述困境,根据中国具体国情,我国走出民族主义困境的出路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建设理性民族主义。针对中国民族主义的极端情绪化问题,学者们提出建设理性民族主义的建议,具体内容包括:其一,保持文化的宽容与平和;其二,夯实民主政治与法制社会基础;其三,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理性化导向;其四,认识民族主义是一个历史过程。第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提出这一建议的学者认为:国家本位的民族主义虽然为中华民族精神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时代资源,但还没有被真正建构成为一种合理的、能够凝聚民族精神并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力量。而若想改变这种窘况,中国民族主义就必须走出国家本位,做到既坚持集体主义,又尊重个人的正当权益;既提倡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又倡导现代公民意识,也即是说应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的民族主义必须落实到国内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建设和保障公民权利上”。第三,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民族主义既回溯过去又面向未来,传统文化与现代性在民族主义那里可以协调起来。因此,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价值取向是“在共同祖先面前找到共同的语言,达到最广泛的团结,从而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四,提倡基于宪法认同的公民民族主义。在我国这样的多民族社会中,建设以公民因素为内核的民族认同,坚持民族国家应该包含“所有愿意服从该国信条的人,而不考虑他们的种族、肤色、宗教、性别、语言和族姓”,并倡导“相互平等、享有权利的公民,为着共同的政治实践和价值观联合在爱国的旗帜下”。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宪法教育及法制建设是关键。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作为社会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对此刻意回避是无用的,只有认真对待、主动回应、科学把握,才能积极应对、有效引领,搞清楚“来龙”,自然明白“去脉”。在21世纪各种政治思潮重压下的民族主义也很难保持其原初内涵,需要根据中华民族实际做出适时选择,在强调集体利益之时,维护个人正当权益;在强调国家、民族复兴之时,主动融入国际社会,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处理;在谋求民族自决、自主之时,力主民族间的沟通、合作。在距离不是问题、“地球村”初现的时代,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只有融合其他政治思潮之长,才能焕发生机与活力。
[1]J.R.Levenson,Liang Ch’I-chao and the Mind of Modern Chin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9:2.
[2]Zheng Yongnian,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Chin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156-159.
[3]刘擎.伯林与自由民族主义:从观念分析向社会学视野的转换[J].社会学研究,2006,(2):179.
[4]高钟,罗萍.虚骄,虚无,理性——中国近代语境中的民族主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3-54.
[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像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英]凯杜里.民族主义[M].张明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7][日]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M].刘岳兵(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56-157.
[8]崔玉军.西方关于中国民族主义的研究:范式与主题[J].国外社会科学,2009,(5).
[9]T.A.Metzger and R.H.Myers,Chinese Nationalism and American Policy,Orbis,42(1),Winter,1998:21-36;Richard Bernstein and Ross H.Munro,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America,Foreign Affairs,76,1997:18-33.
[10]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0.
[11]周庆智.民族主义与传统价值取向[J].世界民族,1998,(4):37.
[12]李保国,林伯海.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研究综述[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9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