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建设
(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000)
产业集聚是一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企业、公司或机构聚集在一定区域内特有的经济现象。在产业集聚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通过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创新技术和社会服务,影响着产业集聚的速度和发展质量。同时,产业集聚的经济形式影响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层次、速度、规模和质量。高职教育与产业集群的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要求发展区域高等教育必须与当地产业集聚规模、类型、层次、速度等方面适配。
近年来,地处长三角的苏州借助资源和市场优势,围绕传统、特色产业,促进产业集聚,成为苏州经济重要的增长极,是地方财税收入的主要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目前苏州的产业集聚主要有以下5种类型:一是自发成长型产业集聚,如以吴江盛泽镇为中心的丝绸产业集群,形成于历史上“日出万绸、衣披天下”的盛泽,目前有纺织厂2000多家,纺织贸易商行6000多家。二是企业扩张型产业集聚,如张家港的沙钢集团,是一家上市企业,起步时以生产钢铁原材料为主,近几年加快自身产品裂变,2009年投资300亿元建设玖隆钢铁物流园项目,将集科研开发、现货和期货交易、加工制造、物流、进出口保税等功能于一体,预计5~10年内,能吸引2万多家企业入驻,实现2000亿元的贸易额。三是市场带动型产业集聚,比较成功的是蠡口家具城为中心形成的家具产业集群、常熟服装城为中心的服装产业集群,各自带动了周边数千家大大小小的企业。四是外资带动型产业集聚。这是江苏产业集聚中发展最快的类型,主要集中在昆山、太仓等地区的机械、化工、电气等产业集群,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和外资,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专业化程度比较高。五是科技驱动型产业集聚,如工业园区的动漫科技城、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它是今后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方向。
苏州“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经济的集约发展是必须坚持的原则,即通过完善促进要素集聚、空间集约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和资源集约利用,倒逼经济转型。规划要求加快建设18个在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和42个在建市级服务业集聚区。集聚产业要选择那些能体现产业发展新趋势、代表最先进的创新技术的产业,给予资源和政策的支持,鼓励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一批以张家港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常熟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太仓生物医药产业园、昆山光电产业基地、吴江光电缆基地、苏州工业园区纳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基地、苏州高新区新能源科技产业园、吴中药港、苏州(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载体。到“十二五”末,培育30个以上市级新兴产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力争达到50%。
一是人才需求总量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苏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苏州人才总量达145万人,年增长率为7.8%。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重点和新兴产业领域,人才增长率达到工业企业平均水平1倍以上。二是高层次人才需要量急剧增大看,人才队伍整体层次水平明显高。以苏州高新区为例,2015年与2009年相比,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将由1.04%提高到2.31%,数量的增幅约142%,本科生的数量增幅约67%。高层次人才研究生增幅加快,是科技创新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智力保障的需要。三是重点产业、新兴产业的人才需要量激增。如苏州高新区新能源产业专业人才的年均增长为80%左右,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专业人才的年均增长为25%左右,而服务外包接包、离岸执行方面的专业人才增长率分别为80%和50%左右。
一是与产业集聚发展需求的规模和层次不对称。“十一五”期间,苏州市的人才需求大致在45万人左右,每年需求量在7万人左右(不包括工人岗位),应届毕业生占一半以上。根据录用的情况看,为了缩短适应期,企业更喜欢本地高校的毕业生。也就是说,“十一五”期间每年苏州市的普通本科和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占去了两万左右的需求岗位。目前为止,苏州具有研究生层次的本科只有苏州大学1所,其它公立本科2所、高职院校8所,加上部分学生流入上海地区,苏州高校培养的学生远远无法满足产业集群发展的数量需要。苏州市的高职院校多数是从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来,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方面差别很大,仅靠苏州高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远远无法满足“十二五”期间的产业集群的发展需求。
二是与产业集群的专业需求结构不匹配。客观地讲,目前苏州市高校的专业设置基本满足了苏州“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发展,但与“十二五”规划的产业发展还对称,人才的培养层次与当前的社会需求的不一致。由于电子信息、机械产业是苏州“十一五”期间规划的重点发展产业,人才需求量要占到总量的一半左右,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因此,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有这两类专业,目前这类专业的中低端人才已经过剩,高层次人才比较紧缺。由于专业调整和建设需要师资、课程、资金、设施等的积累,因此尚有近4/5的专业仍“游离”于“十二五”规划的产业集群之外。针对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产业、新工种、新岗位的相关专业开设数量还没有到位,如与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技术和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电网、物联网、新型显示)有关的专业设置不够。
三是高校与产业集群的合作关系发展不平衡。本科院校通过积极创建科技园,积极打造与产业结合的实践平台,引导科研项目集中在产业重点和新兴产业上,创新资源发展很快。然而,占苏州高校主体的高职院大多数与企业的联系还建立在学生实习的关系上,合作的途径和平台不多,并且还局限在传统产业和低技术产业上,特别是与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的关系还没建立起来,科技转移平台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高校与产业之间缺乏多元化的信息、物质、能力交换通道,严重影响了高校有机融合于产业集聚的发展中,专业人才的不足也制约了产业集聚的快速发展。
产业集群的人才市场需求呈现出即时性和波动性特点。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因此,高等教育改革必须具有前瞻性,应正确预测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趋势,紧紧围绕着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的产业选择而展开改革。“十二五”时期,苏州市人才队伍将进入数量、质量全面提升的发展新阶段,质量提升逐渐成为人才队伍发展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创新力、竞争力以及人才对经济、科技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的全面提升。为了推进生产要素加速集聚,提升、构建一批战略增长极,推进产业高度集聚,苏州市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加强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同时,苏州的高校也应该通过自身的改革,满足产业集聚的需要。
1.学科专业结构要与集聚产业结构相匹配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设置与调整必须根据苏州区域产业集聚人才需求的实际,要围绕苏州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精细化工产业、机电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与食品产业等高新技术的专业和学科,在兼顾专业设置的变动性与稳定性的关系同时,扩大这些专业的招生规模,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产业集聚发展的需要。
2.类型层次结构要与产业集聚的需求相匹配
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产业集群的发展,都是在与技术的相互作用中使技术得到升级。结合当前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产业集聚的发展壮大,苏州的普通本科、高职院校要围绕新产业集聚各类型各层次人才需求的比例招生和培养,改变中低层次人才过剩的局面,协调高等教育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层次结构的发展,逐步形成以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为主体,以应用型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为“两翼”的结构模式,助推苏州产业集聚的腾飞。
3.高校要加快提升技术转移能力
产业集群要发展,需要在区域经济内形成多个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和技术贸易的“孵化”基地。高校要主动调整自身的科技方向和科研计划,使之更符合区域产业集聚的需要,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校还要主动深入到企业,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展开专门的研究、开发和解决,使学校和企业科技人才紧密联系、相互渗透,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产业集聚的活力。此外,要缩短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间,节约时间成本。
4.进行跨界管理,协同培养人才
高校和企业都要主动突破组织边界,进行双向介入,在科研、专业、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上要密切合作,形成高校与企业间双向互动的创新链。这就需要政府在政策制定方面发挥服务作用,如通过减免税收等激励政策、职业资格准入政策、办学准入制度、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等,以及通过教育评估、资源配置等方面,引导和规范高校和企业的合作。
[1]苏州市政府.苏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暨转型升级规划[Z].苏府[2012]12号.
[2]王勇.技术就近扩散与产业空间集聚[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3).
[3]彭琳.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循环型企业竞争优势探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